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可口可樂都偷偷換了糖?| 甜葉菊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置頂公眾號

    01

    那些「綠了」的飲料們

    如果你生活在美國或加拿大,酷愛星巴克,你應該對星巴克調味臺上這個綠綠的糖包不陌生:

    Bloomberg

    這是星巴克調味臺上第一款基于甜葉菊( stevia )的零卡路里甜味劑,從2016年9月起出現在星巴克美國和加拿大的9000家門店里。它提取自甜葉菊和羅漢果(monk fruit)的混合物,是一種天然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250-400倍,但卻不會引起血糖波動,而且還是0卡路里!

    近年來,人們對糖的挑剔和苛責達到了史無前例的程度,所以不僅星巴克,主流的碳酸飲料食品公司紛紛開始行動,比如可口可樂曾推出用甜葉菊作為主要甜味劑的Life系列:

    可口可樂Life系列

    2015年,卡夫亨氏(Kraft Heinz)發布的有機版卡普里陽光果汁,使用的也是甜葉菊為基礎的三氯蔗糖,比使用更廣泛的阿斯巴甜熱量更低。

    那么,這個“甜葉菊”究竟是何物?它為什么能讓飲料商們爭相追捧?它是否安全健康?在消費者實測結果下,它的味道又是怎樣?

    02

    甜葉菊的歷史:400年前就開始種植食用

    甜葉菊是一種生長于溫暖潮濕地區的植物,原產地是南美的巴拉圭和巴西

    甜葉菊

    早在400多年前,南美的瓜拉尼人就開始食用甜葉菊,將它作為甜茶沖泡或加到紅茶中飲用,這種習慣延續至今。所以人類食用甜葉菊已經有好幾個世紀。

    但最先發展并完善甜葉菊技術的國家卻是日本。40 年前,日本禁止了消費品中大多數的人造甜味劑。之后,日本人在甜葉菊上做了40000多項臨床研究,在1971年,日本守田化工化學工業株式會社研究出了最接近蔗糖口味的甜葉菊專利品種,并在日本飲品、食品市場廣泛使用,最終這成為了日本民眾唯一允許使用的甜味劑。

    不過從日常飲食進入到工廠生產也曾經歷波折。一開始,人們通過研磨甜葉菊的葉子粉末進行銷售。這種粉末初嘗非常甜,但過一會兒就有非常苦的回味,所以這就限制了甜葉菊作為甜味劑的能力。

    不久后,生產商發現了避免這種回味的方法:他們在100多種甜葉菊植物中發現了Stevia Rebaudina這種甜葉菊,這種甜葉菊是沒有回味的,所以現在市面上出售的甜葉菊產品都是由這一種得到的。

    目前市面上的甜葉菊均是Stevia Rebaudina

    03

    甜葉菊是如何一夜爆紅?

    甜葉菊的種植已有好幾個世紀的歷史,生產使用也有40年,那么是怎么一夜爆紅的?

    這里不得不提到糖源的發展與迭代。

    第一代糖源是糖。

    但近幾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糖是導致肥胖和各種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胰島素等的罪魁禍首。再加之糖稅的出現,讓企業不得不做出改變。

    糖稅

    圖片來源:https://www.auliving.com.au/

    第二代糖源是以阿斯巴甜為代表的人造甜味劑。

    它們的出現就是為了取代傳統的糖,所以從木糖醇口香糖到零度可樂,甚至是漱口水,越來越多的無糖產品出現在市場上。

    零度可樂就是用阿斯巴甜代替糖

    盡管人造甜味劑對人體無危害、無致癌性且成本低,但對于那些對代糖過敏的人來說,阿斯巴甜可能會過度刺激或者干擾神經末梢,增加肌肉緊張,引發偏頭痛。同時,消費者對人工甜味劑的不良印象始終揮之不去,因此找到一種具有功能性成分、天然來源、安全健康的天然甜味劑開始成為流行趨勢。

    甜葉菊就是第三代糖源的典型代表天然甜味劑。

    甜葉菊的優勢在于:甜度是蔗糖的250-400倍,但熱量僅為蔗糖的1/300;不參與人體代謝,不引起血糖升高,不被細菌利用,不會造成齲齒;成本僅為蔗糖的三分之一;易溶于水和乙醇,耐熱、耐酸、耐堿、不易分解,是種熱穩定糖料。

