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職業餐飲網微信公眾號((ID:zycy168)) 作者,孫佳瑤
“跨行做餐飲后日子過得豬狗不如,一個人干10個人的活。”
“ 一個小時都上不來菜,顧客全都得罪了。 ”
“現金流斷裂,血賠500萬,交不起房租。”
……
苦、累、生意慘淡都是餐飲創業者經常遇到的情況,而以上的崩潰都來自一個人民警察跨界做餐飲的心路歷程。
但是,憑借著專注只烤牛肉串不烤羊肉串、把精釀啤酒和燒烤結合、打造體驗式用餐,讓這家店起死回生,逆風翻盤,日營收翻了23倍!年營收1400萬!
近期,職業餐飲網記者對小牛精釀主題串吧的創始人蘇冠明進行了采訪。
▼
覺得餐飲門檻低,糊里糊涂開店,月賠30萬
蘇冠明,蘇小牛的創始人,是個放蕩不羈愛自由的85后。2012年考入北京,當了一名人民警察。
2015年放飛自我辭了職,當時覺得餐飲不需要任何門檻,只要能給大家吃東西就能賺錢。
自己又從小受東北烤串文化熏陶,于是他像個愣頭小子一樣,腦門一拍:開個燒烤店。
從此,蘇冠明開啟了自己的餐飲“囧”途。
(圖左圖右均為蘇冠明)
1 餐飲小白入行,踩坑無數
蘇冠明在開店之前非常了解自己:只會吃,不會做,又想走捷徑,所以他找了同樣做烤串的合伙人。兩個人在合伙的過程中又沒有做好分工及以股權分配的工作,導致經營慘淡,一套流程下來,直接就扔進去400萬的真金白銀!
后期蘇冠明實在撐不住流水般“銀子”往里投,四處借了100余萬,又抵押了自己的住宅,強撐著繼續開店。
2 秋天開業,直接進入淡季
“別人會踩的坑我無一幸免也就算了,別人不會入的坑我還是攔不住的往里跳啊”!
2017年5月才開始籌備,由于各種的計劃不充分,導致錯過了燒烤的黃金季節,開業就進入了燒烤這個品類的淡季!而且牌匾小還被門口的大樹死死擋住,不注意根本看不到,所以一天就只有3000的流水,一個月就賠了30萬!
這時候不止是“心冷”,身體更是冷!
店鋪裝修完,蘇冠明總覺得少點什么,為啥這么冷呢?一拍大腿忘了裝暖氣!!!
1月份北京市外平均溫度在零下10-15度左右,沒裝暖氣就導致員工哆嗦著服務,顧客哆嗦著吃,就連串也都是“透心涼”。
3 一小時上不了菜,一天白扔200串
后廚分工不合理、員工打架、在入口處烤串都被吹涼了……沒有一件是能讓蘇冠明省心的!
在店里籌劃裝修的時候,蘇冠明讓整個廚房“包裹”用餐區,呈“回”字型,燒烤區十分分散不集中也就算了,而且又只設計了一個出餐口。
后廚烤完串還要用1分多鐘送到出餐口,出餐口大量的串堆積導致服務員分不清哪桌是哪桌,顧客甚至一個小時才能吃上串,就這樣蘇冠明把最初的一批顧客全得罪了!只能點頭哈腰挨桌道歉。
而且后廚分工不合理,一個師傅從頭盯到尾,精力有限就經常把串烤糊,一天扔掉的“廢串”有200多串,每天就“扔”1000多塊錢。
3 員工試衣間40平,占了20多個餐位
蘇冠明本就是個平易近人的老實人,一直想和員工打成一片,沒想到最后卻被“牽著鼻子走”。
廚師們說:“想要條件好點的休息室,更衣室,這樣才能烤出好吃的串”。
于是他就天真地給員工開了一個40平的休息室!要知道這個休息室整整占了20多個餐位!
