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作者:Soso (Pan)
編輯:Bobo
提到“植物水”,或許稍顯陌生。其實在海南、東南亞隨處可見的青椰子內,就是植物水的主力——椰子水。而作為泰國、印尼、巴西等熱帶國家的特產而存在的椰子水,早在20世紀90年代,已被制成包裝飲品在美洲售賣。[1]
15年前,Vita Coco在紐約推出,以“天然運動飲料”的形象,借助麥當娜、蕾哈娜等“超級粉絲”的影響力,逐步在美國流行起來。椰子水一度成為各大社交平臺、特別是健身打卡配圖中的潮流元素。在2011~2017年間,美國的椰子水銷售額增長了350%。[2]
圖片來源:Vita Coco Facebook
2016年,全球椰子水總銷量已達23.22億美元。Zenith Global預測,以椰子水為主導的植物水市場,其市場規模在2020年將達到54億美元,[3]折合人民幣約380億元。如此可觀、增速穩定的品類,在中國市場的表現如何?
2014年,天然包裝椰子水被正式引入中國,椰子水品類在國內市場展開布局。今年雙十一前夕,娃哈哈Little Coco“重出江湖”,推出全新原生態椰子水產品,于電商渠道悄然開賣。而目前,Little Coco在天貓官方旗艦店的銷量暫未過半百。
椰子水在中國飲料市場已存在5年,消費者對其并不陌生。不過,有多少人會選擇購買椰子水呢?
以椰子水為代表、自帶健康屬性的植物水,為什么在中國顯得不溫不火?
椰子水風靡歐美后順勢涌現的“樹汁”植物水,為什么在中國市場鮮有耳聞?
植物水在中國沒有普及,僅僅是因為“貴”嗎?
01
椰子水取自6-9個月的嫩椰子,是可直接飲用的液體胚乳,94%-95%是水,熱量低、富含纖維、維生素C及礦物質。同時,椰子水富含的電解質,可調節體液、促進細胞內的礦物質平衡,助力細胞和血液吸收水分。
椰子水的滲透壓與生理鹽水相近,“天然的運動飲料”便成為椰子水的最顯著特征。經過Vita Coco的鋪墊和市場培育,巨頭們通過收購椰子水品牌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于這一品類的看好。
1、百事、可口可樂、達能等巨頭紛紛下注椰子水
2009年,看好椰子水發展前景的百事,將巴西最大的椰子水公司Amacoco收入麾下。目前,百事旗下主營天然椰子水的品牌為O.N.E Coconut Water。
可口可樂幾乎同步布局,從2009年開始購買美國椰子水品牌Zico的股權,于2013年將其完全收購,并開啟了Zico的全球化之路,緊追Vita Coco。
2010年前后,當天然椰子水在美國不再小眾,其細分的冷藏有機椰子水應運而生,并帶來了溢價空間。
2016年,Vita Coco所屬公司All Market推出有機椰子水品牌Coco Community, 只選用泰國Nam Hom香水椰為原料,進入冷藏有機椰子水市場。
圖片來源:Coco Community Facebook
2018年,達能投資成立于2010年、主導美國冷藏有機椰子水市場的品牌Harmless Harvest,深入布局高端健康替代水。
圖片來源:Harmless Harvest官網
很有意思的是,上述兩款冷藏有機產品未選擇利樂包。因未經高溫處理,椰子水中所含的多酚氧化酶,遇到陽光和氧氣會變色、呈現出清新的嫩粉色。
2、五年前順勢起步的中國椰子水市場,尚無成功掘金者
2014年,紅牛中國母公司分銷商華彬集團完成了對全球椰子水“一哥”Vita Coco25%股份的收購,并成立唯他可可中國公司,將包裝椰子水正式引入中國,并于2017年追加蜂蜜、菠蘿新口味。
基于全球范圍的需求量,Vita Coco從全球多個產地采集椰子水,而不同的風土會造成味道的差異,Vita Coco的椰子水產品會通過添加果糖來統一口感,確保全球消費者嘗到的味道一致。
圖片來源:唯他可可官網
2016年,可口可樂在天貓官方旗艦店發布Zico椰子水,入局中國椰子水市場。在國際上與Vita Coco競爭已久的Zico,其明差異點便是不額外添加糖分、100%天然椰子水,單一產地、選用泰國非轉基因椰青。
圖片來源:Zico官網
面對進口品牌的來襲,針對椰子水市場,中國品牌有何舉動呢?
