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 心 看 點
1.貓貓狗狗為何能成引流神器?
2.現存的寵物主題餐廳又有哪些瓶頸?
本文來源:新餐飲洞察(xincanyindc)
作者:曾莉
萌寵當道
北京成了“動物園”
“我發現,最近好多網紅餐廳都有小動物,羊駝、小浣熊、柴犬……感覺北京快成動物園了。”一位朋友向小新說道。
在調查一番后,小新發現還真是:
“就在四樓”還未正式開業,就已成為北京西餐熱門榜NO.1,網友的推薦理由是“有可愛的羊駝”;
柴犬主題餐廳“大黃家”,在短短兩月就攀升至北京咖啡熱門榜第一;
赤古·日式燒肉居酒屋雖然遠居北京西五環外,但憑著小浣熊也能火遍北京城……
顯然,萌寵已成為部分餐廳的引流利器。
《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犬貓)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同比增長27%,業內人士預計2019年將達到2000億左右。
“它經濟”的紅利,不少人早已看到并開始掘金。
除了直接相關的寵物經濟當紅,“寵物主題館”、“寵物+文娛”、“寵物+餐飲”等商業模式也成為寵物經濟發展的大勢方向。
在短視頻平臺上,寵物類的短視頻是最受用戶歡迎的內容之一。不少專注萌寵類內容的達人,靠發布寵物相關的圖片和視頻,吸引了超千萬粉絲。
在傳統的餐飲行業,用萌寵吸引客流也不是新鮮事兒。早在1998年,臺北就誕生了第一家將貓和咖啡結合的咖啡館,叫貓咪花園(Cat Flower Garden),從此開啟了寵物+餐飲的時代。
“2013年,北京上海加起來可能就3、4家貓咖,如今光北京可能就有40多家貓咖了。”卡拉貓日料主題餐廳老板蔣亞楠跟小新透露。而據小新不完全統計,北京寵物主題餐廳(不僅限貓犬)的就有超百家,今年還在快速增長中。
“它經濟”帶動“她經濟”和兒童消費
在實際的探店走訪中,小新發現,年輕女性是光顧這些寵物主題餐廳里的主力軍。
看到萌寵就變星星眼,排隊等待也要和它來個近距離接觸,嘟嘴合影,和它一起變得萌萌噠……在寵物主題餐廳里,這是我們最常見的一幕。
這并不意外,因為寵物經濟的消費主力和當下主流消費群體基本是一群人。
數據顯示,城鎮平均養寵率達到11%。以養寵隊伍中的貓狗大軍為例,貓狗消費人群里80、90后占到近8成,女性占到近9成,其中半數以上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
MobData研究院發現,星巴克的用戶畫像特點與驅動國內寵物經濟快速發展的養寵用戶畫像高度契合。
怪不得,星巴克早早布局寵物友好門店吸引養寵人群。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星巴克已在重慶、杭州、上海等城市開了13家寵物友好門店。在門店里設有寵物專座、寵物游玩活動區域,還有寵物菜單——爪布奇諾和星巴克無濃縮美式。
當然,除了年輕用戶,兒童也是一個龐大客群。在采訪卡拉貓日料主題餐廳的當天下午,小新就觀察到,店內除了兩桌情侶和少女外,其余五桌都是帶著小朋友的家庭。
“因為小朋友往往對動物帶著天然的親近和喜愛。”蔣亞楠說,他還會在店內不定期舉行小規模的親子主題活動,比如父母帶著孩子一起上的壽司課。
美女、萌寵和兒童在寵物主題餐廳里聚集。這也意外地契合廣告行業的三原則,即廣告大師大衛·奧格威從創意入手提出的美女、動物、 嬰兒,通稱“3B”原則 。意思是以此為表現手段的廣告符合人類關注自身生命的天性,最容易贏得消費者的注意和喜歡。
由此可見,寵物主題餐廳是自帶流量的聚光體。
寵物餐廳遍地開花
但盈利并不易
