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關注食品行業未來!回復數字“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
來源:首席營銷官 (ID: cmo1967) 原創互聯網營銷第一媒體!
作者:李東陽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
這兩年,國內原奶價格處于下行通道,目前仍在低位徘徊。但這個爆款產品面市十年來,仍保持了持續的高速增長,到2016年,已實現全年超百億元的營業收入。
100億是什么概念?
相當于1/2個光明乳業(2015年營收193億元,2016年甚至更少),2.2個三元股份(2015年營收45億元)。
僅特侖蘇這個超級高端單品,大概占據了蒙牛公司全部利潤的70%~80%!
今天看,大多數企業都希望打造一款屬于自己的超級大單品。而特侖蘇自2005年問世以來,到成為高端液奶的代名詞,無不是將大單品的戰略體現得淋漓盡致。
開創先河,超級單品拒絕平庸
曾經有人這樣說過:“中國乳業的發展歷程可分為兩個階段,一為‘黑鐵時代’,一為‘黃金時代’。”而兩個時代的分水嶺就是特侖蘇,它的出現正式開啟了高端液奶的黃金時代。
這幾年,國內原奶價格處于下行通道,甚至目前仍在低位徘徊。
但高端液奶同樣有市場需求。
當品類處于空白之時,是特侖蘇最早抓住了先機。
回顧當時的行業環境,整個乳品行業陷入價格戰,大多數企業都被迫在低價產品中尋求生機。
當時,不少企業紛紛推出高端奶粉產品,并獲得了良好的市場成績。比如,三鹿的貝貝奶粉,圣元優博、雅士利金裝等。
一時間,中高檔奶粉走俏。
許是受中高檔奶粉定位的啟發,敏銳的感知讓蒙牛看到了高端液奶行業的前景。
于是,2005年,特侖蘇上市。
蒙牛集團品牌總經理陳顥說,“特侖蘇開創中國高端乳業先河。”
的確,之后雖然伊利、光明、三元等液奶企業也紛紛推出高端產品。但特侖蘇產生于他們之前,可以說把握市場先機,這也是其能夠穩居高端乳品第一品牌的重要原因。
超級單品拒絕平庸,它的誕生便是來顛覆世界的,最起碼也是在一行業標新立異的。特侖蘇無疑滿足了這一條件。
終端領域,無獨不暴利
“不是所有的牛奶都叫特侖蘇”,從這句廣告語中就可以看出,特侖蘇一直以不走尋常路、不是尋常奶的風格前行。
當特侖蘇牛奶在全國上市的時候,只要走進特侖蘇已經進駐的商場,我們都會發現一個特殊現象:
在貨架找不到特侖蘇的產品,直至今天還是一樣,有的只是在通道或者進口處特侖蘇獨立陳列堆頭或者陳列架,氣勢磅礴,極大吸引了進店顧客的目光。
事實上,這種獨立陳列方式,正是特侖蘇的一大品牌策略。
在終端,特侖蘇牛奶通過在終端陳列上的優化處理,體現其高端形象,從而讓消費者對其高品質的信賴。
比如,
如果單店里堆頭數量大于等于2個時,必須要確保一個特侖蘇的獨立堆頭;
不允許其他品類產品與特侖蘇同堆頭陳列;
陳列位置的選擇上,要求形象店、店中店、堆頭、陳列架位于主通道/奶區第一的位置;
在演示的安排上,1000平米以上的店必須配備獨立的特侖蘇品牌推廣員;
…
試想,如果特侖蘇也與其他產品一般,采取集中陳列、牌面陳列等形式,在其周圍充斥著全部是低端乳制品,又何以體現其高端特色?
跳出了魚龍混雜的貨架陳列的特侖蘇,高端品牌調性顯露無疑。
總而言之,無獨不暴利,無獨不高端,特別是在終端領域,要體現自身的高端,要贏得高利潤,一定要“獨”。
整箱銷售,“不近人情”背后暗含玄機
在價格策略上,特侖蘇采取撇脂定價的策略,只有12盒整箱銷售,很少散裝銷售,一箱售價在60多元。
這種“整箱銷售”原則,打破了液態奶散裝銷售的常規,看起來似乎有點“不近人情”。
但特侖蘇牛奶縱橫市場的7年間,其市場占有率始終名列前茅,絕非以脫離市場規律實現,而是恰到好處的用品牌反哺了營銷態勢,用大批量會員的購買行為影響了其他顧客的消費態度。
整箱購買的方式,在初階段,會被顧客抱怨,進而會流失一部分顧客。
從表面上看,顧客是流失了,實際上,這種獨特的銷售方式,為特侖蘇贏得了更多的銷售和提升了其高端的品牌價值。
獨特的銷售策略,往往能夠在銷售中提升品牌價值。
比如,消費者購買勞斯萊斯、奔馳等品牌汽車,要提前預定,而且這個周期非常長;購買LV包包,同樣有會員制。
諸如這些銷售策略,看似給消費者增加了購買障礙,造成顧客流失,但這種差異化銷售卻能與其他大眾化產品進行有效區隔,在提升形象的同時,也提升了顧客的好奇心和關注度。
另外,通過這種消費區隔之后,迎來的顧客群也往往忠誠度更高,因為他們通過這種獨特的銷售模式,感受到了品牌的與眾不同。
如今,眾多企業都在談單品戰略,希望打造一款屬于自己的超級大單品。
的確,超級單品對于所屬企業而言意義巨大。
一方面,有助于提升公司整體的品牌形象,在同業競爭中相當于占領了決勝千里的制高點;
另一方面,超級單品對于公司規模和盈利水平都是極大的保證,這可以在弱勢中抵御行業風險、牛市中錦上添花。
縱觀一些超級大單品老牌企業,除了特侖蘇,加多寶、六個核桃、紅牛也都是超級單品的經典之作。
每一個超級大單品的醞釀和誕生,都有一定的歷史原因,但它們也都同樣具備一些相似的基因,它們的成功有很多相似之處及規律可循。
解讀它們的成功基因,遵循其客觀規律,“超級大單品”的打造指日可待。
/ 更多文章 /
美國十大創新食品&農業公司都在干什么?它們代表著實實在在的消費升級!
2017年度全球前10強零售商排行榜(附100強榜單)
可口可樂下月上市能減肥的新品,為了健康它都做過什么
趨勢:食品變革創新之年,零食也要更健康?
2017 年最可能流行14個食品飲料趨勢
FBIF2017食品飲料創新論壇:全球力量,領變未來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1”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包裝、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