幾乎壟斷中國椰汁品類的椰樹集團,緊隨Vita Coco,于2015年(Vita Coco 2014年進入中國)推出椰子水,宣稱不加糖、無添加劑、原水原味不摻水,并沿用了集團一以貫之的標志性包裝設計。
圖片來源:椰樹官網
今年10月底,娃哈哈推出Little Coco,原料來自越南,椰子水含量≥99%,另外不到1%為額外添加的結晶果糖和維生素C。產品未進行大力宣傳,在電商渠道有售賣。
圖片來源:考拉海購 娃哈哈官方旗艦店
已走過5年的中國椰子水市場,目前以Vita Coco、Zico、Malee Coco、UFC等進口品牌為主。其中,椰子水領軍者Vita Coco在天貓旗艦店月銷量不足1200筆,Zico在可口可樂天貓旗艦店月銷量1000出頭。而在主流線上平臺搜索“椰子水”,椰樹、娃哈哈等國產品牌不僅淹沒在進口產品之中,銷量情況也不樂觀。
椰子水的中國掘金之路,并不平坦。
02
椰子水在歐美的成長路徑和市場規模,為其他植物水的崛起指了一條道路。
全球植物水市場中,除了椰子水,目前略有規模的是以樺樹、楓樹為代表的“樹汁”。這類植物水,是樹木在冬季休眠后、乍暖還寒時,水溶解并通過樹根過濾、向樹干滲透以供自身生長的組織液,這種清澈的組織液含有樹根吸收了整年的養分,約97%的水及維生素、礦物質、糖等物質,自帶微甜的差異風味。[4]
圖片來源:T?pped官網
1、樺樹水、楓樹水,可持續生產的潛力股
Technavio的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全球植物水市場在2018-2022年期間,預計其復合年增長率約為27%,椰子水之外的樹汁市場容量將上浮30%。
“樹汁”的收集、生產過程,無需砍伐樹木、不影響樹木生長,是循環的、可持續的。
北歐地區一直有收集樺樹汁的傳統,但多為自產自用、產量有限。樺樹水相比椰子水,減糖75%-80%,具有補水、消炎、抗氧化等功效。收集上,輕拍樹干后,在樺樹樹干上打個小洞、鉆入小管,樹汁就會流出來。流出的汁液只占到樹木養料的1~2%,樹干上的小洞可在一年左右自然愈合,來年重復同樣的收集工藝,不影響生態環境。[4]
英國有機樺樹水品牌T?pped,于2015年推出樺樹水,當年累計銷售額超過了25萬英鎊。原料取自芬蘭樺樹林,每罐250ml,包裝如樺樹樹干,小巧、直觀、醒目。
從左至右,蘋果生姜味、原味、歐洲越橘+紅豆越橘味樺樹水產品
圖片來源:T?pped官網
美國有機樺樹水品牌S?pp,選擇美國東北部佛蒙特州和紐約州北部的本土樺樹林,官網稱飲用其產品的感覺,如在山中呼吸般清新純粹。S?pp在2款風味樺樹水中,添加了具有抗氧化、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的白樺茸Chaga,未添加甜味劑,風味僅來自有機果汁及其提取物。
從左至右,草莓+薰衣草味、原味、蘋果生姜味樺樹水產品
圖片來源:S?pp官網
喜愛楓糖漿(maple syrup)的北美人,很自然地發現了更原始、更天然的楓樹汁,并將其作為健康替代水、投入規模化生產,獲取及收集的原理與樺樹水相似。不同于楓糖漿,純楓樹水保留了活性多酚和抗氧化物質,具有保濕、抗衰老等功效。相比椰子水,楓樹水的糖分減少了50%,并且錳元素含量高,有利于甲狀腺健康及控制血糖。
美國品牌Drink Simple的前身是Drink Maple,由2位鐵人三項愛好者創立。他們在一次比賽中偶然嘗試了楓樹水,因其微甜的口感和天然補水保濕功效而癡迷,決定將營養、運動、健康相結合,于2014年推出355ml的100%有機楓樹水。2018年品牌更名至Drink Simple時,其在楓樹水市場的占有率為85%。[5]
圖片來源:Drink Simple 官網
2、歐美樹汁品牌林立,而中國市場“人”、“貨” 兩缺
