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后回復數字“2”,加入系列食品微信群
來源:斑馬消費
作者:陳曉京
不僅養豬養雞賣飼料,四川首富劉永好家族早已開始賣奶了。并且,新希望乳業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在沖刺IPO。
一般人看來,乳業并不是一樁好生意。伊利、蒙牛和光明三大乳業巨頭碾壓,地方乳企環伺,在市場夾縫里討到一口奶喝,很不容易。
然而,新希望乳業并不這么看。作為西南乳業扛把子,它看重的低溫奶,是三大巨頭暫時無暇兼顧的細分市場。
相比伊利、蒙牛、光明,體量和規模尚小的新希望乳業正背負著高負債率繼續煎熬,依靠西南地區市場穩定的業績貢獻逐步外拓。
有意思的是,在發布的招股書里,子公司安徽白帝乳業的搬遷擴建,成為新希望乳業重點關注的項目,這個項目的擬募資額度超過總募資的4成。
通過白帝乳業輻射華東市場,加上今年5月收購的杭州雙峰,這明擺著是要先從三巨頭中的光明乳業下手啊。
巨頭碾壓下如何賺錢?
2011年,新希望乳業因為持續虧損從集團剝離出來,這可以說是一個相當棘手的爛攤子。
從2015年開始,新希望乳業重組大戲拉開帷幕,兩個月內陸續將6家子公司剝離,接盤者為劉永好旗下的草根資本。
到了去年12月份,新希望乳業又將旗下6家冷鏈公司剝離,接盤方是劉永好的關聯公司鮮生活冷鏈物流。
在剝離資產的同時,新希望乳業又收購了雙喜乳業等多家公司股權,目前已經擁有32家子公司和2家參股公司。
劉老爹的良苦用心,顯然是為了“親兒子”能一身輕松的對抗國內乳業巨頭。
事實并非如他所愿,新希望乳業與國內三大乳業巨頭,在營收上就不在一個梯隊。
2016年,伊利股份(600887.SH)營收606.09億元,蒙牛乳業(02319.HK)營收540.97億元,光明乳業(600597.SH)營收202.07億元。
這一年,新希望乳業營收40.53億元,“小個子”與巨頭們的差距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光明乳業與新希望乳業的產品結構比較類似,都是常溫奶和低溫奶兩相結合的模式。
成立于1996年的光明乳業,去年上海地區實現營收51.64億元,但是它的產品覆蓋全國主要省市,而且生產銷售經驗與品牌的全國性凸顯。
再說,三大巨頭都有常溫奶、低溫奶等業務產品,2016年報顯示,華北地區和華南地區是伊利股份的重要業務區域,分別實現營收186.86億元和168.80億元。
新希望乳業西南地區營收超過60%,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西南地區貢獻的營收占比分別為68.11%、66.04%、65.24%和62.58%。
伊利股份、蒙牛乳業、光明乳業等公司為代表的全國性乳制品企業,銷售網絡覆蓋全國。
在全國性品牌不斷碾壓態勢下,留給新希望乳業的機會不會很多,而該公司祭出的低溫奶戰略,可能是荒野逃生的唯一出路。
鏖戰低溫奶市場?
新希望身在乳業市場,靠什么賺錢?
招股書顯示,公司主要收入來自低溫奶和常溫奶等產品。
在報告期內,這兩類產品獲得的營業收入,占比總營收比例超過80%,去年比例是報告期內歷年來最高的,達到84.59%。
2014年和2015年,公司常溫奶還保持著5成比例的銷售貢獻,在2016年實現反轉,低溫奶銷售貢獻占比達到55.18%,在今年上半年則達到57.97%。2014年這一數據還是40.74%。
低溫酸奶、低溫鮮牛奶的銷售占比逐年增長,可以看出公司力圖避開乳業巨頭的鋒芒,在細分市場上發力。
賣低溫奶有多賺錢呢?
