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師傅松了一口氣!方便面沒有輸給外賣?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64歲的臺灣富豪魏應州可以松一口氣了。他一手創辦的康師傅終于打了一場翻身仗。

    根據康師傅控股公布的最新財報, 2017年營業額589.95億人民幣,凈利潤22.55億人民幣,分別比前一年上漲6%和63%。連續四年業績大幅下滑的康師傅扭轉了頹勢。

    康師傅控股董事長魏應州

    康師傅董事會決定拿出1.4億美元,作為股息回報給股東。魏應州也為這一“進步”感到欣慰。他30多年的商業生涯中,這是一場罕見的戰役。

    他的對手,不是同行,而是不斷下滑的行業態勢、空前多變的消費需求以及視野之外的替代產品。過去幾年,這些因素的疊加讓在香港上市的康師傅蒸發了500多億港幣。

    康師傅控股凈利潤

    這當中,賴以起家的方便面業務受創最深,尤其是臺灣方便面業務在2017年解散,讓魏應州很沒面子。

    過去,方便面是火車乘客的必需品,高速鐵路的大規模興建,快速蠶食了這個主要的消費場景。前不久,一位在高鐵上吃泡面的乘客被鄰座狂懟,引發了高鐵上是否應該吃泡面的爭論。喧囂過后,一個事實逐漸浮出水面:高鐵并未禁止乘客吃泡面,卻決然不會出售一包方便面。

    曾經它是膾炙人口的美味,現在卻成了被人嫌棄的垃圾食品。難登大雅之堂的背后,是中國消費升級不可阻擋的勢頭。高鐵動車替代了綠皮火車、外出打工者逐年遞減、健康飲食的觀念不斷強加、外賣餐飲的迅猛興起,這一切,讓方便面的存在感大大減弱。

    01

    這是整個方便面行業的困境

    天津濱海新區,沿著第三大街向市區驅馳,一棟奇怪的大樓映入眼簾,玻璃與鋁板是當下流行的建筑材料,瓷磚和窗戶卻分明是上個世紀的建筑風格,門口一側圍墻上用繁體字寫著“頂新國際集團”六個大字。這里,就是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中國大陸的總部所在地。

    1992年,臺灣人魏應州投資800萬美元,在這片土地上開設工廠,生產康師傅牌紅燒牛肉面。此后20年,康師傅一騎絕塵,拿下中國方便面市場半壁江山,幾乎成了方便面代名詞。

    世界上第一款方便面,是安藤百福1958年開發的雞汁拉面。當時,二戰剛剛結束,安藤的初衷是緩解日本的糧食短缺問題,后來隨著社會的進步,逐漸演變為即食快餐食品。

    魏應州以方便面為開路先鋒,沿著方便面業務鋪設的銷售管道,不斷拓展產品范圍,從餅干、糕點到茶、水、果汁、飲料,構筑了一個無與倫比的食品王國。作為核心業務的方便面,起到了定海神針的作用,有它穿針引線,康師傅的各項業務才得以結合為一體。

    康師傅天貓旗艦店

    康師傅的方便面業務在2013年到達巔峰。這一年,方便面業務為康師傅帶來43.32億美元銷售收入,創造了3.36億美元凈利潤,占總利潤的68%。然而,巔峰之后,則是持續的衰退。從2013年起,康師傅在方便面市場的占有率開始螺旋下降。到2016年,方便面業務的銷售額降至32.39億美元,凈利潤僅1.75億美元。按銷售額計算,市場占有率有跌破50%的苗頭。

    作為行業龍頭,康師傅的業績不可避免地受到行業大勢的影響。據世界方便面協會統計,中國方便面需求量從2013進入衰退期,2016年中國人消費了385.2億份方便面,比2013年減少77億份,下跌幅度達16.6%。連續20年高速增長之后,中國方便面行業碰到了天花板。

    02

    方便面價格越高賣得越好?

