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0平店日翻臺10次,只招45歲以上廚師長

    文丨職業餐飲網 李珍

    800平門店,153名員工,人力成本是一般餐廳的三倍;

    只招45歲以上廚師長,且只要香港籍;

    高管必須每周到店做一天服務員;

    對顧客限1.5小時用餐時間……

    在大餐飲衰落、“小而美”餐廳流行的今天,別人都在盡其所能削減人工,把店做小,把模式做輕。

    他卻用這么重的人工,還專做800平左右的大店,2年時間開出6家直營店,店店排隊,最高日翻臺10次。

    這家餐廳就是陶陶居。

    然而在2015年前,陶陶居還是一個裝修陳腐、不溫不火的傳統老字號酒樓。如今卻活成了廣州餐飲地標性品牌,連同行去參觀都忍不住感嘆,“這坪效、模式是真的牛逼,別人還學不了,不是餐飲老司機做不出來這種店。”

    這一轉折出現在2015年7月,一個叫尹江波的山東人,接手陶陶居這個老字號。他到底對老字號做了什么?為什么敢用一般餐廳三倍的人工?又為什么逆潮流而為,專做800平的大店?

    近日職業餐飲網記者就前往廣州,對尹江波進行了專訪。

    (接手陶陶居這個百年老字號的餐飲人——尹江波)

    瞄準正餐的藍海市場,接手老字號做大店

    尹江波是一個入行近20年的“餐飲老司機”。1998年投身于廣州進行餐飲創業,創立了山東老家,接手陶陶居之時,山東老家在廣州已經擁有40多家門店,有做連鎖大店的基因。

    而在他接手前,陶陶居是一個有136年歷史的老字號,曾經是廣州的豪華食府,但因過于“老”,管理跟不上、創新能力不足、環境和出品質量嚴重倒退。

    為什么不做當下流行的“小而美”的單品店,非要接手陶陶居做正餐呢?

    他認為當下餐飲行業流行的“小而美”的單品店,確實有優勢,能快速占領消費者心智,且易操作能快速突破市場,“但這也很容易被模仿,不具有長遠的生命力,很快會成為紅海市場。”

    而陶陶居做的是正餐,而且偏高端,重技術,模式也重,專做大店,對品牌而言有絕對的優勢和壁壘,不容易被模仿復制,是一個藍海市場。

    最終,陶陶居在尹江波接手的2年內,開了6家直營店,店店排隊,最高日翻臺10次。他到底是怎么做到呢?

    所有產品手工現做,800平門店153名員工

    粵菜老字號衰落,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粵菜不行,而是因為經營不善,粵菜的技術傳承出現斷層,出品質量嚴重倒退。

    所以尹江波接手陶陶居后要做的,是在老字號的基礎上,找到最傳統的味道,同時又能在產品形式上創新,贏得年輕人喜歡。

    1、只招45歲以上香港籍廚師長,確保粵菜傳統味道

    通過調查尹江波發現,對粵菜傳承最好的廚師,不在廣東,而在香港,“他們在廚房干了一輩子,有的61歲了,還堅持在廚房一線做菜,這是大陸廚師做不到的。”

    而且實際上粵菜師傅相比于其他菜系師傅,是很難培養的,要從水臺、砧板、打荷一步步做起,至少需要十幾年才能出師。

    尹江波專門從香港找45歲以上的廚師長,還必須是香港籍。產品基本還是傳統粵菜茶點的那些式樣,只是通過這些老師傅的手工藝,讓出品呈現粵菜應有的傳統味道。

    (從香港請來的陶陶居總廚師長生哥,61歲還在廚房一線煲靚湯)

    2、所有產品手工現做,800平門店153名員工

    為了粵菜傳統的味道,所有產品必須門店手工現做,尤其是陶陶居的茶點比較多,所有的點心、面餅皮,都要在門店手工現做。

    所有食材也需要在門店現處理,因為粵菜的一大特點是對食材新鮮度要求高,甚至一只魚從宰殺到餐桌,都要精確到小時。所以陶陶居也不做凈菜配送,雞、魚都是現處理,甚至蔬菜都要在門店清洗。

    這樣一來,門店需要的人工就很多。陶陶居800平米門店,需要153名員工,是一般餐廳的三倍,成本確實很大,但尹江波認為,為了保證出品質量,必須手工現做,而且這一點是陶陶居的門檻,不容易被復制,能形成自己的壁壘和競爭優勢。

    3、在形狀、擺盤上進行創新

    菜品式樣上延續傳統,只在形狀、擺盤等呈現方式上創新。比如傳統的榴蓮酥就是紡錘形,陶陶居給做成天鵝的形狀,更加精美,給顧客感官上的新鮮感。

    再比如咕嚕肉,傳統的就是簡單一盤菜上來,而陶陶居的咕嚕肉采用冰鎮法,且上菜時服務員會提醒最佳食用時間在12分鐘內,滿滿一大盆五彩繽紛的咕嚕肉端上來,給顧客視覺上的沖擊,又很有新鮮感。

    (陶陶居創新菜品——冰鎮咕嚕肉)

