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勢力造酒:一樣的酒,不一樣的玩法

    點擊上方FBIF食品飲料創新,關注公眾號

    來源:棱鏡
    作者:李偉
    編輯:楊顥

    2019年8月14日,有個漂亮藍色瓶子的白酒,醬香的賣999元、濃香的799元,在小米有品(小米旗下電商平臺)上用6天眾籌了500萬。操盤的是過去一年在白酒行業里小有名氣的成都谷小酒,互聯網人劉飛的創業生意。這次,他推的是一款新的高端白酒產品。

    他不是第一個投身白酒圈的互聯網人。

    2015年,在聯想工作了15年的張傳宗出來創業,借勢眾籌的形式成立了肆拾玖坊,拉上原上司、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劉軍做董事長,跑到茅臺鎮尋醬香酒。

    白酒行業炙手可熱之時,一撥兒業外資本涌入。《2018天貓酒水線上消費數據報告》指出,線上酒水消費的人群年輕化趨勢明顯,90后及95后人群占線上酒水消費金額比重顯著提升。區別于老一輩消費者,年輕群體追求多元化、個性化、方便快捷、求新求變,更愿意去嘗試和創造不同花樣的飲酒體驗。

    這給了后來者掘金傳統白酒行業的機會——還是那些窖池、還是那些酒,但行業里人和玩法改變了。

    01

    小米思維谷小酒

    劉飛2017年底從北京跑回成都創業時,第二個小孩即將出生;他在小米干了6年,是公關總監,那時距離小米上市還有半年多;在那之前,他就沒想過自己創業。
    “(那時)經濟環境很不好,融不到資,沒有好項目,沒有支持。這個時間點創業,相當于是自己‘自殺式創業’。” 劉飛對筆者回憶說。
    道理如此,但去創業的動力一樣存在,“我發現在小米內部的崗位已經沒有我能夠熟悉會做的事了。突然面臨這種變革的時候自己又不想混日子,我就不得不考慮脫離這個體系出來干點事了。”
    小米聯合創始人黎萬強點撥了一下劉飛——“你是不是要換一個來做一做?你是不是得提高一下自己?”
    劉飛愛喝酒,在創業這個命題出現之后,白酒這條賽道就提上臺面。
    這個傳統行業里流淌的財富,對于做手機出身的互聯網人來說,太有吸引力了:做手機有10%以上的毛利率就很高了,但是很多白酒的毛利率可以達到50%-70%。劉飛的考慮在于,能不能通過互聯網的方式,把這個價格降下來,讓消費者既能喝到好酒,但價格不貴。
    劉飛跑去白酒產地調研,發現其實很多優質的原酒,包括不少儲存多年的老酒,很難有機會流通到消費者手中。酒廠都不知道自己的酒究竟賣給誰了,因為通過一級一級的經銷商,造成了兩個現象:其一,酒廠跟消費者互動很少,不知道誰買了酒、有沒有喝掉、對酒有什么反饋;其二,經銷商利潤空間太大,轉嫁了太多流通成本給消費者。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茅臺,一瓶500ml的53度飛天茅臺出廠價是969元,終端銷售價應該1499元,但是現在消費者真正要買到這瓶酒,可能需要2500元以上。
    酒還是那些酒,喝酒的也還是那些人,谷小酒想試試改造一下中間環節,再能吸引一些年輕人就更好了。
    釀酒交給老酒廠,谷小酒做品牌和銷售。劉飛說:“我是去年才成立的(公司),以前從來沒有碰過酒,怎么可能自己把酒釀好?我連釀酒都釀不出來。所以我們和業內厲害的人進行合作、共同開發,然后來推出一個新的酒體。”
    在宜賓、茅臺鎮、成都三個地方來回跑,劉飛他們3個月里跑了差不多1 .8萬公里,一家一家的去酒廠拜訪,找老大哥們幫忙。
    劉飛說:“我們一上來就跟人家說,把你們最好的酒給我們。人家都瘋了,哪有這么談事情的?以前從來沒有遇見過。人家都懷疑我們是騙子,這幫人到底是來干嘛的?我們就不斷給人家解釋谷小酒要怎么做產品、怎么賣出去、為什么要這么做。”
    谷小酒有過兩輪融資,天使輪融資3000萬、Pre-A輪6300萬,投資者中包括真格基金、中金匯財、搏將資本以及阿里合伙人王帥。資金支持下,他們最終在茅臺鎮、宜賓市、成都市找到了酒。
    劉飛形容他過去一年的工作狀態特別像客服——幾乎每天都有4小時以上的時間,在各種新媒體平臺,以及電商平臺后面去看消費者評價,看看是不是有哪里沒有做好?如果是,趕緊過去賠禮道歉、解決問題,“有時候晚上夢到又有消費者罵我們,然后(醒了)趕緊查看一下手機里的評論……”
    谷小酒新推出的高端產品“萬里宋境”
    開模、造瓶、上線小米有品,創業一年多后,谷小酒公布了成績——年銷售額5000萬。
    劉飛把小米式思維引入了白酒銷售,首當其沖是在電商平臺銷售,“扣除一層一層經銷商加價“。這樣的好處是,能夠直接面對消費者。
    “如果說傳統的酒廠是根據公司的規劃來布局,根據研究競爭對手來布局,那么我們基本上是消費者推著我們走,我們甚至不用研究行業的競爭對手,服務好我們的用戶,就能夠從他們身上得到足夠的市場建議,幫助我們成長。”
    回到產品上,劉飛認為,突出的是高顏值、高性價比,用顏值吸引消費者,用高性價比促進銷售轉化率。“用互聯網的話術來講,這三點環環相扣,是一個商業閉環,能保證公司良性循環。”