    當魏應州在天津開設康師傅工廠的時候,他的臺灣老鄉高清愿也盯上了大陸市場,給大陸消費者帶來了臺灣流行的統一鮮蝦面。

    不過,錯失先發優勢的統一集團,被康師傅狠狠甩在后面,統一不得不與華龍、白象、今麥郎等大陸同行在底層廝殺,多年之后才站穩方便面市場第二的位置。

    方便面市場占有率(銷售額)

    從2013年方便面行業開始衰退,康師傅業績不斷下滑的同時,統一卻在悄無聲息地擴大份額。統一的高端產品“湯達人”是最大的幕后功臣。2014至2015年,“湯達人”連續兩年增速超過100%,銷售額突破5億元。一個單品就貢獻了統一方便面銷售額增長的77.3%。

    統一“湯達人”的出色表現也告訴整個方便面行業,產品升級才是大勢所趨。康師傅也加大了高端產品的開發力度,例如在2015年主打“不添加味精”、“配料豐富”的新產品“愛鮮大餐”增長迅猛,復購率最高,并吸引了大量不吃或少吃方便面的消費者。

    尼爾森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方便面市場整體銷量衰退了5.7%,銷售額卻成長了1.3%。2016年,世界人均消費13.3份方便面,其中韓國人均消費76份,越南人均消費52.6份,而中國只有27.5份,由此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國的方便面行業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所謂的方便面行業衰退是傳統低價產品的衰退,高附加值的產品將是未來的主流。

    2017年.康師傅定位較低的中價袋面和干脆面分別下滑28%和33%,高價袋面則增長了20.89%。而方便面整體營收為226.20億人民幣,利潤14.90億,分別比上年增長4.9%和27.3%。

    一碗高價面,為困境中的康師傅趟出了一條活路。

    天貓超市的“星冰樂”

    此外,康師傅也在尋求其他突破。例如,2015年,康師傅與星巴克達成戰略合作。康師傅財報稱,2017年,與星巴克合作生產瓶裝“星冰樂”,跟隨星巴克門店加速區域擴展與城市覆蓋,并積極聚焦電商業務及特通渠道開發。

    2016年,康師傅登陸天貓。在天貓這個新零售陣地,康師傅的成績也頗為搶眼,數十款方便面產品或產品組合的單月成交都是上萬筆,最高的單月成交9.1萬筆。

    03

    這真的能抓住年輕人的心嗎?

    為了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企業必須不斷推陳出新,其中的關鍵,在于想象力和創造力。

    2005年,已經94歲高齡的安藤百福以“雞湯拉面”制造方法為基本,發明了適合太空食用的方便面“太空拉面”(Space Ram)。日本宇航員野口聰一在太空食用這種拉面以后說,“太空拉面高度重現了在地球上才能吃到的即食面味道,實在令我驚嘆”。

    “太空拉面”也意外地贏得了日本年輕一代的歡迎。安藤百福用他那永不枯萎的創造熱情,向世人表明:方便面不會過時,過時的只有僵化的思維。

    13年后,魏應州把安藤百福的思路借鑒過來,推動康師傅成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合作伙伴。他希望,未來的某一天,康師傅研發的方便面也可以像“太空拉面”那樣,隨著宇航員一起遨游太空。

    這當然算不上妄想,而眼下最要緊的是抓住年輕人的眼球。康師傅在天津打造了一個食品安全和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免費對外開放,小朋友可以看到方便面的生產全過程。

    不由得感慨一句,中國企業所謂的創新,很多時候,模仿的痕跡也如此明顯。到今天為止,方便面已經問世六十年了,然而在許多方面,中國人仍在套用日本人的思路。這誠然是一條成本最小化、利息最大化的保險路徑,但問題在于,這真的能抓住年輕人的心嗎?

    要想贏得未來,只有真正站到更加原創、更加前沿的位置上去,才不是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趨。

    來源:新零售智庫

    作者:杜博奇

    提示:

    *文經新零售智庫(ID:newretailinsider)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產品創新A(乳制品、飲料)、產品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 微信群 /

    加陳達(Ada Chen)微信:15021839607(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2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創業、乳品、飲料、茶飲料、啤酒、休閑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營銷、研發包裝、代工等,關注訂閱號回復“2”可了解群介紹。

    FBIF食品飲料創新
    創新 · 深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383.html

    (0)
    上一篇 2018年4月2日 00:18
    下一篇 2018年4月2日 07:2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