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時報原創/大游
最近,繼門店破萬家的的熱搜后,
蜜雪冰城的招聘話題又成餐飲界議論的焦點。
國內外知名院校畢業、
綜合素質突出、
有超強的學習能力和抗壓能力,
對大消費行業有所了解。
這是蜜雪冰城總部啟動的“青藤計劃”,
高調宣布面向全球招聘20名儲備干部。
與此同時,
蜜雪冰城給出的待遇是年薪10萬,
并在創始人的帶領下進行為期一年的定制化培訓輪崗,以備將來擔任總部的高管或項目負責人。
餐飲品牌紛紛搶奪高端人才
蜜雪冰城并不是第一家敢放出高薪招聘高端人才的餐飲企業。
近幾年開始,
隨著餐飲業的不斷完善,
各大品牌都在人才爭奪戰上擠破頭。
比如,前些日子去夜市上招聘的茶飲品牌古茗,
培訓講師崗位要求全日制大專以上學歷。
2019年起,海底撈就開始以高薪招聘優質人才作為店助,
要求應聘者為全日制本科以上學歷,
最重要的是必須過英語六級,
還要會韓語、西班牙語、日語等小語種。
除此之外,
所學專業最好還是酒店管理、人力資源、營銷、會計學、管理學等學科。
除了放出招聘大招外,
還有的餐飲企業直接從其他企業“挖人”。
近期,
奈雪的茶內部成立了一個技術中心,
密集入職了近百名員工,
這些人中有不少是來自BAT大廠的技術人才。
包括奈雪的茶新上任的CEO何剛,
就曾擔任京東的副總裁、京東云總裁、瑞幸咖啡CEO。
餐飲企業的人才搶奪戰背后,
反映的是人力資源問題成餐飲業發展的首要難題。
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餐飲企業調查數據顯示,
目前餐飲行業主要面臨人力資源、持續擴張、成本、供應鏈和科技應用五大痛點,
其中90%的餐飲企業認為人力資源問題最突出,
成為行業發展遇到的首要難題。
另一則調查數據顯示,
餐飲業的從業人員中,
本科及本科以上學歷的從業者僅占總人數的0.34%,
大專及以上學歷的從業者僅占總人數的4.66%,而高中學歷者約占總人數的71%,
初中及以下學歷大約占總人數的24%。
行業內的人才格局悄然生變
在互聯網圈,
有著“北大系”和“清華系”之分。
在餐飲圈,
同樣也涌入了一批高學歷創始人。
榴蓮披薩品牌樂凱撒的大boss陳寧,
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
所學專業是計算數學,
是妥妥的一枚學霸;
甘其食創始人童啟華曾在同濟大學就讀,
當年一句“我就是一個做包子的”,
讓這個畢業于名校的老板火遍全國;
米有沙拉創始人王令凱有著北大和香港大學的雙學位背景;
墮落蝦品牌創始人李林渡畢業于清華大學;
西少爺肉夾饃創始人孟兵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自動化系,
還曾擔任騰訊、百度的高級工程師;
伏牛堂創始人張天一,
畢業于北京大學法學系,
畢業后直接投入餐飲業······
如今的餐飲業,已不再是人們固定認知中的“低門檻”的傳統行業。
高級知識分子的不斷流入,
正在改變餐飲行業內的人才格局,
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有跨界的背景,
可以將各種資源模式與餐飲業相結合,
這些新思路將引領餐飲業實現快速升級,
也正醞釀著一場行業變革。
優秀品牌不斷出現,
餐飲業深受青睞,
正成為優秀人才的就業首選
餐飲業是一個體量很大的行業,
是國民經濟中的重要一環,
關系著上億人的一日三餐。
而近些年來,
隨著行業內品牌服務意識增強,
優秀的餐飲品牌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餐飲業也受到各界的青睞。
根據融資數據顯示,
2016年以來,賽道火鍋、小恒水餃、黃太吉、遇見小面、四爺燜面、喜茶、西少爺等多個餐飲品牌均獲得不同規模的融資金額。
今年截至2020年8月31日,
中國餐飲產業一共發生了50多起融資,
融資總額約為151.3億元。
相比2019年同期的57起融資,
77.9億的融資總額,
融資數量同比上升64.9%,
融資總額大幅上漲94.2。
在股市中,
餐飲股的表現也一直被社會各界看好。
今年7月份,
老字號餐企同慶樓敲鐘上市,
開創了純餐飲A股上市的先河。
疫情后的下半年,
港股餐飲股集體爆發。
在8月份,敘福樓集團一度飆漲41%,
海底撈盤中大漲逾15%,
九毛九一度大漲逾7%,
呷哺呷哺和大家樂集團也集體上漲,
創歷史新高。
除此之外,
現在餐飲行業還吸引各類資本進入,
除了一些專業的投資機構,
還出現了跨界資本。
如2016年,華策影視就領投連咖啡,
并完成B輪融資5000萬人民幣。
京東還投資5億去做茶飲品牌因味茶。
在中國這個大經濟體當中,
餐飲時絕對剛需,
被譽為“百業之王”。
餐飲市場崛起的同時,
也給餐飲界創造了發展機遇,
餐飲業正成為優秀人才的就業首選行業。
餐飲進入深耕時代,
人才已成為核心競爭力
近些年,
一些深耕區域的餐飲企業正在悄然崛起,
并邁開向外擴張的步伐。
扎根安徽本土16年的快餐品牌老鄉雞,
目前已有800多家直營店,
并將門店開到了上海、武漢、南京,品牌勢能逐年增強;
擁有20年歷史的重慶品牌鄉村基,
在全國已經擁有600多家門店,
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山東濟南的超意興,
20多年來一直深耕濟南本土市場,
以12元的客單價占領制高點,
成為濟南快餐老大;
發源于濟南的包子客,
用“一日三餐包子客,好吃干凈又實惠”的口號打響了品牌升級后的第一槍,
深耕各大社區,
今年疫情后開始了不斷開店的步伐;
盤踞上海25年的小楊生煎,
用200多家直營店占據了長三角市場。
一個能歷經多年而仍紅火的餐飲企業,
除了看其菜品、服務、價格、口碑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考驗其運營能力和組織力等綜合實力。
在這種新的比拼維度下,
需要的是具有全局性、集中性、競爭性與合作性的人才。
誰擁有了人才儲備庫,
誰就有可能在未來的餐飲業競爭中取得戰略優勢。
最后——
德魯克說:“在知識時代,人力資本將成為唯一有意義的資源,
只要擁有人才,
其他的資源就會紛至沓來。”
在餐飲界,產品是生命線,
好模式是有效的催化劑,
唯有人才永遠是核心競爭力。
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
餐飲企業要做大做強,
就少不了高質量的人才團隊建設。
只有抓住這個核心競爭力,
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有一件重要的事給你說
這些天,你的微信“訂閱號消息”中,
微信推送不再按照時間順序排列,
這可能讓你無法及時看到我們精心準備的每一篇內容。
我們都特別害怕和親愛的你失散,
所以,想拜托親愛的你——
點開【小時餐飲時報】公眾號
點擊右上角將我們設為“星標”
看完文章在文尾處點亮“在看”
原創文章,作者:小時餐飲時報,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26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