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的話
如果說木屋燒烤在深圳的土壤中落地生根,發榮滋長,那么將同根同種移植到帝都,可謂打破移植生物成活率低的魔怔,為木屋續寫了傳奇。續寫不算什么,重點是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打開木屋歷史版圖,當木屋的小馬蹄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京師”也曾被帝都無情的風沙迷住過眼睛,也曾對著能見度不足10米的天空喟嘆,短暫的失利并沒有演化成黯然神傷的悲情戲,反而激發起肖氏正規軍“背水一戰 破釜沉舟”的勇氣,5年間點滴付出、壯大團隊、業績走高,終在北京13家店沖出重圍之際擦亮京城霧霾天,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木屋的風頭可不要太勁!敢情這是咱木屋燒烤的努力驚動了天宮掌管云雨的雷部星君?
欲問北京團隊如何坐實英雄戰隊之名,且聽本回武功秘籍詳細分解。
擰成一股繩 需要幾份力?
圖為北京分公司拔河比賽現場
學習力–化骨綿掌 若是你參加過北京分公司周會,你便會明白肖子余“夢想導師”的頭銜緣何而來。也許讀者會在此處暗自生嘁,一個“烤串”的跟我講什么學習力?“人生導師”的帽子莫非扣的太大? 不到京城穿街頭倒巷尾的走一遭,怕是難以了解“北京人民”對吃串兒的熱情,管他在shopping mall大擺蒙面俠陣仗的“薛蟠烤串”、食街常客“聚點串吧”、“管氏翅吧”,還是酒吧夜店風“很久以前”、“老船吧”,在四環內溜達一圈,串兒店恨不得比某解決人生大事的設施都多,更不消說小街小巷中層出不窮的農家風串店,傍晚馬路牙子上抄起家伙就開烤的兄弟也不在少數! 看看我給您形容的這陣勢,拿下北京何止開疆拓土這點戲碼,木屋人一向“一不做,二不休”,站穩腳跟是其一,后來居上才是正道。面對前方未知的路,光是費點心思設想,就已經要把自己想懵了,就這么抬起手,邁開腳,帶著北京一店虧損60萬的大難題,肖子余帶領先前小組從深圳趕到北京,沒成想當初只是抱著解決問題就打道回府的他,這一抬手就是5年,一邁腳就是舉家搬遷。 從接手時的一團亂麻,到實際運作中的障礙頻出,摸爬滾打后最終茅塞頓開,這不僅得益于敢拼敢闖的勁頭,更源于肖子余及背后團隊前后12年的經驗累積。這寶貴的經驗和歲月的錘煉讓他懂得及時總結自己,信奉“天道酬勤”的他對用人標準、團隊建設、顧客及員工滿意度等方面的問題有著自己的見解,將實戰中經的住考驗的原則提煉成一個個固定的標準,后來者依葫蘆畫瓢,總是事半功倍的。 圖為肖子余在為公司伙伴做分享 “革命成功貴在兩結:團結+總結”、“問問自己:你的工資從哪里來?”“你相信什么就會得到什么!”“不比起步比進步 不比智力比努力”肖總開會所用的文稿沒有過多的篇幅,每個重點內容的延展都始于不超過15字的口號性語言,這樣鏗鏘有力的總結陳詞哪怕不間斷地聽上3小時觀眾也不覺得疲乏,每個人都像回到學生時代一般聚精會神地聆聽,哪怕眼前的這位領導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學歷導師,但在實戰經歷映襯下的金字真言,在伙伴心目中的地位已是殿堂級別。 每月“肖總分享”無疑是分公司會議的重頭戲,要說這金字真言的閃光程度,北京分公司上上下下人人都能來上兩句,不管是管理者還是一線小伙伴,遇到任何問題先不急于求人,在自己腦袋里搜素一下“肖總分享庫”,保不齊其中的一句話就能點醒夢中人。 【此處是化強大的管理力于無形的“化骨綿掌”招式,請各位伙伴謹記】 總結的步伐跟得緊只能說明“海綿”吸納能力強,讓所學知識落地發聲才是真正考驗內力的。