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2017年營收約兩百億,方便面業務增幅20%以上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對今麥郎而言,2017年是特殊的一年。其方便面業務在一路唱衰的大環境中實現逆襲,增幅達到了20%以上。其中,方便面的高中端和低端產品的增幅分別達到了20%和10%,實現銷量和單品價值雙增長。

    更重要的是,“目前國內方便面市場規模在500億左右,現在,一個新的500億市場正在開啟。”今麥郎面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今麥郎)董事長范現國在接受食品商業觀察(FBC)記者采訪時表示。

    范現國透露,2017年今麥郎總體營收大概在兩百億左右,其飲品業務的增幅也達到了30%左右。近期,在參加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期間,他還公開表示,今麥郎之所以能取得上述成績,最大的原因就在于創新。

    01

    從“進化”到“分化”

    談到創新,范現國表示:多數企業只是在冰面上不斷的“進化”,然而,推動行業進步的真正力量是“分化”,并且“進化”=“頹勢”,因此,產品創新一定要找到“根”。

    他表示,方便面其實一直也在創新,不斷推出很多不同的口味,但這僅僅是做到了從“馬車”變為了更好的“馬車”,而“一菜一面”的升級更像是從“馬車”變“汽車”。

    范現國將中國的飲食文化歸結為“家”的文化。因此,在今麥郎的產品創新過程中,更加注重回歸廚房風味,盡最大努力的還原“媽媽的味道”。

    范現國表示,高科技的使用可以在各個領域,包括方便面、牛奶等生產環節中。針對目前消費者食用方便面最大的原因在于其方便性,但同時又擔心營養成分的不足等問題,今麥郎“一菜一面”無論是在選材還是技術上,都進行了一次“分化”。比如,番茄是來自新疆的陽光番茄,番茄紅素含量是大棚番茄的6倍;面餅中加入大豆卵磷脂以提高復水吸湯能力;單品蔬菜含量達到人均每天蔬菜攝入量的1/3;開創性的采用瓦楞紙隔熱……據介紹,正是由于這些開創性的舉措,導致“一菜一面”比傳統方便面的生產難度高100倍。目前,市場上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作為今麥郎方便面產品的拳頭產品,“一菜一面”在2015年上市后,現已推出蕃茄雞蛋澆頭面、茄子炒肉澆頭面和杏鮑菇叉燒肉澆頭面等多種口味。在本次論壇上,該產品還榮獲最佳食色獎。范現國表示,這是對今麥郎創新能力的又一次肯定。

    02

    就要和別人不一樣

    “創新,一方面是市場的創新,另一方面是‘創心’,即占領消費者的心智。”

    范現國表示,創新是企業長足發展的基礎。雖然產品在創新過程中僅僅是承載作用,在方便面市場,每年全球會涌入成千上萬個新品,但真正能成功的是少之又少,其中大單品不到千分之二。每個行業都有競爭,當前正值“世界上本來是有路的,走的人多了就沒路了”的時代,要想當行業領跑者,就要真正做到和別人不一樣。

    范現國認為,企業不能用自己內部的思維去看待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要關注競爭對手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機會。這需要企業認真做好品類思考和品牌表達,分析自身優勢,做有質量的創新,拿出“工匠精神”將其做到極致,打出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才能從紅海跨入藍海。

    以今麥郎“一菜一面”的包裝為例,范現國介紹,之所以選擇了紅色瓦楞紙作為包裝主基調,就是因為當前國內市場上絕大部分方便面都是以誘人的產品效果圖為外觀,然后以小字備注上“圖片僅供參考,產品以實物為準”,這樣反而又和大家回到了同一起跑線。

    范現國表示,作為生產企業,一方面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應該主動去引領消費、驅動消費,帶動消費者贏取更高的生活質量,去創造更適合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的產品。因此,要推動中國食品行業的不斷進步,從企業內部要主動去推動市場升級。

    03

    互聯網時代的新機遇

    “目前絕大多數方便面最大的不足在于,其失去了家的味道,歸根結底還是企業的創新能力不足所致。”