公司低溫奶產品毛利率2016年為38.44%,2017年上半年為42.21%,在同期,常溫奶為25.88%和24.75%。
看來低溫奶產品毛利還算不錯,這也直接反應到公司凈利潤上,2016年實現凈利潤1.46億元,今年上半年實現0.96億元。
看來,賣低溫奶還是一個不錯的產品策略。
斑馬消費發現,新希望乳業的生產工廠除位于河北、山東的3家工廠外,其他布局在長江以南地區,比如云南布局4家,華東3家,四川2家等,重點經營地區在四川、云南、河北和浙江地區。
業內人士分析,乳業巨頭和區域乳企不可能不看重低溫奶產品的高毛利,在這一細分領域的爭奪戰卡位戰或將升級。
單挑光明乳業?
在新希望乳業的擬募投項目里,子公司安徽白帝乳業的搬遷擴建格外引人注目。
這個項目擬投入募資資金約2.20億元,占比總募集資金5.04億元的4成以上。
白帝工廠建設后,預計年產能8.6萬噸,總收入7.3億元。
更重要的是,在安徽擴建生產廠房,具備的戰略意義不言自明。
以往,西南地區是新希望乳業的傳統業績貢獻區域,而在華東區域營收占比一直維持在22%左右,是除了西南市場外,增長比較平穩的區域。
不過,華東地區已經被公司規劃成為重點發展的區域性市場。新希望乳業在招股書里也說了,通過搬遷擴建白帝乳業,并作為華東地區中心工廠,杭州雙峰和蘇州雙喜為次中心工廠,輻射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以及福建在內的華東市場。
大家知道,光明乳業從上海起家,從華東逐漸布局全國市場,華東區域就相當于光明乳業的家門口嘛,新希望乳業這是要在別人家門口干仗呢。
事實上,新希望乳業在華東市場的表現不俗,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其營收占比從21.03%升至21.62%,最高峰的2015年則為22.27%。
選擇光明乳業作為對標,今后兩家產品互相重疊,吃瓜群眾捧著酸奶杯,肯定會看到兩家不斷短兵相接攻城略地的場面。
斑馬消費發現,乳企全國性擴張時,一般都有一個全國性品牌,在新希望乳業眼里可不希望這樣。目前公司擁有的地方品牌大多通過并購等方式獲得,采取多企業品牌加產品品牌協同發展,公司認為這種多品牌戰略,“會愈發凸顯其優勢”。
提示:
*本文經斑馬消費(ID:banmaxiaofei)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內容合作,聯系Mote Chan(微信:motechenfbif)
/ 更多文章 /
中國乳業的下一個10年:品類戰爭時代
2017年上半年液態奶市場分析:銷售量全面復蘇,高端占比持續提升
深度 | 伊利、迪恩競購美第一有機酸奶品牌,迪恩潛在買主娃哈哈或超伊利成中國第一乳企?
FBIF2018
全球力量,領變未來——FBIF2018食品飲料創新論壇(點擊查看)將于2018年4月18日-20日在上海舉行。FBIF2018以“新品類崛起”為主題,FBIF2018論壇共三天,將包含全體大會、研發創新A(乳制品、飲料)、研發創新B(特醫食品、零食)、營銷創新和包裝創新四個分論壇。往屆FBIF吸引了包括可口可樂,百事,億滋國際,中糧,康師傅,統一,菲仕蘭,達能,星巴克,帝亞吉歐,蒙牛,伊利,利樂,雅培,農夫山泉,雀巢,嘉吉,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東鵬特飲等企業參與,預計18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FBIF2018論壇。更多信息,請在后臺回復“FBIF”。
/微信群/
添加王淼(Bill Wang)微信:wang494859121,申請加入代工、CEO、CMO、首席研發官、食品綜合、功能性食品、特醫、嬰幼兒、啤酒、生產&供應鏈、乳品、營銷、添加劑、餐飲、飲料、休閑食品、研發、設計、包裝、新零售、調味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