感動服務、美麗門店、非常好吃的開展來源于一場都沒敢落下的漢源培訓,《帶團隊的藝術》為大家開新店、組建團隊指引道路,淡季提升營業額的招數從《向財務要利潤》中習得。 圖為木屋團隊參加漢源培訓 帶小店的時候有小店的管理方法,帶大店的時候總結大店的運營寶典,帶片區的時候歸納片區的經營原則,帶區域的時候,北京團隊的荷包已經滿的快要溢出來,這里飽含著成功案例、經驗教訓、經營理念、用人法則,誰說做大事一定要踩在巨人的肩上,穩扎穩打,時刻總結記錄,你就是自己事業的巨人,你也可以跟隨導師的步伐變成下一個“他”的人生導師! 化骨綿掌 執行力–動如脫兔 靜若止水 在北京,“軍令如山倒”,在北京,還有一句流行語,“沒問題就去做,有問題去溝通”,做好這看似簡單的一句話能夠省去不少麻煩。 開連鎖店不是閉著眼睛拼數量,而是在恰當的時間段內完成開店–盈利–續開店的正向循環,完成單店標準化模式的復制必不可少,在北京打天下的個個都是拿得出手的大咖,如何于細枝末節處把繁瑣的工作做到極致是完成這一有效循環的主導因素。 講實在話,遵循標準每個人都會,團隊成事高效、成員間銜接順暢的局面并不是一夜間形成的,大會小會“會會通報”,原則標準疊矩重規,待解決問題統一擺上桌面,集中時間與相關部門商討解決對策,問題從發生到解決有章可循,不拖延、不推諉,最終各個擊破。 談到“沒有問題就去做”,常規情形照規矩來,根據席位計算申貨量,嚴格按照人員定編標準執行招聘,按緊急重要原則分類工作事項,按安全、顧客、運營、員工的順序處理問題,按簡單易操作的原則逐一解決問題。 【此處為“靜若止水” 該不動的就不動】 在分析市場發展機遇、攻克緊急客訴、調節員工情緒等關鍵時刻又要敢于決策,主動判斷,在不影響營業額和顧客安全的問題上,管理層們手握肖總特批“赦令”,團隊的主人翁意識就是這么鍛煉和培養出來的。 “有問題去溝通”,不管是調去分店臨時幫忙的兄弟還是管事兒的“父母官”,每個人都有一雙發現問題的眼睛,結合曾經遇到的類似情況做基礎判斷,善于利用工作中的會議,哪怕只是小范圍的碰頭,也會短時間內建立反應機制。 【此處為“動如脫兔” 需要改變時不搞小動作】 不同于其他開業順利并持續火爆的門店,15年4月28日開業的北京好運街店開業至今在人員配置、系統梳理、門店裝修、外圍公共關系處理等問題上遇到了前所未遇的困難,全公司上下集結團隊中堅力量冷靜分析問題,擺出對策,對目前門店經營狀況做出全面的規劃,目前管理團隊對好運街店未來的發展重拾信心。 圖為北京區督導覃業振(右1)及烤師唐家銘 做事不憑想象力,不看感覺,貨品有數據為推算依據,培訓有人資定期發放的最新資料,客訴有處理模板,遇事團隊之間互相為師,互相配合,用這樣態度詮釋執行力,無愧為動靜相宜的典范。 動靜相宜 溝通力–曉之以理 動之以情 曉之以理從“上傳下達”開始,因為明白第一時間獲得消息回饋的順暢感,無論多晚,保持快速反應是北京團隊的特色,公司重點宣導事項逐級傳達,通過線上會議群、下店詢問稽查落實狀況,部分信息分批次分等級鞏固傳達,保證100%接力到位。 圖為北京分公司店經理周會現場 北京木屋燒烤的員工離職率一直“低的可憐”,談到員工滿意度,分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董兵以“先給錢,再給愛,最后給方法”作為開場白,你不得不為這一條條富含維他命的標語所折服,能否用好這關鍵的秘訣全看領悟力。 圖為北京分公司人資部經理 董兵 歡樂谷店經理高禹深諳“留人之道”,要想用人,吆五喝六是沒用的,沒官腔的環境才能輕易調動起伙伴們的積極性,主動找一時表現欠佳的伙伴談談,帶領他把有困難的問題做一遍,再不濟的就要好好判斷他是否仍適合當前的崗位,順著這條線往下拉,總能找到與這幫兄弟姐妹相處的“通關秘籍”。 圖為歡樂谷店經理高禹在為伙伴加油助威 論服務,業界有誰不承認“海底撈”的霸主地位?