寵物經濟看似一片欣欣向榮,身居其中的餐飲人們卻沒有看上去那么輕松。跟多家知名寵物主題餐廳創始人交流后,小新發現他們也有這樣的瓶頸:
1.情感與商業的“分裂”
幾乎所有的寵物主題餐廳老板在跟小新說自己的創業故事時都是這樣的開頭:
我非常喜歡貓/狗,就想找一個好的環境能讓他們住著,想讓更多人正確友好接觸動物,另外能賺點小錢維持生活就行。
老實說,始于情懷的創業者會很容易陷入情感而忽略自己“商人”的身份。大魚與貓、卡拉貓餐廳的老板都坦言,自己不算純粹的商人,他們會更多關注寵物的情緒和環境,甚至愿意為此犧牲收入。
比如卡拉貓餐廳的使用面積有170平,蔣亞楠豪氣分出70平作為30多只貓的專用活動空間,該空間無法就餐,只能飲用帶杯蓋的飲品。而實際用餐空間只有50平。
“貓這樣待著舒服。留這樣一個空間就是貓可能今天不高興,能有地兒躲著休息。”他解釋道,“我開店是要掙錢,但得明白我掙錢的初衷是什么”。
“愿意用貓吸引顧客,但不愿意拿它們去掙錢。”這是一個看似有些矛盾但仍被很多寵物主題餐廳老板堅持的信念。
2.成本難管控
餐飲常說的“三座大山”,在寵物餐廳里又要增加一座——寵物的日常開銷。
以貓咪為例,除了貓糧、零食、不定期的醫藥,還有美容護理。擁有17只貓的搗鼓貓呢咖啡館每天僅貓糧就要300多元,因為喂的是進口天然糧。
京城知名連鎖餐企貓小院,平均每家店有40余只貓,單店每月在貓咪上的開銷是2萬起步。而這已經算是極致節省的結果了,因為貓小院要求主管及以上的員工都要會打針、喂藥等貓咪基礎醫藥護理知識,店內貓咪的小病小痛都是內部解決。
3.擴張的不穩定因素
任何寵物,都是有情緒的生命體,會有自己的性格和習慣。因為生物體的獨特性,人類與動物之間仍存在較大溝通障礙。對于寵物,我們很難做到有效管理。這也是寵物主題餐廳想要復制連鎖的最大不確定因素。
寵物都是店內的明星員工,專門負責客戶接待,絕大部分來店里的人都是為它們而來。但寵物的精力狀態有限,若是狀態不好、情緒不好,員工也很難溝通調節。專程而來的顧客很容易就會感受到寵物的不良狀態,這對寵物和顧客來說都是傷害。
4.相關政策的模糊
目前國內對寵物主題餐廳的相關管理政策沒有明確清晰的政策管理。這導致在實際的發展經營中有可能會面臨無法可依或政策模糊的困局。
比如“就在四樓”即使在通州科技園那么偏僻的位置,沒花一分錢,靠一只羊駝就迅速走紅于京城美食達人的朋友圈。還未正式營業就已躍居北京西餐熱門榜第一。
但好景不長,“就在四樓”創始人陳言愷上個月就收到了匿名人士的連續三次舉報,理由是“餐飲單位應距離生物性污染源25米以上”。“生物性污染源”的模糊定義被匿名人士利用,導致相關部門最后做出羊駝遠離餐廳的決定。陳言愷無奈之下,只能暫定計劃在餐廳樓下開辟羊駝的互動專場區。
無疑,這對新餐廳來說是一個巨大創傷。看到就在四樓的狀況,業內人士也有些小心慌。搗鼓貓呢老板于小貓說:“目前還沒有對貓咖的特別政策規定,但后面隨著行業的發展也說不準會有什么變局。”
萌寵經濟大勢下,毫無疑問,還有更多寵物主題餐廳在蓄勢待發。但在這兒,小新要給大家提個醒兒:做餐飲難,做寵物主題餐飲更難。
小新采訪的這些寵物餐廳,老板全都是自己在一線全年無休地忙碌,且營收狀況一般,大多是微盈利狀態。
餐飲道路漫漫,還得自己前行。若為情懷熱愛,你一定要明白即將背上的包裹有多重;若為暴利而來,小新勸你另擇坦途!
-END-
閱讀更多:
2:【正餐管理】餐飲老板花錢“買”來了粉絲,可接下來該怎么辦?
3:【正餐管理】這2000多家餐廳竟然全年365天保持五星評價!怎么做到的?
餐謀軍師說:當餐廳日常出現服務員人手欠缺、工作效率低下、服務不周等問題。正在尋找解決方案的餐飲老板可點擊閱讀原文了解餐廳經營專家——“旗魚點餐”。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