    自從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催生出外賣業務后,外賣擠占方便面市場的聲音就不絕于耳。而在范現國看來,如果方便面能夠做到像餐館里面條甚至媽媽煮的面條一樣的品質,而價格僅為餐館面條價格的1/3,上述言論自然可以不攻自破。并且,正是有了外賣這樣的新消費場景,部分消費者從廚房中被“拽”了出來,這對整個方便食品行業來說,也是新的機遇。當然,要想將更多的消費者從廚房中“拽”出來,單靠某一個產品是不行的。

    據范現國透露,今麥郎的一菜一面線上增速高于線下,因為它符合當前年輕消費群體的購物習慣。并且,在新零售方面,今麥郎目前也與阿里巴巴有合作。

    在范現國看來,不同行業對新零售的擁抱也不同。互聯網時代催生了兩個方面的升級,一方面是現有產品的進化,另一方面則是市場的劃分。比如,新的消費渠道推進了服裝行業的飛速發展,而電商也給熱干面、燃面等滿足了不同消費者的口味需求的特色產品帶來了新機會。以前,類似上述細分品類無法在傳統渠道中脫穎而出。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在通路上有利于中小企業的個性化產品露出,也給這些特色細分品類帶來了發展機遇。

    針對前期出現的方便面市場銷量連續下滑,在范現國看來,這只是方便面市場進入了調整期。2017年,方便面銷售量增長了4.1%,銷售額增長了6.2%,中產階級消費增長了19%。雖然銷量數額下降,但單份產品的價值卻在不斷提升,并且,方便面500億左右的總量還是很穩定的。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游客、學生、白領、工人等方便面主流消費群體的增加,方便面市場會有一個較快的發展。當被問及像小米跨界進軍方便面業務是否會對今麥郎這樣的傳統方便面生產企業產生影響時,范現國回應,憑借自身優勢,專心做面的企業肯定會做得更好,因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04

    方便面的未來可期

    “目前應該是方便面品類的一個分水嶺,未來,傳統方便面將保持在500億左右,正餐化方便面也將達到500億左右的市場體量。”

    范現國表示,隨著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優質食品的需求成為未來趨勢,方便面也將由代餐走向正餐化,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從“馬車”到“汽車”的時代。 在上述增量中,方便面的份數僅會增加20%左右,而更多的增長則來自于單品價值的提升。當然,要實現這一目標,無論是設備、工藝、原材料等諸多方面都不同于原來的發展路徑,大家都在不斷的進行嘗試。

    中國市場是世界市場格局的一個縮影。據范現國介紹,與通路渠道發達的日本相比,中國高、中、低市場都有,甚至很多市場還是全新的,因此,企業應該循序漸進。比如今麥郎的大今野,年銷量達1億箱,牢牢占據1.5元價格帶市場第一,但也只是在北方市場很成熟,其他地方仍有很大空間。因此,未來將更加關注南方市場。

    在全國化進程中,范現國表示,走向全國市場首先要看企業是否有適合全國市場的大單品,只有有了這樣的大單品,企業才能在全國化道路中快速成長;其次,企業的產品結構是否完善也很重要。除了技術研發滿足消費者不同的產品需求,更重要的還要充分發揮區域經銷商的優勢。今麥郎過去對3、4級市場已經有了一套完備的經驗和辦法,但在現代通路、高端產品上還有不足,未來也將快速推進這方面的工作。

    范現國表示,今麥郎在未來還會繼續創新,進一步加快方便面2.0時代的開啟步伐,畢竟“汽車”才剛剛出現,未來還有很多想象的空間和可能……

    范現國還透露,在產品方面,今麥郎目前正在加速非油炸產品的研發工作,不久將會推向市場。

    來源:食品商業觀察

    提示:

    *本文經食品商業觀察(ID:fbc180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產品創新A(乳制品、飲料)、產品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3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創業、乳品、飲料、酸奶、茶飲料方便面啤酒、零食、新零售、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245.html

    (0)
    上一篇 2018年4月23日 22:37
    下一篇 2018年4月24日 00: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