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食品行業未來!
回復數字“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
美編:FBIF團隊Dale
還記得小時候你最愛哪種食物嗎?是過年時才能吃到的臘肉?是面糖,“老鼠屎”,“小當家”,老式冰棍,辣條,還是……總有不一樣的答案。
唯一肯定的是:兒時的食物帶給了你濃濃的幸福,伴你走過了整個童年!
你一定有一段難忘的關于“食物的回憶”分享。回憶下,那些讓你難忘,興奮,囧,懷念的……小food現在向大家征集童年里“食物的記憶”(不限年代)。
投稿要求:
格式:標題+正文;
字數不超過180字(含標題);
相關配圖一張;
文風與數量不限。
請你在3月7日前,在本頁面最下方留言板處提交故事文案,同時添加小food微信:aotokuer,小food等著你哦!
經過第一輪征集我們收到近100位讀者發來故事,此輪征集為第二輪。文案被采用的你將獲得一瓶印有你“食物的記憶”的定制礦泉水。
第一輪征集故事(部分)
1、最想要的禮物
小時候爸爸在部隊工作,每年基本上就回家探親一次。有一次爸爸回家前打電話問我,你想要爸爸給你帶什么禮物。我不假思索的回答:我要方便面。爸爸又說機會難得,讓我再想想。“那就小浣熊干脆面吧。”語氣里全是滿心的期待與幸福。童年就是這樣,喜歡和不喜歡都很簡單,與價格無關。(故事主人公:楊運懿)
小food:好幸福的回憶,看完整個人都被治愈了。
2、米湯和星巴克
米湯,兒時在廚房常見的“副產品”。那個時候我們不用電飯煲,做米飯得先用大鍋將米煮沸至湯色濃稠變白,米粒微軟。再過濾,將米繼續換大火蒸就可以有香噴噴的米飯。那濾出的就是米湯。那時候只當它是尋常,從沒覺得它好喝。反而特別羨慕親戚家能用電飯煲做米飯。多年后偶然喝到,卻覺得無比清香可口,要是這米湯放在星巴克的咖啡師手里,說不定可以代替豆奶和牛奶做榛果拿鐵,定是別有一番滋味。廣告上說不定還能用“大米原漿”,“天然谷物”之類的詞吸引一大批粉絲。(故事主人公:Isabella Hsu)
小food:這絕對是個好點子,希望星巴克能看到留言。
3、里面是液體嗎?
爸爸的老師從城里來看我們,送來的東西是長條狀的。由紅色的塑料袋包裹著嚴嚴實實,捏著很有彈性,我和哥哥不敢用力,怕擠破了里面的液體會被爆出來。在2個月里一直只敢拿出來看著。直到過年,我們才鼓起勇氣問媽媽是否可以一嘗。獲準后,哥倆興奮又緊張,一個負責拿剪刀剪其中一頭,一個負責雙手護著,免得液體濺落一地。結果,剪破后,發現安然無恙,掰開,原來長得像肉,那美味至今記憶猶新。進城里才知道,原來那叫香腸。(故事主人公:Mote Chan)
小food:一生難忘的囧事,主人公們很可愛。
4、“仙女絲”的奇妙記憶
風靡于世的棉花糖,又名“仙女絲”,是小時候放學回家路上的一道奇妙的“風景線”。五彩的色澤,極其柔軟的手感,仿佛任何的觸碰都會使它們瞬間融化。賣棉花糖的老板總是會不斷踩踏著腳下的踏板以帶動小馬達,糖絲則會如春蠶吐絲般緩緩而出,待糖融化成糖漿后,糖的瞬間冷卻產生糖絲,老板則開始使用竹簽一圈一圈地收集糖絲,每每這樣的過程都會讓我覺得童趣與新奇,至今仍然記憶尤深。(故事主人公:Jean Long)
小food:仙女們一定也想吃“仙女絲”棉花糖了!
5、辣條在手,天下我有
從小到大,我吃過的辣條有幾百包,味道多樣。小時候的零花錢不像現在小孩那么多,物價也比現在低好幾倍。每天放學,都要在學校門口小賣店買幾包辣條,綠黃紅白,吃得不亦樂乎。記得有一次,奶奶買了一大袋辣條,有上百片。我對于零食是吃起來沒夠,一口氣消滅了大半袋。結果當天晚上,上吐下瀉,還發高燒,倒也成全我第二天沒能去上學。雖然現在不再把零食當成飯了,但我不會忘記辣條的味道,那是在未成年之前關于零食的所有意義。(故事主人公:羅明洋)
小food:舍我其誰的霸氣哪!