蘇冠明現在回憶起當時的舉動,不好意思地露出“傻白甜”的笑容。
▼
整改后逆風翻盤,日流水從3000到7萬
如果說用皇天不負有心人、有志者事竟成這些高大上的詞,來形容蘇冠明的經歷太過于“神話”,那么傻人有傻福、打不死的小強,這些接地氣的詞就是他的最佳標簽。
2018年的春節,絕對是蘇冠明做夢都會笑醒的幾天。
春節期間,周圍幾公里的串店幾乎都休息了,只有蘇冠明因為房租太貴而舍不得關門休息,而這反倒成了蘇小牛逆風翻盤的決勝點!
好運來了擋都擋不住!蘇小牛從大眾點評排名228到熱門榜第一,從用餐期間坐不滿到晚上排隊兩小時,從一天3000的流水到7萬!
之前踩的坑不白踩,吃的虧都值得!
那么他都做了哪些調整讓日流水狂翻23倍呢?
1 讓顧客大聲“罵”出來,差評變好評
雖然是外行進門,但是蘇冠明也深深懂得“壞事傳千里”的道理。
于是他開始一桌一桌地敬酒,一桌一桌進行用戶反饋。
他要求店長必須要做到98%以上的用戶反饋,必須要讓顧客當面的說出自己的不滿,甚至“罵”出來。
因為他認為,不管什么渠道的反饋都不如面對面交流的效率高。
沒想到的是,很多顧客在店內“罵”出來以后,本來想給差評,卻都因為釋放完了不滿而給了好評!并且很多客戶都轉化成為了忠實粉絲!
高效解決顧客問題的同時也把顧客網上的差評變成了好評,店內的老顧客占比至少達到了40%!
現在蘇小牛是全5星好評,從之前的排名228到后來的燒烤熱門榜第一!
2 模式創新,九點前賣串,九點后變成社交酒吧
為了迎合現在年輕人“吃產品+吃環境”的消費習慣,蘇冠明充分利用起餐廳精釀啤酒的優勢,把晚上九點之后的時間打造成了一個社交酒吧。
除了精釀啤酒,晚上也上新了幾款雞尾酒,環境變得幽暗,引入輕快的駐唱,快速讓人們放松下來。
之前蘇冠明在音樂的選擇上用過樂隊,但是發現聲音實在是太吵鬧了,顧客們完全聽不清同伴說話,所以還是改成了駐唱及播放音樂。
除此之外,店內還適當的做了些隔斷,盡量的保證顧客們可以聽得見對方聊天。
3 改廚房,換菜單,效率為王
(1)4次改爐子,6次改廚房,5分鐘上串!
廚房的動線設計一直是蘇冠明最頭疼的問題,怎么樣才能集中烤串,還能保證溫度,還能讓傳菜員分的清呢?
首先蘇冠明就取締了入口處的廚房,全轉移到了后廚,不讓流動的風吹到烤串保證溫度,同時把前廚改成了桌椅,這樣一來就增加了24個餐位,直接每天多賺5000元。
其次把出餐口數量由之前的1個擴充到3個,詳細分類辣還是不辣,素的還是肉的。這樣一來不僅菜品質量提高了,還能保證上菜的速度快了不少,保證串70度左右就能上桌,保證最佳口感。
前前后后不斷進行調整,還包括擴大冰柜,炒、烤區分離等,蘇小牛光廚房就調整了6次。
(原廚房改造后的餐位)
不僅廚房要改,為了提升口味,蘇小牛也換了4次爐子!
