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企業增長的底層邏輯

    「改版后有些用戶會接收不到推文,請星標本公眾號」

    2022,國內外環境更趨復雜多變,加上奧密克戎變異毒株的肆虐,企業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持續加劇。

    經濟下行、需求萎縮,管理難度驟增,可能隨時面臨失控的風險。企業管理者應該意識到,我們當前面臨的是一次戰略挑戰,而非一般管理問題。

    一千個餐飲老板,一千個答案:

    戰略是目標,戰略是方向,戰略是規劃,戰略是在心智里占據一個定位,戰略是解決社會問題,戰略是使命,戰略是聚焦,戰略是取舍,戰略是差異化,戰略是成本領先等等。

    因此,科特勒對2022年企業戰略要務進行了梳理,以輔助企業管理者做好年度戰略決策。

     

    01

    一個觀點

     

    初創型企業成功與否的很大因素,在于其是否具備發現機會并掌握機會的能力,他們需要有不斷試錯、迭代的勇氣。所以,小企業更多是靠機會和勇氣獲得成功。

     

    規模型企業則需要更多關注趨勢而不是機會,他們沒辦法再成為機會主義者。機會稍縱即逝,趨勢具有不可逆轉的確定性。規模型企業觸及面更廣,需要把組織系統性做起來。

     

    所以科特勒有一個觀點:起步靠機會和速度,做強靠趨勢和系統。

     

    02

    五個現象

     

    很多人談增長會陷入一個盲區,認為增長就是銷量和利潤增長,他們往往忽略了根本性指標:品牌增長。

     

    科特勒咨詢集團服務了很多規模型企業,通過科特勒規模實驗室數據,我們總結了五個現象。

     

    第一個,白牌企業利潤被“新興品牌”侵蝕,生意越來越難做!

     

    第二個,“新興品牌”的增長主要靠電商平臺的流量經營和投放ROI,生意也越來越難做!入局企業越來越多,而算法紅利稍縱即逝,平臺流量的增長也趨緩,回報率一定會越來越低。

    第三個,推爆品成功了幾次,但是成功之后顧客就買?次,缺乏粘性,沒有復購,生意真的非常難做!比如大閘蟹獲客成本高達2000元/人,如果客戶缺少黏性,這些錢很難賺回來。

     

    第四個,聽說要做品牌占領心智,不要只做流量,但是請了代言人,拍了視頻,投了品牌廣告,利潤和銷量都無起色,這生意怎么做?

     

    第五個,細分品類增長見頂,但是我公司估值已經很高,為了投資人和合作伙伴的期望,還得繼續吃流量毒藥,這生意到底還要不要做?

     

    這是在過去一年當中,我們訪談培訓100多家企業后看到的五個現象,幾乎沒有企業覺得自己生意好做,大家都有不同層面的焦慮問題。

     

    03

    三個底層問題

     

    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源,是因為在企業經營的過程中,往往忘記了我們為什么要出發,忘記了經營的本質是什么。大多數企業家沒時間學習,如果企業家的知識儲備不足,很難在企業競爭當中產生真正有價值和增長。

     

    歸根結底是三個底層問題:

     

    第一,我生意的本質是什么?

    不要告訴我你是賣堅果的,也不要告訴我你是做果凍的。作為企業家,如果沒有深入思考,憑什么把利潤賺到手。

    你在為誰創造價值,你為什么能收獲顧客,你和顧客直接進行什么樣的價值交換,這是根本性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定義生意。

     

    第二,驅動成長的根本性力量是什么?

    大家經常講“我經營企業是做電梯上來的”,電梯就是中國經濟紅利。

    但只有經濟紅利還是不夠的,市場是會變化的,驅動企業成長最根本性力量是能夠跨越市場周期。

    這股根本性力量可能來自技術,來自營業模式,來自對新型顧客的追求。

     

    第三,我如何從機會性增長到戰略性發展?