6、跳跳糖
如果一定要我在百千種零食里面跳出一樣來代言我的童年,那一定是跳跳糖。紅紅綠綠的顏色,不起眼的小顆粒,可是倒進嘴巴里后怎么那么神奇,噼里啪啦的,還有著酸酸甜甜的味道。有時候幾個小伙伴一起吃,還傻兮兮地湊到彼此耳朵上比比哪個更響亮些。可那是最純粹的快樂啊,跳不停的不僅是舌頭上的糖粒,還有撲閃撲閃的大眼睛和胸腔里怦怦怦的心。(故事主人公:張靜閣)
小food:原來我們的玩法都一樣,哈哈。
7、想(響)起爆米花
小時候雖然零食樣式不如現在多,但也有那么幾樣我情有獨鐘。家里不是很富裕不能經常買來吃,但有一樣物美價廉。記得那時有人帶著老式爆米花機在巷口為街坊做爆米花而且特別受歡迎。人們只需帶一些玉米或大米再給上不算多的加工費就可以得到香噴噴的爆米花。玉米和大米做成的爆米花是不同的但都很好吃各有特色。老式的爆米花機在加工完成時會伴隨著一聲巨響,當時還是孩子的我們都很是懼怕,但為了那美味的爆米花我們都在爆米花機旁既恐懼又盼望的等待著。(故事主人公:李鴻萱)
小food:緊張又興奮的感覺真的好難忘!
8、我愛QQ糖因為糖糖Q到我
孩提時代很興奮的事就是春游啦,小背包里塞滿了美味還期待與小伙伴們分享和交換各種各樣的零食,這當中一定少不了QQ糖,糖糖很有彈性,每嚼一口都有果汁或可樂的味道,小小包裝實惠便攜。最吸引我的是糖糖的模樣,我最愛的可樂味糖糖就是一瓶小可樂的樣子,白色的瓶子配上咖啡色的可樂,栩栩如生,非常Q。印象中春游時能吃到很多很多種口味,我常用我的QQ小可樂換到好幾種QQ小水果哈哈,好想念那段時光與我的小伙伴們。(故事主人公:Jennifer Wu)
小food:交個朋友吧,我們交換不同口味吃吧。
9、竹簽上的團團圓圓
“有糖葫蘆的賣,個大的,去核的”,熟悉的喊聲透過時空傳到耳中,不由心中一震,依稀記得小時候每逢過年,爺爺總會為我挑一只最大最圓的,嘴里還念叨著“紅紅火火,團團圓圓,愿大孫女新的一年開開心心,健康平安”。
記憶中糖葫蘆插在一個大概由長竹竿、稻草、鐵絲捆成的棍子上,一排排的好不熱鬧!如今,糖葫蘆品種繁雜,糯米,蜜棗等逐漸加到山楂中,山藥,荸薺等也加入行列,但幼時的那份酸甜,依然深深埋在記憶深處,經久不散。(故事主人公:張宇)
小food:納尼,糖葫蘆?這都是有錢人家孩子吃的啊!
10、那些年我們吃過的綠舌頭
綠舌頭是一種童年的味道。小時候,我喜歡吃果凍和雪糕,恰恰綠舌頭是一款以果凍為主體的冰棍,冷凍時口感是硬的,但溫度升高后整根冰棍就會變成果凍。小學時總是和小伙伴比賽吃綠舌頭,吃著吃著,舌頭就綠了。五毛錢一根的冰棍,陪伴我們走過每一個炎炎夏日。現在的雪糕雖然外形可愛了許多,卻再也吃不出那么多的歡樂與魔性。總有一些東西會取代曾經的零食,但我們卻留戀那停在舌尖的溫度和它彎彎的弧度。(故事主人公:羅明洋)
小food:一直覺得綠舌頭化了就像鼻涕,可是默默地吃光了……
小food也想聽聽你分享童年的故事。歡迎大家轉發,叫身邊的朋友一起參與“食物的記憶”故事征集。
小food偷偷告訴你:最終入選的故事主人公會收到小food紅包喲!
我是廣告:FBIF2017
食品飲料創新論壇(FBIF2017)將于4月19日-21日在上海元一希爾頓酒店召開。FBIF 2017以“全球力量,領變未來”為主題,話題涵蓋趨勢、營銷、研發及包裝。1500位食品業界人士將出席。演講嘉賓含: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張劍秋;億滋中國總裁馬儒超;農夫山泉董秘周力,澳優乳業董事長顏衛彬;金寶湯全球餅干兼點心業務部研發副總裁Craig Stephen Slavtcheff;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靖捷;三只松鼠創始人兼CEO章燎原;百威英博集團亞太區電商副總裁Martin Suter。了解更多詳情請在后臺回復“FBIF”。
/ 更多文章 /
FBIF2017食品飲料創新論壇:全球力量,領變未來
2017 Marking Awards標志大賞:食品包裝設計年度盛典
FBIF“新生代”飲料創新設計大賽入圍作品公布!
可口可樂20年“老兵”揭示成功營銷真諦
依云Fruits & Plants,一場與BETC Design共度的感官體驗
/微信群/
長按二維碼關注“FBIF食品飲料創新”,回復數字“2”申請加入CEO、營銷、研發、包裝、功能性食品、乳品、飲料、休閑食品等微信群(群成員包含雀巢,可口可樂,百事,百威,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紅牛等全球高管)(級別可參考:FBIF2017嘉賓)。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創意文章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8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