大成路店前廳主管劉清(前海底撈員工)總結了兩條“海派”待人方針:“對員工像兄弟姐妹”“拿顧客當親人對待”,“帶90后的孩子們,發狠話根本不管用,用不分你我的耐心和誠意對待他們,讓他們打心眼里認同你。”員工大會策劃現場親情連線,每月用心給伙伴們不同的驚喜,簡單的舉動讓他們被家的溫暖團團包圍。 圖為大成路店前廳主管劉清(右2)開導未通過考核的伙伴 劉清說,“培養自己的顧客群體,顧客消費直奔你而來,平時給點糖果,偶然扇他一巴掌,他們也容易接受!” “最能感動顧客的,不是食物,不是環境,而是活生生的人,給顧客足夠的面子,單純跟他交個朋友,我們很容易超出他們對服務的預期。”天津區督導王文坤如是說。 圖為天津區督導王文坤 “理”挖掘人對秩序和規則的追求,“情”維系人與人之間天然柔軟的感性鏈接,溝通不止是停留在空氣中的文字,更是流淌在彼此心上的感情線。 情理相容 影響力–排山倒海 北京團隊以肖總為圓心,正向影響力由內圈管理層向外圈成員逐級擴散,形成緊密的“理論+實際”影響圈。 一個人的職業目標是什么?不管是賺錢還是自我價值實現,“跟對人、做對事”是不變的職場準則。帶一個小組靠人緣,帶一個團隊靠溝通力,帶一個公司靠領導力,有能力的人大都自命不凡,如何帶領成百上千的人跟著你做事? 對此,北京團隊已全面形成共識,“多說不如實做,人品、態度、能力是影響別人的三大法寶。”肖子余保持工作筆記的習慣沒有因日后“位高權重”而改變,這一特色迅速在公司內部展開,每日工作完成情況與所遇問題及解決方案一目了然,有這樣的“老大”在前,董兵拿出一摞工作筆記本的時候也就不足為奇了。 做管理不是自個兒當甩手掌柜,“言傳身教”的感染力遠遠大于“頤指氣使”,作為管理者,在分店,再臟再累的地方要有我的身影,為管理他人而設置的行為準則自己要第一個做到位,遇到問題沖到前線去化解,為了給后生留出發展空間而退居二線,主動掏腰包解決超時菜品等等。 有句話說的好,“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但咱木屋燒烤團隊不打算上“劉老根大舞臺”,會耍槍弄劍的終究只是曇花一現,你是否“言出必行”,你是否真正為團隊貢獻血與淚,日久自然見分曉。 身教一次抵言傳10遍,管理別人更是約束自己。現大成路店經理吳海山,會在例行競聘會一個月前為伙伴進行魔鬼訓練,幫助條件暫未成熟的伙伴參與競聘過程,看著親愛的伙伴競聘成功,喜悅之情自然溢于言表。把自己的示范效應發揮到極致,同時為員工爭取實實在在的利益,伙伴們不跟著你干都難! 圖為大成路店經理吳海山與員工慶祝再次贏得五星級門店榮譽 “千斤重擔萬人挑,人人頭上有指標”,“以身作則”、“高標準、嚴要求”這些美好品質落地生根了之后就會散射光芒,反射到每個人身上之后,就會手拾一份光,肩抗一份擔,我們有員工大會、月度會議、儲干大會這樣可以傳播正能量的舞臺,年度聯歡會上受到表彰的身影、月度優秀員工的勛章都默默激勵著在成功途中趕路的伙伴,這正向的傳染力一經開始,就根本停不下來。 在北京這個不斷生產管理智慧,制造營運驚喜的團隊里,保持優秀、溝通、合作已經是一種習慣,3年內10家門店1億元營業額,14年底11店600萬利潤,15年13家門店齊頭并進朝著北京燒烤行業內第一品牌的目標邁進。 排山倒海 奔跑吧,北京團隊,你們已經用善于分析的大腦破解了北京霧霾天的謎題,依靠勤勞的雙手擦亮了京城的藍天,未來的好戲是否還會輪番上演?屋檐下將持續為您報道前方最新戰況,請諸位拭目以待! 覺得文章還合口味嗎? 木屋的小伙伴們 還有誰沒關注《屋檐下》呢?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屋檐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