    02

    江小白7歲了

    江小白移動小酒館混飲活動
    在谷小酒之前,上一個殺出重圍者是江小白。
    和劉飛蒙眼闖進白酒行業不一樣,江小白的創始人陶石泉在這個圈子里待了一二十年。但兩家都有自己的“避風塘”,谷小酒在小米有品線上,江小白誕生之初選擇偏安重慶。
    2012年,江小白在春節糖酒會亮相,以小清新風格、話題瓶實現差異化定位;2015年走出重慶,2017年全國化,2018年銷售達到20億元量級;融資三輪后,身后站著金主高瓴和IDG。
    陶石泉在創業以前,在華澤集團工作多年。華澤旗下有金六福、珍酒與華致酒行等,和劉飛一樣,陶石泉也做過公關總監。
    白酒行業不同于其他消費品行業,品牌更多做的是成熟型消費者市場,塑造“高大上”的品牌調性。陶石泉另辟蹊徑,做小而美。陶石泉這樣回憶江小白誕生之初的定位, “在中國酒文化里圓桌文化特別突出,酒桌上喝白酒特別講究,誰坐主桌,誰是副陪,誰是主陪,誰是第二副陪,都有約定俗成。而我們的產品基本不上圓桌,我們做方桌(市場),做三五好友小聚的方桌,這是我們主要的消費場景。”
    江小白品牌做的事情就是怎么和年輕人一起玩耍:江小白加影視劇,在一些青春題材的影視劇里面作為道具融入某個場景;江小白加文化IP,和辦公室動漫IP張小盒做聯名款;江小白加街舞,舉辦規模龐大的國際街舞大賽。
    陶石泉對筆者解釋他的判斷和經營思路:“從今天這個時點往后看,90、95后消費需求的變化極其大,有幾個比較典型特征:第一,他們眼界開闊、是基于全球的;第二,所謂的消費升級、味道升級,其實是用戶有更多的味道選擇。市場多樣性是一個行業進步的重要標志。”
    陶石泉認為,未來有意思的品牌不局限于中國,也會有海外的市場。例如江小白25度的酒,發源于中國白酒,但它對標的產品可能是日本清酒,韓國燒酒。
    在渠道上,不同于傳統白酒依賴經銷商,江小白的“心思”靈活——做渠道共享、用戶共享,案例之一是和周黑鴨合作。陶石泉說:“什么叫新零售?其實就是滿足消費者新的場景需求。周黑鴨是下酒菜,下酒菜跟酒配在一起產生用戶價值。本來(消費者)需要去周黑鴨去買東西,再去到另外一個超市里買酒……(未來)一定是基于用戶需求、用戶場景,但凡基于創造用戶體驗價值、探討新的消費場景這件事情,今年會加大力度去做。”
    七年里,江小白踩上了清香復興和新生代消費兩大節點,初步拿到全國化與年輕化的入場券。
    最初江小白也是通過代工方式切入白酒市場,但這種輕巧的運作模式留下了一點隱患。曾經合作的生產方江津酒廠,在2012年年底宣稱陶石泉只是經銷商,江小白品牌應該屬于江津酒廠;2012年底雙方停止了合作。
    此后,陶石泉繼續將江小白壯大,也通過收購加擴建的方式,擁有了驢溪酒廠和江記酒莊。
    后來者谷小酒顯然吸取了江小白的教訓。劉飛告訴筆者,此前多個城市往返奔波的作用就是:“我們儲備下來的白酒,足夠支撐我們銷售到30個億。也就是說未來那些酒都是我們的,不能賣給別人。”