    4、像時裝行業一樣,每季度發布新菜品

    為了保持時尚感,陶陶居的菜品,像時裝一樣,每個季度都會更新,而且每次都會開新品發布會,今年8月份的發布會,就跟男裝時尚品牌Cabbeen(卡賓)跨界合作。

    (Cabbeen創始人卡賓先生,在與陶陶居合作的發布會現場)

    怎么保證這么高的更新頻率呢?尹江波說,陶陶居每個月都會有新品研發、試吃活動,且這些老師傅在廚房一線干了一輩子,新品研發對他們來說信手拈來,給出十個菜能選出七八個,成功率超高。

    翻臺率堪比快餐,最高日翻臺十次

    這么高的人工成本,怎么消化呢?尹江波介紹,除了依靠90塊錢的人均,主要靠的是翻臺。

    廣州正佳廣場879平的門店,385個座位,最多的一天接待了4000多人,日翻臺達到10次。作為一個正餐餐廳,翻臺率堪比快餐店。怎么做到的呢?

    1、限時用餐1.5小時

    陶陶居對顧客限1.5小時用餐時間,這在正餐中,十分少見。

    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陶陶居正佳廣場店剛開業時,生意太火爆,而顧客用餐時間動輒兩三個小時,眼睜睜看著顧客在外面排隊進不來,影響翻臺。

    于是陶陶居在餐廳門口放一個提示牌,說得也比較委婉,“本餐廳客流量較大,高峰時限時1.5小時”,并且在等位小票上、點菜單上、桌面臺卡上,會有幾輪提示,目前顧客已經形成了這種限時用餐的習慣。排隊還在繼續,但翻臺效率大大提高。

    2、餐前準備,提高上菜速度

    上菜速度也是影響翻臺率的一大因素,陶陶居在顧客點單后,20分鐘內會上齊所有菜品,效率來源于餐前準備。

    陶陶居會通過大數據對門店每一道產品售賣情況進行監控,哪一道菜賣得好,哪一道菜賣的不好,應該準備多少,在每一天營業前就有了預估,監控數據越詳實,準確度越高,幫助提升餐前準備效率。

    3、三人配合,1分鐘收臺、擺臺

    另一個影響翻臺率的,是收臺和擺臺速度。

    在陶陶居,因為人手足夠多,客人一走,三個服務員上來打配合,一個人收盤子、碗,一個人用清潔劑和濕抹布、干抹布上來,桌子擦干凈后另一個人拿著干凈的餐具就來了。所有動作一氣呵成,在一分鐘內完成。

    門店始終跟開業狀態一樣,給顧客新鮮感

    很多老字號生意不好,尤其是年輕人不愛去,是因為門窗、桌椅、碗筷,所有東西都是破破爛爛的感覺……相當于直接把顧客擋在門外。

    那么陶陶居是怎么做的呢?

    1、用真金給門店裝修,保持品質感

    老西關元素,陶陶居每一家店的裝修風格,都沿用廣州西關的元素,趟櫳門、滿洲窗、雀籠、金木雕等,選材和細節上精致又有品質,尤其是趟櫳門,整個參照西關大屋1:1設計出來的,推門進入,有一種穿越時空的魔幻感覺。

    金木雕上,貼的是真的金子,整套裝修下來,光國金店900平米的店,就花了1300多萬。

    2、餐具磨得沒光就換掉,保持新鮮感

    傳統老字號餐具都是最常見的白色仿瓷,陶陶居是自己定制的骨瓷餐具,因為色澤更加柔和,更能襯托食物的美感。

    而且,餐具沒破,但是磨得沒光了,換!燈還亮,但是光衰了,換!紗簾舊了,換!尹江波的要求是,門店始終跟開業狀態一樣新,要給顧客一種新鮮感。

    高管每周到店做一天服務員,深入一線了解顧客需求

    為讓老字號呈現年輕的感覺,服務上,陶陶居的服務員都用年輕人。

    而且要求高管也必須到一線,每周親自到店做一天服務員。尹江波本人作為一個掌管著5000人餐飲企業的老板,節假日也會到門店做服務員。他認為做餐飲,只有放下身段跟顧客親自接觸,才更能理解顧客的需求。

    職業餐飲網小結:

    餐飲創業一直都在談什么是最大賽道,但相對應的,大賽道意味著擁擠。尹江波沒有去跟風做“小而美”小餐飲,而是找到自己的優勢,做起了大餐飲。看起來是逆勢而為,實際上是對市場判斷看得更遠。

    而且,尹江波作為一個老板,企業做到這種級別,沒有端起架子“養尊處優”,還去做一線服務員,不僅自己做,還帶著高管一起做,在餐飲老板中實難得。

    他認為,那么多餐飲企業經營不下去,不是因為他經營的業態不行,而是失去了耐心,也累了疲憊了,餐廳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不再親力親為去糾正。尹江波除了到一線做服務員,還帶著員工一起跑馬拉松,這樣能鍛煉耐性、克服惰性。

    “餐飲是一個勤行,沒有耐心、懶惰的人是做不好餐飲的。”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85882.html

    (0)
    上一篇 2017年11月14日 22:06
    下一篇 2017年11月14日 22:2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