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13年,國際、國內經濟整體仍處于 2008 年以來的下滑周期中,加之國內政策的影響,高端餐飲業出現了明顯下滑趨勢。據中國烹飪協會統計數字顯示,2013 年 10 月份餐飲業相比8、9 月份出現了下滑。調味品產業的產值占餐飲業產值的十分之一,餐飲業的變化,自然也帶來了調味品產業的變化。主要供應高端餐飲業的調味品產品出現了明顯的消費萎縮,銷售額出現一定幅度的減少。但是即便如此,依然沒有影響到整個調味品產業的平穩增長和發展。在宏觀經濟持續低迷背景下,調味品企業的穩健增長顯得難能可貴,也給全行業2014 年的工作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2013年是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落實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之年,也是民生持續改善與發展的一年,更是我國調味品行業以此為依托推進轉型升級、實現更好發展的一年。中國調味品協會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廣大會員的共同支持下,積極服務企業、協助政府,為推動行業、企業轉方式、調結構、強管理、促進企業行業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食品安全 長抓不懈
2013年,中國調味品協會針對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現狀,結合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工作的重點,主要開展了三個方面的食品安全工作:
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進行重大調整,由分段監管向集中監管過渡。協會及時了解機構改革和政策發布相關信息,主動對接相關業務主管部門工作,溝通協調過渡期食品安全監管出現的問題,協助推進食品安全新監管體系的順利實施。配合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開展《食品安全法》修訂及食品安全專項統計工作,對調味品行業出現的食品安全熱點和難點問題提出明確觀點,為政府部門決策提供參考。
2013年,協會配合國家衛生計生委和北京市衛生局開展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標準制修訂工作。一是協會接受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委托,開展調味品行業《醬腌菜》、《醬油》、《食醋》、《水產調味品》、《釀造醬》、《食糖》和《食鹽》等 7項產品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和《醬油生產衛生規范》1項規范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協會就調味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體系框架和調味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有關問題提出協會意見,在行業內征集調味品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數據。同時配合衛生部開展有關調味品食品安全標準類別和各類食品安全標準中有關食品安全質量指標的界定與明確,使食品安全標準與產品質量標準形成有效配合,促進調味品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協助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開展《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實施問答和《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等食品安全基礎標準中涉及調味品分類確認及質量指標設定工作;三是配合北京市衛生局開展《固態調味品衛生要求》、《半固態(醬)調味品衛生要求》、《液態調味品衛生要求》和《食用調味油衛生要求》等 4項地方標準的清理工作以及北京市調味品企業食品安全標準備案審核工作。
2013年,中國調味品協會不僅在日常的信息工作中,通過協會的網站、雜志、通訊向廣大會員和企業傳遞食品安全信息,還通過每年一次的食品安全會議進行集中引導。食品安全專項會議通過最新食品安全監管政策信息通報、最權威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管理研討、最廣泛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標準征集、最有效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風險協同管理及保障措施總結,為調味品行業食品安全風險因素評估、食品安全監管、上下游食品安全協同保障措施的探討及調味品企業食品安全管理意識和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并對調味品企業食品安全加強引導與自律協調。
標準引導 夯實基礎
協會作為全國調味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承擔單位,負責調味品行業標準的起草和歸口管理等工作。2013年度中國調味品協會在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商務部的指導下,開展了 17項調味品行業基礎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其中包括國家質檢總局下達的公益性科研項目中開展的《調味品分類》、《釀造醬油工藝技術規范》等 6項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工作,每項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均在調研及專家和企業征集意見基礎上立項。標準制修訂工作程序合理、嚴謹、并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有序開展。
分支機構 產業交流
在民政部、國資委等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協會各領域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協會已成立 13 個分支機構,目前,火鍋調料專業委員會正在進行領導機構組建和會員征集工作。2013年,中國調味品協會先后召開了中國調味品協會各分支機構工作交流會、中國調味品協會腐乳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中國調味品協會香辛料專業委員會換屆大會。大會同期均召開了專業論壇與交流,與會代表就生產研發、技術創新、市場營銷、行業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廣泛探討和深入交流,總結行業發展經驗,理清行業發展思路。各分支機構成立大會、專委會等研討會的召開,使協會各分支機構的工作更加規范有序,充分發揮了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了調味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專項工作 齊頭并進
專項工作的穩步推進是協會今年主抓的重點工作之一,其中主要包括鐵強化醬油項目推廣、行業信用等級評價、《調味品重要技術標準研究》等。
2013年 3月、7月和 11月,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先后召開鐵強化醬油項目市場推廣會、鐵強化醬油企業對接會及鐵強化醬油市場推廣會。與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食物強化辦公室、全球營養改善聯盟、重點調味品生產企業及經銷商密切合作,共同推進該項目在中國的進一步開展。在中國調味品協會的推動下,項目第二年驗收獲得通過,得到了全球營養改善聯盟和業界的一致好評。