看到了椰子水之外的植物水潛力后,歐美企業在2015年前后開始發力,出現了20多個以樺樹水、楓樹水為基礎的品牌。
英國有機樺樹水品牌T?pped 的創始人Charlie Hoare,曾在FBIF2017食品飲料創新論壇演講時詢問現場的行業從業者,有誰喝過樹汁,舉手的人寥寥無幾。時隔兩年有余,如今的中國市場,除了養生堂樺樹汁補水保濕面膜等護膚品,依舊難見樺樹汁、楓樹汁及其相關飲品的身影。
其實,中國東北有相對豐富的樺樹資源,在吉林、黑龍江等高緯度地區,有生產白樺樹汁飲料的當地企業,但目前僅作為地方特產存在,飲品中添加了水、白砂糖和食品添加劑等,成分不夠純正、健康。
白樺王子白樺樹飲料,含60%白樺汁
圖片來源:林源春天貓旗艦店
對于“樹汁”的認知,國內消費者更多停留在護膚品有效成分階段,而對于它的可食用性和功能性,了解甚少。在中國市場上,也很難找到進口和國產的品牌飲品,呈現出人、貨兩缺的現狀。
03
從產品本身看,椰子水、樺樹水、楓樹水等天然植物水,低糖、低卡、營養豐富、自帶清甜,在歐美市場上持續升溫,為何在中國會顯得“水土不服”、甚至不見蹤影呢?國外植物水品牌在產品研發和拓展上,有什么值得借鑒的地方嗎?
1、生產和推廣的挑戰
先看生產。為保證新鮮口感,天然植物水從原料采摘、提取到灌裝、儲存、運輸,每個環節都需嚴格的技術保障。即使對于人力成本較低、產區相對廣泛(東南亞、南美等)的椰子水生產,全球主要消費區域仍以原產地生產灌裝、原包裝進口為主,生產成本無法回避。
“樹汁”們的量產難度就更大了。比如樺樹水,其產區集中在歐洲東北部、美國北部等高緯度地區,每年的采集期僅入春后的2-3周,且新鮮樺樹水只有4天左右的保質期。在與時間的賽跑中,滅菌灌裝、冷藏儲存等對技術的要求及支出成本可想而知。在待推廣地找到合適產區、攻破技術難點,是“樹汁”產品全球化需解決的實際問題。
對于中國市場,由于地理限制、技術缺失等原因,植物水產品目前仍需依靠進口。但企業更應直面的,是市場培育、中國消費者對植物水認知度低的問題。中國市售的椰子水,以330ml利樂包為主,單價在8-10元不等,讓消費者覺得“物有所值”,是很關鍵的市場培育方向。
在開拓中國市場的過程中,華彬集團將Vita Coco的消費場景優先聚焦在電影院、瑜伽館、健身房、面包房、進口零售店和線上零售渠道,瞄準關注自身健康與享受、對價格敏感度低、更愿意嘗新嘗鮮的人群的線下活動區域。與此同時,一句“樹上長的水”的廣告語,將椰子水新鮮、天然的屬性生動表達,并表示其產品從樹上采摘到最終包裝,整個過程不超過72小時……字里行間透露著,確實不便宜的椰子水,值這個價格的原因。據華彬集團2015年年報,Vita Coco在進軍中國第二年,實現營收1億人民幣。
對于盛夏旺季之后的秋冬市場,Vita Coco結合季節特征、努力地找尋賣點,在天貓旗艦店打出“冬日補水”,差異性地打出椰子水的另一特色。
基于植物水特征鮮明、單價偏高、消費者認同感不強的現狀,產品推廣需結合真實場景,從有嘗鮮意愿、消費力、傳播力的人群切入。
另一方面,結合天然植物水本身風味清淡、易搭配的特點,可嘗試餐飲合作模式,在線下實體店與食物、飲品進行配搭,獲得更多的消費者觸達和品牌露出。對于線上渠道,產品亮點之后,可提供除即飲的其他打開方式,如呈現以原味植物水為基礎,自制創意飲品、雞尾酒的參考食譜,豐富飲用方式、引導嘗鮮、鼓勵回購。
2、在“健康”的基礎上,發現植物水的更多可能
基于天然植物水百搭、可塑性強的特點,歐美品牌在原味植物水的基礎上,延伸出自帶健康屬性、營養光環、口味口感更多樣的混搭飲品。
Vita Coco在海外推出的Vita Coco Sparkling,將椰子水、果汁、氣泡水相結合,未添加甜味劑,主張健康如椰子水、比碳酸飲料熱量更低、比氣泡水更有趣。
從左至右,西柚、檸檬生姜、樹莓青檸、菠蘿百香果4種口味
圖片來源:Vita Coco官網