因為跨行,蘇冠明并不懂每個爐子的區別,所以一開始就采用燃氣爐子,但是發現火候烤制不均勻,口味也不佳,于是就換了碳爐子。
雖然口味上來了但是卻不是每個地方都允許用碳,對以后擴張不利,而且碳爐子后廚溫度實在過高,師傅們都熱得難耐,于是又換了電爐子。電爐子又容易起火,不能烤制所有產品,后來又經過不斷的學習和考察后,發現口味穩定還是要采用混合方式,兩種路子一起用,既能保證控制溫度,又能操作簡單化。
(2)菜單從“本”變回紙,點單時間節省2分鐘
在餐廳開業時,為了美觀,蘇冠明采用了大飯店才會用的“本子”菜單,厚厚的菜單讓顧客從頭翻到尾要耗費好久的時間,服務員浪費時間也比較長。
于是他取消“本子”的菜單,變回一張紙。因為燒烤這個品類市場教育已經非常成熟,并不需要每個串品在菜單上展示,大家也能輕易對號入座。
不僅如此,他還設計了15個絕不踩雷產品,專門針對選擇困難癥,清晰的介紹爆款產品是牛的什么位置以及口感,簡潔明了。
運用紙質菜單的同時也采用電子菜單點餐模式,雙管齊下,每個顧客的點單時間都至少節省了2-3分鐘。
3 烤串和精釀啤酒結合,專注提升產品力,營收增長30%
蘇小牛成功翻盤除了模式的創新,環境的打造,重點還是在產品上。
不做羊肉做牛肉完美避開風頭,把烤串和精釀啤酒結合直接讓營業額上升30%!
(1)串品
1)避開羊肉,只專注做牛肉
羊肉現穿的豐茂烤串、一串吃到整只羊的很久以前……
北京的羊肉串賽道已經被這些深入人心的烤串品牌完全占據,擠也擠不進,打也打不過。
珠玉在前,瓦石難當。
既然難當,那就換個賽道,另辟蹊徑不成為它們的競品,專注做牛肉串,自己主導賽道!
2)設計暖胃產品,冬天吸引客流
燒烤這個品類是受季節制約比較強的,冬天的客流甚至會下降50%。
為了解決這個痛點,蘇小牛研發了雞汁豆腐串等“暖胃產品”,讓顧客在大冬天也能暖暖和和的吃。
3)放大細節、注重用戶體驗
在細節上,蘇小牛可以說做到極致了。
臘腸就只串一半讓顧客一口吃完不扎嘴、香菇整片烤突出肉感、玉米改段為粒專治強迫癥、所有肥肉改用肉筋放大嚼勁、五花肉配青菜解膩,拌芹菜變塊為絲更好入味、取消生串保證食品安全……
總之每一款產品幾乎都結合著用戶體驗來調整,做到顧客滿意最大化。
(肉筋保證嚼勁)
不僅如此,在配菜種類方面也走“廣而全”路線,加入全國各地的特色,口味多樣化
(四川烤腦花)
(東北烤鯽魚)
(2)店內開30平的啤酒工廠,現釀現喝
既然是精釀主題串吧,精釀啤酒自然是特色之一。
蘇冠明覺得僅僅展示啤酒無法凸顯制作過程,所以干脆在店里就開辟出了30平左右的“迷你啤酒加工廠”,全部擺在顧客眼前,鮮釀現喝!
目前蘇小牛的精釀啤酒占到營收的30%!
1)不遵循德氏正宗,只忠于中式口味,女性客群上漲15%
提起精釀啤酒,大家都會想起德國、美國、比利時等國家,想起酒精度、IBU等專業術語,但是蘇冠明發現很多顧客并不關注你有多專業,只考慮你這里的產品有多可口,并且有的女生嘗試黑啤過后都反應實在太苦了,于是他在其中加入了大白兔奶糖,男性不覺得奇怪,女性又覺得好喝。
包括啤酒的顏色更加鮮明,命名選擇初戀等字眼刺激女性認知,這些小細節的改進讓女性點啤酒的比例上升15%!
2)取消酒炮全用杯子
很多的燒烤店在賣啤酒時基本都會有成桶的酒炮,基本相當于十二杯的量,顧客方便自己打啤酒。
但是蘇冠明發現,啤酒放到酒炮中隔半小時左右就會變味,口感直線下降。
為了最大化的保證啤酒口味,蘇小牛就取消了酒炮,依然用杯裝的模式,最大化保證口味。
職業餐飲網小結:
創業路太難,進入餐飲必須心存敬畏之心。
蘇冠明就是因為最初掉以輕心吃了好大的虧,不過剛開業那些艱難的歲月正是他最寶貴的財富,正是因為他的初心不變才迎來峰回路轉!
他說:“任何量變都會引起質變!必須做好每一個小細節,才能成為經得起推敲的餐飲品牌!”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軍師,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