    對未來三到五年的趨勢進行洞察,把圍繞著產品、短期生產、短期利潤為目標的增長,變為圍繞長期的品牌增長結構,實現從機會性增長到戰略性發展。

     

    04

    增長戰略的底層基礎

     

    要實現從三個彈性向三個剛性的轉移,它的中間是圍繞顧客的增長戰略。 

    彈性是可以達到目標也可以達不到,具備很大不確定性,剛性則是必須達到目標。

     

    第一個,從彈性增長到剛性增長。

     

    大部分企業的增長是彈性增長,他們做了很多目標但很多實現不了,因為他們做的計劃是站在今天視角來制定未來。

    剛性增長企業則是圍繞目標,用反推的方式推導未來,剛性增長是未戰先勝的戰略增長。

     

    第二個,從彈性需求到剛性需求。

     

    顧客的很多需求是彈性的,可以買氣泡水,也可以買白開水,可以現在買,也可以明天買。

    把彈性的需求變成剛性需求是企業經營的核心問題,讓產品/品牌變成顧客的首選。

    上游的研發、供應鏈、生產能力很重要,但這并不能讓企業完全勝出,因為上述能力正被全球制造工廠所拉平。

    所以,在維護好上游能力的前提下,加大對下游能力的投入,即理解顧客需求、定義顧客需求、連接顧客、觸達顧客、經營顧客。

    只有當產品融入到了消費者的生活場景,被消費者購買,被消費者使用才真正為企業帶來價值交換。

     

    滿足需求是解決顧客的問題,為顧客創造與眾不同的體驗。用一句話總結就是,我們要形成顧客首選。

     

    你不是做電視機的,你是做家庭互聯娛樂中心的;你不是賣鉆頭的,你是給顧客提供打孔方案的;你不是做代謝食品的,你是給顧客做體重管理的;你不是賣碳酸飲料的,你是給顧客帶來快樂感覺的……

    產品思維是基礎,但我們要獲得的能力是超越產品思維,進入到顧客思維,這樣才能成為顧客首選。

     

    第三個,從彈性品牌到剛性品牌。

     

    彈性品牌的增長主要靠大量的廣告投入,進行所謂的心智占領。但顧客的心智不是被占領的,企業存在的價值是給顧客心智啟發,達到情感共鳴,企業存在的價值是讓顧客變成更好的自己,而不是占領。

     

    商業是增長游戲,戰爭才是零和游戲。商業的美好恰恰是是因為有增量,每個人都不是1+1=2,而是1+1=11。

    在這樣的背景下,品牌方投廣告、做分銷、講故事等,生怕被替代,這就是彈性品牌。很多彈性品牌是知名商標,但很多持有知名商標的品牌廣告一停,消費者就忘記了。

    沒有顧客忠誠度、沒有為顧客創造價值、沒有融入顧客生活的品牌,注定是“假品牌”。

     

    剛性品牌具有品牌唯一性,具有壟斷的特性,并把這個特性變為品類必須具備的屬性

    碳酸飲料不一定要零糖零卡零脂,但零糖零卡零脂正成為飲料標配,把一個特性變成了品類的標配,壟斷了品類特性,就是品牌剛性。只有從彈性需求到剛性需求,從彈性品牌到剛性品牌才能實現跨越式的增長。

     

    從彈性到剛性轉變,根本在于創造無與倫比的顧客價值,即實現心理價值、功能價值、經濟價值。做企業的核心目的是創造顧客價值,對顧客的理解研究做多少功夫都不為過。

     

    05

    后疫情時代的人群細分

     

    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從大類上可以分成兩類:去消費主義人群和新消費主義人群。

     

    去消費主義人群并不是不去消費,而是精簡優化消費,從而達到心理上的滿足。

    由此出現了很多細分標簽的消費者,比如極簡生活者、氣候活動家、理智食品選擇者、環保人士等,這群人的購買標準非常獨特,是需要關注的,在歐美國家去消費人群增長數量非常快。

     

    另外就是新消費主義人群。我們始終認為,一個人的消費模式、品牌喜愛和購買標準和他所處的生命階段、年齡有極大的關系。

    現在的年輕人內在驅動力都是力爭上游,他們會拼命投資在健身、學習、知識付費、培訓等,所有的東西,幾乎都變成了商業行為。

    新消費主義人群在他關愛的、有強烈情感和價值訴求的、能提升競爭力的、能滿足家庭成員需求和家庭價值的這些產品當中,愿意花更多的錢。

     

    消費者有好奇心,企業有使命,幫助消費者探索自我的多重可能性,發現生活的新意思,定義新的品牌,這個機會非常大。

     