    03

    從藍海到紅海

    白酒圈里傳統名酒林立,在江小白之前的上一次有人突圍成功,還是2003年前后,洋河以綿柔風味和反傳統包裝實現的。
    江小白2012年上市,但直到2015年,才試點性地挑戰一些有難度的市場,比如武漢、合肥、鄭州。這期間同時發生的是,整個行業大量跟進的小瓶酒、年輕化產品。
    如今,行業新進入者都想做成江小白,名字上多少也可見這種期許,例如谷小酒;而老牌酒企也有了瀘小二、洋小二、小郎酒、小瓶勁酒……選擇以小包裝作為年輕化的解決方案,包裝時尚、價格親民。
    陶石泉在避免競爭,“早期發展中我們避開了競爭,因為同行業大多數企業干的我們都不干。發展了幾年,拐點出現后,業內出現了一些競爭者,有一些企業體量比我們大二三十倍,利潤比我們營業額還高,公司有些同事就開始緊張了,我依舊告訴他們公司不和任何企業競爭。”
    陶石泉的理論是,絕大部分消費品品類里面,并不是“擠出式”的競爭模式,在中國存量市場、增量市場都很大,要拋開競爭,去關注給企業飯碗的人來創造價值。
    還有更新的來者也不想在“擠出式”的競爭中存在,比如涼露。它找空位、給自己劃出了個同行沒有涉足的場景——吃辣喝的酒,火鍋店里,這本是啤酒的主場。
    涼露的誕生更有戲劇性,它與大名鼎鼎的極草出自同門。2014年,青海春天借殼ST賢成上市,成為“冬蟲夏草第一股”,主要產品是冬蟲夏草系列產品,核心產品是冬蟲夏草純粉片。2016年,由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冬蟲夏草政策發生變化,停止了冬蟲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試點工作,青海春天原主力產品冬蟲夏草純粉片在2016年3月停止生產。公司緊急開辟快速消費品新業務板塊的發展,拿出3385萬收購了西藏聽花酒業有限公司100%股權,聽花酒業再和宜賓涼露酒業簽了20年期的涼露酒銷售合同。
    從動輒數千上萬元的蟲草片,到一二十元的小酒,青海春天在快消品領域急轉彎。
    上市一年多以后,涼露小有名氣,但仍舊還在投入階段。2019年上半年,青海春天快消品板塊營業收入1827萬元,同比增長19.78%,但毛利率同比下降42個百分點;公司解釋是因為處于業務開拓、渠道建設等的投入階段;未來力爭在短期內實現收支的平衡。
    市場在向強者聚集,后來者和小企業生存不易。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白酒行業銷量達到峰值水平1306萬噸,隨后銷量開始下降,2018年總銷量為855萬噸。2019年上半年銷量保持了較快的下降速度,同比下降21%。從企業數量來看,2018年底中國白酒行業規模以上酒企(收入2000萬元以上)共1445 家,2019年5月降至1175家。
    國盛證券分析師就在報告中表示,中小酒企和品牌酒企的處境可謂冰火兩重天,一面是行業產能出清,中小企業入不敷出,一面是品牌酒企量價齊升,業績連續三年高增長。
    除了前述的焦慮客戶體驗,劉飛也明白谷小酒的另一個短板在于品牌。“時間是唯一繞不過去的坎,很多白酒品牌成立至今可能已經幾十年了,這是你通過商業模式或者創新在短時間內最難扭轉的劣勢……比如一個剛成立的品牌在面對一個幾十年的品牌,肯定是被完全碾壓的,但是成立一年之后,慢慢會有很多消費者接受你,而當這個品牌經過三五年在市場上的錘煉之后,這個劣勢可能就會被填平。”
    在小米有品上,谷小酒去年賣了300噸酒、5000萬元之后,劉飛的焦慮程度減輕了一點兒。但接下來日子又說不準了,他琢磨著在2019年年底之前嘗試做線下,進駐餐飲和商超市場,請了白酒行業資深人士加盟,有意思的是,這是全公司第一位真正白酒行業出身的人。
    走出小米有品,對谷小酒來說,餐飲及商超恐怕還是一片未知,這里有截然不同的叢林法則和兇猛的對手。
    而江小白早年避開競爭開創的小天地,已成紅海。新勢力之外,郎酒有了小郎酒,沱牌舍得有了沱小九,瀘州老窖有了瀘小二,五糧液有了干一杯,洋河有了洋小二、杜康有了杜二……在小瓶酒這個細分市場領域,小瓶勁酒、小郎酒、江小白三個全國化品牌基本成型,分立保健酒、兼香型、清香型三大口味市場。

    提示:
    *本文經棱鏡(ID:lengjing_qqfinance)授權轉載,轉載請聯系出處。

    *投稿與商務合作,聯系Bobo (微信:fbifmedia1)

    / 更多文章 /

    /FBIF食品微信群/

    讓專業的人聚在一起

    長按識別二維碼,后臺回復“1”加入全球最大食品微信群(4萬+食品人已加入)微信群包括:CEO、食品綜合乳品、飲料、素食咖啡酸奶、烘焙、茶飲料、啤酒、零食、方便面、新零售、功能性食品、特醫食品、調味品、餐飲、代工、營銷研發、設計包裝等。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網絡轉載,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058.html

    (0)
    上一篇 2019年8月19日 23:57
    下一篇 2019年8月20日 07: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