    除了甜葉菊,其他天然甜味劑還包括龍舌蘭糖漿、蜂蜜和羅漢果。但羅漢果的缺點在于,同等甜度的價格是蔗糖的5倍,同時產能較小。而甜葉菊植物是可持續的,幾乎可以在任何地方種植。

    田里的甜葉菊

    隨著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兩家公司都選擇了甜葉菊,更讓默默無聞40多年的甜葉菊熱度飆升,幾乎一夜之間成為市場主流的天然甜味劑。

    2017年甜葉菊市場估計為4.910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以9.5%的復合年增長率達到7.715億美元。

    而中國是最主要的甜葉菊生產國之一,全世界有80%的甜葉菊產能集中在中國,每年中國出口的甜葉菊在5000噸以上。

    04

    甜葉菊的安全與健康

    不過看到這,你最關心的問題大概就是:甜葉菊現在安全嗎?

    就目前的研究結果來看,相對于其他人造甜味劑,甜葉菊是“最安全”的選擇之一。

    在1991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曾禁止甜葉菊的使用,因為有研究表明甜葉菊和癌癥存在關聯。

    到了1995年,新的研究又駁回了甜葉菊和癌癥的聯系。之后,甜葉菊在美國作為了一種膳食補充劑,而不是作為甜味劑。

    目前,甜葉菊已經是我國衛生部、輕工業部批準使用的最接近蔗糖口味的天然低熱值甜味劑。

    05

    實測:甜葉菊究竟是什么味道?

    說了這么多,你是不是也好奇它的味道究竟是怎樣的?

    作為編輯部里唯一買過甜葉菊的人,這個問題我應該最有發言權了。

    我買的甜葉菊

    前文提到,甜葉菊的甜度是蔗糖的250-400倍,這意味著即使只有1克也能有不小的甜度。

    但我在第一次用時忘了這件事……一般一包甜葉菊就是1g,我雖然只倒了半包,但一入口依然把我甜得夠嗆。

    但和糖不一樣,甜葉菊的甜不齁,是一種清淡的甜。但有個問題是,雖然沒有很苦的回味,但后續口感并不是特別好。后來我也試過用它做甜品和炒菜,但感覺依然有點怪怪的。

    所以現在我會用甜葉菊沖泡奶茶和飲料,每次只用零點幾克調調味。

    06

    結論

    如果你正在從事或即將從事農業與食品行業,那么甜葉菊是個潛力很大的市場,可以重點關注。

    而如果你是一名普通消費者,想嘗點健康的甜味,那么甜葉菊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選擇之一。

    但就和生活中大多數事情一樣,適度是關鍵,畢竟健康從來都不是靠某個食品來實現的。

    源:未來農業筆記

    作者:羅蘑菇

    提示:

    *本文經未來農業筆記(ID:futureagronotes)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原文標題:星巴克,可口可樂都偷偷換了糖?| 甜葉菊 ——未來農業筆記052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Wilbur(微信:aotokuer)

    / 更多文章 /

    2018 Hello Foods Prize

    Hello Foods Prize是一場針對國內食品飲料創意新品的鑒賞大賽,由FBIF組委會策劃主辦,企業及學生均可報名參與。專業組接受在2016年8月1日-2018年2月28日間上市的食品飲料新品,而學生組“新生代”則由在讀大學生進行飲料定題設計。兩個參賽組別最終均要求提供樣品以便評委現場品鑒打分。賽事評審團由來自旺旺、農夫山泉、可口可樂、康師傅、星巴克、樂純、芬美意、利樂、杜邦、益普索、靈笛斯的研發及市場總監組成。參與業內同仁的交流與學習,贏得一份權威的行業背書,收到更多展示新品的機會……迎接真正的創新考驗,您準備好了嗎?

    / 微信群 /

    加王淼(Bill Wang)微信:FBIFwang(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2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乳品、飲料、休閑食、特醫食品、調味品營銷、研發、包裝、代工等,關注訂閱號回復“2”可了解群介紹。

    FBIF食品飲料創新
    創新 · 深度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7629.html

    (0)
    上一篇 2018年3月3日 23:15
    下一篇 2018年3月4日 07:44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