    很多人不知道,公司的資產不是老板,不是廠房,而是對品牌忠誠的顧客,企業真正的資產和價值體現在顧客身上。

    希望大家都能夠建立真正了解顧客的機制,因為我們的增長策略都來自顧客。

     

    當下,消費者對品牌的四個期待:

     

    第一是態度,期待品牌有態度和積極價值觀。很多和愛國主義相關的品牌被買空了,這樣的企業更受大家喜愛。

     

    第二是興趣,期待品牌為生活帶來創新、新意思,成為興趣的培養者。消費者希望品牌給他帶來除了產品使用之外的興趣培養,消費者去宜家不僅是為了買產品,還可以獲得色彩、空間知識的提升。

     

    第三是關系,期待品牌成為人際關系的構建者。消費者共同參加某個品牌活動,因為共同喜愛這個品牌,所以成為朋友。年輕人因為品牌結識,集中反映在一些和IP相關的產業中。

     

    第四是信任,期待品牌是可以信任的專家領袖。人和人之間的信任很重要,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也尤為重要。

    在消費者發生這么巨大變化的背后,趨勢也要發生變化,主要有四個營銷趨勢:

     

    趨勢一:IP化。簡單來說,就是品牌塑造的來源多樣化,品牌的擬人化。過去我們把品牌認為是一種需要膜拜、需要崇敬的一種遙遠的大神,而今天IP化品牌,也就是說擬人化品牌、個性化品牌,像人一樣有情感,有價值觀。

     

    趨勢二:網紅品牌多元化和細分品牌促增長。細分市場見頂之后都會有新賽道,元氣森林、喜茶等都是細分賽道增長見頂后擴張的產物。

     

    趨勢三:品牌行動主義。品牌除了為企業創造價值,為消費者帶來信任溢價之外,還需要對社會問題有擔當,讓社會變得更好,從而讓自己的企業與品牌變得更好。

     

    趨勢四:要素品牌。當今時代,突破性技術、高價值材料、核心部件也要品牌化,要拿出來和整機和終端產品一起傳播。例如華為和萊卡合作,通過要素品牌實現溢價能力和地位提升,所以要素品牌是一個重大的機遇。超級食材、獨特包裝技術、加工技術等正成為品牌價值的基礎。

     

    最后的忠告:

    成為顧客價值的守望者

     

    第一,創造世界級財富的三個秘密。

    芒格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創造世界級財富只有三個秘密。

    第一個,我要找到一個被人忽視的領域,一個別人看不上的領域;

    第二個,我要偷偷把它做深、做強、做大;

    第三個,我要讓所有人看到這個領域。你的秘密要和產品和消費者有關,并將其做深、做強、做大。

     

    第二,最“忙碌”的人,不一定是最勤奮的人,可能是很懶惰的人。

    每天忙是為了掩蓋你不思考和內心的空洞,一個組織中這種人多了,非常危險。你勤奮不是每天早上5點鐘起床凌晨睡覺,真正的勤奮是思考、創新、歸納、反思、測試,是創造獨特價值的事情。

     

    第三,善良是唯一常勝不敗的投資。

    當你不知道做什么決策的時候,你想想如何對別人好,如何為你的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如何對社會有利,當你想不清楚的時候,按照這三條標準做決策,一定不會錯。

     

    最后,這是科特勒先生每次演講結束都會跟大家講的:“五年內,如果你還是按照一樣的方式做著一樣的生意,那么你離關門大吉就不遠了。”

     

    現在的社會縮短為三年時間,三年時間內,如果你還在按照一樣的方式做一樣的生意,那么離關門大吉就不遠了。

    上了企業這條賊船就下不來了,畢生要做的就是:永不停歇的顧客價值創新,與大家共勉,謝謝大家!

    -END-

    分享 | 曹虎,
    科特勒咨詢集團中國區總經理
    整編 | 餐飲O2O-小貝

    延伸閱讀

    • 營收腰斬客流銳減,疫情暴擊的深圳餐飲“眾生相”

    • 餐飲人挺住!這里有一份紓困政策

    • 新零售是疫情的“救命稻草”?穿越周期,深度解讀餐飲新零售!

    • 大連鎖大資本時代!餐飲人如何借力資本做強做大?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35948.html

    (0)
    上一篇 2022年3月15日 11:01
    下一篇 2022年3月15日 11:0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