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本文經設計癖(ID:shejipi)授權轉載發布,轉載請聯系出處。
炎炎夏日,你是否要暢飲幾瓶冰冰涼的可口可樂才算完整呢?
現在,可口可樂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飲料廠商,全球每天有 17 億人次的消費者在暢飲可口可樂公司的產品,大約每秒鐘就能售出 19,400 瓶飲料。
提到可口可樂,除了清涼美味的口感,你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它經典的弧形玻璃瓶,從小喝到大,陪伴著一代代人的成長。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百年摩登弧形瓶的進化史。
1899 年
時任可口可樂公司總裁的阿薩·凱德勒以 1 美元的價格售出可口可樂在美國大部分地區的裝瓶權。這一年,美國田納西州的查塔努加市因此成為首個開設可口可樂裝瓶廠的城市。當時所用的瓶子是帶有金屬塞的直身哈金森玻璃瓶。
1906 年
美國裝瓶廠大量使用雕刻有可口可樂浮雕商標的琥珀色直身瓶。 1906 年,貼有菱形商標貼紙的可口可樂瓶在同行競爭者的包裝中脫穎而出。
1915 年
可口可樂的巨大成功和蓬勃發展,引得競爭對手們紛紛效仿。他們對可口可樂的名稱和標識略作變體,貼在瓶子上。面對大量的仿冒產品,可口可樂公司與裝瓶商合作,要求制瓶商提交新瓶形設計方案:瓶子必須獨一無二,哪怕在黑暗中僅憑觸覺也能辨別出可口可樂,甚至僅憑打碎在地的碎片,也能夠一眼識別出來。 1915 年,如今舉世聞名的可口可樂弧形瓶由印第安納州泰瑞豪特的魯特玻璃公司設計并獲得專利。
1923 年
隨著家用電冰箱的逐漸普及,可口可樂公司發明六聯包,鼓勵消費者在家輕松暢飲可口可樂。
1941 年
二戰期間,成千上萬的美國人離開家園奔赴戰場,可口可樂成為這些二戰戰士們的堅強后盾之一。時任可口可樂公司總裁羅伯特·伍德魯夫承諾,不惜成本,以每杯5美分的價格向美軍供應可口可樂。他希望可口可樂成為人們觸手可及的飲料,而這一愿望實現了。從 20 世紀 40 年代中期到 60 年代,擁有可口可樂裝瓶流水線的國家數量幾乎翻了一倍。
1950 年
1950 年,可口可樂弧形瓶登上美國《時代周刊》封面,成為首個出現在該雜志封面的商業產品,由此奠定了可口可樂國際品牌的地位。《時代周刊》本想刊登長期執掌可口可樂公司的前 CEO 羅伯特·伍德魯夫(Robert Woodruff)的照片作為封面,但被伍德魯夫婉拒,他認為品牌更為重要,更應被隆重介紹。
1955 年
可口可樂在美國推出更大容量的包裝,從標準的 6.5 盎司弧形瓶包裝擴展到 10 盎司、 12 盎司以及 26 盎司的家庭裝,更多包裝尺寸的選擇滿足了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1957 年
可口可樂公司在弧形瓶瓶身上用白漆印上 Coca-Cola 和 Coke 商標,取代了傳統玻璃瓶上的 Coca – Cola 浮字商標。
1960 年
12 盎司的鋁制易拉罐可口可樂在美國推出。早期的易拉罐上還印有弧形瓶的圖案,幫助人們了解罐裝和瓶裝可口可樂是同一種飲料。
1977 年
可口可樂弧形瓶成為注冊商標,僅有極少數的包裝設計能獲得這樣的肯定。 1949 年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 99 %的美國人僅憑包裝的外形就能辨認出可口可樂。
1993 年
20 盎司的塑料弧形瓶誕生了。如同 1915 年玻璃弧形瓶的誕生,塑料弧形瓶也讓可口可樂與其他飲料再度區別開來。
2008 年
憑借清爽的品牌視覺識別系統和鋁制弧形瓶包裝,可口可樂公司在著名的戛納國際創意節上獲得了第一個設計類全場大獎。
2009 年
可口可樂公司推出植物環保瓶,這種塑料弧形瓶使用含高達 30 %的可再生植物材料制成,并且 100 %可回收。
2010 年
與家具品牌 Emeco 合作的 111 海軍椅在米蘭國際家具展發布。這款經典的海軍椅采用新型材料全新打造,每一把椅子都由 111 個回收的塑料可口可樂弧形瓶制作而成。
2012 年
由日本設計師佐藤大設計的可口可樂瓶餐具Bottleware在東京設計周潮流展上發布。這一餐盤系列皆由回收并無法再使用的可口可樂玻璃弧形瓶制作而成,設計靈感源于經典弧形瓶的底部設計。
2015 年
2015 年,可口可樂弧形瓶 100 歲了。著名美國工業設計師雷蒙德?洛威稱贊其為:完美的飲料包裝。
怎么樣?要不要一飲而盡!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官網
來源:設計癖
作者:gaosn
提示:
*本文經設計癖(ID:shejip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可口可樂旗下粗糧王全新升級,打出“輕養生”牌
可口可樂推“變色”新裝,來一罐會變色的冰鎮可樂么?
可口可樂亞太副總裁黃曉燕:解析中國即飲飲料創新趨勢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創業、乳品、飲料、咖啡、酸奶、茶飲料、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