管理是每個企業的難題,公司越大,問題就越多,何況餐飲勞動密集型的傳統服務業,內部標準細節更具繁瑣。木屋燒烤創始人隋正軍卻從1開始,做到了50家直營店,越做越嗨的餐飲管理秘籍到底是什么?
小故事發現大問題,年底一天,總經辦2個負責人愁眉苦臉來找我,滿是幽怨的看著我,并擺上了他們的年度工作計劃書,我很納悶,他們等不及我問就開始哭訴了。
“計劃很難做,大家不配合,老板我寧愿自己來。“
這是我這個5人小團隊中發生的個別問題嗎,我相信很多老板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公司越大,這個問題越能暴露出它的弊端,那這樣的管理難題如何破解呢?
領導思維1-計劃性、目標性
上面提到的是我在管理中遇到的真實案例:木屋燒烤總經辦總計5人,其中有2位主任,在做年度計劃時發生的一幕,而且當和我匯報時都覺得自己很委屈,一心為公司著想,也積極和同事溝通,甚至自己加班做事,但是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配合做事?
認真思考后我找出原因,思維的問題和工作方式方法的問題。
領導思維和管理思維的沖突
我向2位主任提問,你們的工作目標是什么?負責文宣的主任說,我要把網絡內刊“屋檐下”做好,另一位主任的工作是,負責所有門店五星級評比,組織巔峰團隊PK賽,帶領巔峰團隊打進全國餐廳前六強。
從他們的匯報中很明顯看出管理思維和領導思維區別。兩者最大的區別,以事為出發點,以目標作為出發點。他們兩方都從事出發,都認為和對方沒有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所以就各干各地,沒有交集。但換個角度分析,他們所做的事情工作目標是什么?其實都是做好我們公司企業文化的宣傳、建設和實施的工作。他們的意義是什么,凝聚人心提振士氣,兩件事背后共同的目標是一致的。一方做線上宣傳,另一方做落地執行,相互配合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聽到我的看法,兩位負責人陷入沉默,原本兩個工作最后被統一起來,不同的事情是我們分別協作的基礎,但如何做好,一定是需要相互考慮如何協同工作,把目標完成。
對結果和目標的預定時間確定了你的高度
不論是老板還是管理者,我們都需要協同團隊在一起工作。在一個公司,你是否是真正的領導,不在乎你的職位,而是你考慮事情的遠近,協同人數范圍而定論。
“你希望工作上多長時間能出結果?” 我問我的文宣主任。
“希望一個月之內就見效果,當然恨不得今天做了明天就出結果。”文宣主任說道。
這是什么思維?如果你是管理者,你考慮事情的周期是多長,那你努力的時間就有多長。期待一個小時就出結果的人,那就是鐘點工范疇,既得利益兌現;如果你的工作匯報能延長到1個月,那你就是職員;如果能計劃到1年的話,那就是管理者角色,若一個公司老板,那起碼要設置3-5年目標。
比如我們有個團隊儲備計劃,我計劃要在17年在各地建立分公司,需要3-4個分公司總經理,那么我就要在14年做好更高一級的團隊成員培養,先觀察篩選出7-8位,之后經過3年的培養、考驗,才能在17年甄選出我分公司合適的人選,這就是一個長遠規劃。如果我不去考慮這些,我在成立分公司是兩手空空沒有合適人選的。
作為木屋燒烤責任人,一定要超越很長時間,我現在已經做到了12年跨度的規劃。我想現在已經15年末了,各位BOSS也在做計劃,那請問你們在做16年規劃時有沒有考慮到17、18年的布局,若沒有考慮到,那你16年的計劃也不會有目標針對性,那你就不是一位合格boss。
獨立還是協同,兩種工作方法的沖突
如果你在工作過程中,考慮完成對象時,你只考慮到自己如何完成,不管你是什么高級別職位,仍然是個員工。
若你心目中想著團隊如何做計劃,怎么協同工作,即便你不是一個leader,但你已經擔當了一個leader。若你心中考慮利用的資源是整個行業,包括與友商其他連鎖企業合作,你自然而然就是行業龍頭老大。若你考慮的是跨行業的資源整合協調,來達到目標,那你就是整個商界領袖。
我相信馬云在考慮一件事情肯定是跨行業的資源,這樣的人也必然是商界領袖。
我們在設定目標時,你心里到底裝的是誰,是自己,還是團隊、跨部門員工,超越企業價值鏈的公司,跨行業的公司,若還是想自己,那本質還是一個員工角色。
作為一個管理者,如何去制定目標,時間跨度、協作人數,這就在衡量你的領導力,你的能力和頭銜之間的匹配度。