楓樹水起家的Drink Simple,推出風味氣泡楓樹水,富含天然電解質、益生元,未額外添加糖,目前有樹莓檸檬、橘子芒果2款口味。
圖片來源:Drink Simple官網
專注于開發植物水飲料的Treo Brands,以來自美國佛蒙特州的白樺樹汁為原料,與有機水果汁相結合,兼顧風味、營養與口感。包裝上突出了每瓶480ml的樺樹汁飲品,僅含10卡路里、1g糖。
Treo首席執行官Bob Golden曾在采訪中表示,“我對植物水及其對于人體健康的益處非常感興趣,但我并不喜歡樺樹汁的味道……如果能開發一款具備同樣健康功能而且味道不錯的飲料,這會是一款偉大的產品。” [2]他確實言而有信,目前已開發出7款果味樺樹水。
從左至右,樹莓檸檬、椰子菠蘿、桃子芒果、奇異果西瓜、橙子杏、藍莓、草莓7種口味
圖片來源:Treo官網
通過上述實例,關于植物水及其更多的可能性,我們發現:
以椰子水為代表的的植物水,符合消費者對于天然營養、功能性、低糖低卡、成分簡單等健康替代水的期待,但在中國仍處于認知度低、市場培育不成熟的階段。
對于一個有潛力的飲品品類,健康、好喝、物有所值,缺一不可。健康,是植物水的天然屬性,消費者需知道它的價值及適度飲用的好處。好喝,雖因人而異,卻可結合前人經驗和市場趨勢,通過混搭與創新提供更豐富的產品選擇。而物有所值,就是一個關于耐心與勇氣的市場培育結果。
在難以壓縮成本的客觀事實下,“貴”不是問題,如何“貴得有道理”才值得思考。椰子水在歐美成為“潮飲”并流行之前,它作為小眾品類存在了6-7年。今天的中國市場,也在經歷著類似的“必經之路”。
對于植物水在中國的發展與未來,您怎么看?
參考來源:
[1]《胡說椰子水的三生三世,它如何從巴西走向全球?》,2017年3月8日,FBIF食品飲料創新
[2]《100毫升僅含1克糖,“春天味”的樺樹水能否成飲料業新寵?》,2018年7月24日,FBIF食品飲料創新
[3] Plant-based water sales predicted to double by 2020, 01.26.2017, Rachel Arthur, Beverage daily
[4]《碳酸飲料沒落,樹汁有望引爆飲料市場?》,2017年4月24日,FBIF食品飲料創新
[5] Drink Maple Rebrands as Drink Simple,03.07.2018, Brad Avery, BEVNET
/更多文章/
碳酸飲料沒落,樹汁有望引爆飲料市場?
洋氣又健康的椰子水,在中國為何就是流行不起來?
FBIF2020
FBIF2020將包含全體大會及產品創新(乳品、人造肉、零食、飲料)、營銷創新、創新包裝和投融資5個分論壇,“Marking Awards”、“Wow Food Awards”和”Ace Ranking”3大賽事頒獎禮,及Food Show展覽。
FBIF2020將聚集100+全球演講嘉賓及評委,預計6000+ 來自雀巢、百事、可口可樂、瑪氏、伊利、蒙牛、康師傅、農夫山泉等專業觀眾將出席。12月31日前報名參會享受9折優惠。請點擊公眾號“FBIF”菜單欄了解FBIF2020更多。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2”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7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巧克力、素食、酒、咖啡、酸奶、代餐、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供應鏈、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1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