你是合格的管理者嗎,你是領導角色還是工作人員,你是每天都做重復性工作嗎?如果你開始在琢磨,對工作進行流程分解,把他轉換成表單、制度時,你就升了一級為技術人員。更高級些,若你關注設定目標、制定計劃,你的工作維度上已進入管理范疇。高級管理者必須考慮長遠目標,企業相關機制設置。
總結上述內容,領導者思維,考慮問題時一定要時間跨度夠長,在完成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要心里裝下更多人,想著合作,工作重點放在設定目標與制定計劃上,在流程梳理和標準建立上,這些做好了,往往比你多做具體工作,事后監督檢查更有價值。
請深思以下問題,你在其位,真正做管理者工作了嗎,你若還在具體做操作工作的話,你的企業能經營的好嗎?我當年也犯過這些錯誤,所以希望能從我的經歷上給到一些建議,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工作才能事半功倍的效果。
領導思維2-建立競爭和創新思維
世界本質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世界上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回溯12年的心路歷程,我曾經也不愿意競爭,害怕變化。但人生若是一場游戲,我們都希望是一個贏家,想贏起碼要知道這場游戲規則是什么,競爭和變化就是不變的真理,所以管理中一定要有競爭思維,應對改變而有創新的思維。
第三個就是,能當領袖的人是什么樣的人,你的跟隨者看重的是什么,你的成功不僅為自己,也要為跟隨你的人帶來好處,我們的成功之路在哪里?
1、野心,這就是遠見,你對計劃目標到底有多遠就決定了有多少人會跟隨你,和跟隨你的都是一群什么樣的人。如果你所傾慕的人才都不跟著你,而去競爭對手那了,你怎么可能贏過對方。
2、堅持,堅持不是傻X堅持,不是遇到困難的蠻干,而是能在困難中找到新路徑迂回的解決問題,那就是變通,是創新。
以上就是領導者思維轉換的途徑,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協同工作
中國的傳統文化就是小農經濟文化,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隨著現代化進程我們必須合作才能有競爭實力。協同工作兩個基礎:一、我們必須要信任別人,相信別人的前提是相信自己,只有信自己才會相信別人。二、協同共贏,就是共同讓餅做大,一起在其中得到收益,而不是協同中損人利己。
1、目標統一,是不同部門、不同企業能協同在一起的最核心要素;2、統一計劃,若計劃不清楚,協同形同虛設。3、激勵政策制定,讓大家很清楚自己的得失。當了解了前三項,最好就是落實執行,那要知道流程和完成工作的標準是什么?經過評估后我就可以修訂計劃和流程,形成PDCI的循環,計劃、執行、評估、修訂,更好的優化我們的流程和標準。
格魯圖說:管理就是讓一群不平凡的人干不平凡的事情。更直白的說,我們團隊協同合作一定要取得1+1>2的效果,但是實際上在我們的管理過程中,很多企業都是1+1<2的效果,那在當前的競爭環境下如何立足?所以今天我帶來這一課,希望今天的分享得能幫到大家。
Q1:對于互聯網+餐飲隋總怎么理解,是否看好?
A1:沒有互聯網+,只有+互聯網,實業為本,互聯網只是一個工具,O2O這場熱潮后,到明年99%都會結束。
Q2:小企業各崗位多半是身兼數職,管理者有時很難從具體的“事”抽身出來,遠瞻大局,您有什么好辦法。
A2:這不是理由,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抽出時間思考關鍵性問題,而且實際上并不占有你太多時間,沒有任何一個管理者是一天到晚思考問題的。
Q3:隋總,您說得這個思路若我們只是小餐廳經營者,我覺得不太適合,我是否首先要提升自己的素質才行?
我一直認為做正確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確更重要。所以做正確的事情是我們需要靜下來思考的最重要問題。你注意看下我分析做地攤的怎么把生意做好。
大道相通,我們模擬了一個優秀地攤者,與連鎖運營的燒烤企業,關鍵點都是一樣的,比如一個經營成功點就是選址,那同樣就是個擺地攤的,如果要掙到錢,就要思考應該到哪里擺地攤。把生意做好,不僅僅是東西做好吃了,搞清楚你的生意在哪里,才能賺到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