為促進行業自律,建立和完善調味品行業良好的競爭秩序,協會接受商務部和國資委的委托,在調味品行業開展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現已有一批優秀的企業獲得相應的信用等級。2013年,共有 10余家企業積極參評,目前入選兩家并已進入公示階段。
國家質檢總局下達的公益性科研項目《調味品重要技術標準研究》工作順利開展,中國調味品協會為牽頭單位,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山西省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新疆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為協作單位。此項目以完成《調味品產業標準化研究報告》為目標,并同時完成《調味品分類》、《釀造醬油工藝技術規范》等六項重要的標準制修訂工作。
科技交流 創新合作
為調動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及調味品生產企業的科技力量,選拔優秀人才,尋找優秀的科研課題與科研成果,促進產學研結合,協會積極創新科技活動的組織形式。2013年 5月,協會與專家工作委員會正式啟動了中國調味品行業走進大專院校暨全國調味品行業“安琪酵母抽提物”杯科學技術論文大賽系列活動。作為大賽的重要組成部分,協會組織行業內專家、相關質檢機構技術骨干先后走進了天津科技大學、江南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等大專院校和優秀調味品企業,結合論文大賽宣講在行業內開展科學技術交流和企業技術調研活動,反響強烈。大賽歷時 5個月,最終評選出一等獎 1 名,二等獎 2名,三等獎 8名,優秀組織獎 2名。
2013年,第二屆全國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交流大會在廣州成功舉辦,為企業提供調味品行業重點產業技術發展趨勢分析、校企科研項目對接服務,搭建科技合作的平臺與窗口。作為產學研工作的創新成果,中國調味品協會與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合作共同成立了調味品俱樂部,是行業協會首次在高校設立俱樂部,開創了行業協會與高校合作的新模式,意義深遠。協會和江南大學食品學院今后將在專業調研和統計、舉辦調味品行業創新大賽、共建創新聯盟和技術分中心等各方面開展深入而廣泛的合作。協會自 2003年起開展“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獎評選活動,2013年已經是第 11屆,業內知名企業積極參與,評選出的新科技成果均達到了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促進了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
商會工作 彰顯特色
2013年,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繼續整合商會資源,為廣大調味品經銷商和企業做好服務。全國春季糖酒會期間,由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主辦的全國調味品廠商集中展示洽談活動在成都成功舉辦,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百余家生產企業和經銷商。主辦方繼續發揮全國調味品廠商聯盟的優勢,為參加活動的廠商搭建一流的展示洽談合作平臺。商會繼續推進《調味品經銷商經營管理規范》宣貫和經銷商資質評定工作,為凈化調味品流通市場,提升調味品經銷商水平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3年,中國調味品經銷商(北京)精英俱樂部成立,旨在搭建一個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交流平臺,促進調味品專業人士的事業和人生發展,更好地服務調味品行業。商會將配專人按照俱樂部服務細則對俱樂部的成員進行個性化、針對性的服務,并定期舉行精英經銷商之間的交流、座談和興趣活動。
商會于 2013年 7月、9月和 11月份分別在河北、浙江和廣東召開了經銷商區域發展論壇。論壇邀請業內知名專家學者、上游企業、經銷商代表及管理專家,從新經濟形勢下的廠商關系與合作共贏等諸多問題進行準確的分析和梳理,同時進行了前瞻性的思路探討,以促進區域經銷行業的發展。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會長白燕在廣州論壇上提出了新經濟形勢下,企業轉型升級的四個方向,即:商業模式的變化、企業戰略的確定與調整、重新調整自己的資源、垂直市場的開發。目前此模式論壇已經成為促進廠商營銷經驗共享、把握行業發展大勢、信息互補與營銷互利的有效模式。
2013年中國調味品經銷商會優化組織機構建設,籌建了理事會,并對新一任輪值會長進行了投票選舉。更多熱心商會事業且具有實力的經銷商加入到了商會的參事議事中,進一步豐富和擴大了商會領導機構,使商會的工作重心深入行業和市場,今后將會有更多的經銷商享受到商會這一專業平臺的資源和服務。
企業調研 國際交流
2013年,中國調味品協會為進一步掌握國內調味品企業的發展現狀,掌握國外調味品行業最新動態,開展了一系列國內考察與國際交流活動。協會領導深入天津、山東、湖北、河南、廣東、香港等省市自治區,實地考察當地調味品企業的生產與銷售情況,關注企業的需求和難點訴求,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國際交流方面,2013 年 2月,中國調味品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白燕應邀出席中斯貿易促進推廣會,斯里蘭卡政府寄望通過中國政府、行業協會、企業的力量開拓中國市場。2013年,香辛料和烹調用芳香植物法典委員會在印度正式成立,為推進國內香辛料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協會配合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開展國際香辛料標準制定的調研及技術支持工作,增強中國香辛料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
培訓服務 緊貼需求
2013年,中國調味品協會生產技術與行業管理工作有序開展。技術培訓方面,協會根據市場需求與企業訴求有針對性地舉辦了全國腐乳生產技術培訓班、全國食醋生產技術培訓班和全國醬油生產技術培訓班。對提高各細分產業的生產技術人員實操水平、解決企業生產遇到的技術難題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食品安全方面:協會首次舉辦了 2013 年全國調味 品行業GMP、HACCP 等食品安全體系(控制技術)及調味品行業重點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培訓班,對提高調味品行業從業人員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理解能力,確保食品安全起到了促進作用。
信息窗口 日益提高
協會致力于為廣大會員提供高品質的信息化服務,相關信息成為廣大會員和業界人士了解行業信息和協會動態的首選。2013年,協會照例出版行業刊物 《中國調味品產業》、《調味品經銷》,編輯出版《全國調味品廠商聯盟通訊》,在中國調味品網和調味品經銷網及時更新行業信息,發布協會工作動態。針對行業標準化工作,在網上廣泛征求企業與行業的意見和建議,深入開展行業標準化工作。協會與中國食品報合作,推出調味品專版定期報道行業熱點與焦點、協會會議與活動、企業近況和動態,得到了業界的認可。在此基礎上,協會加強了對行業重要信息的關注與分享,建立了重要信息發布體系,讓行業人士第一時間從協會官方刊物及網站上了解行業熱點、形勢,以更好地把握機會,正確決策。
由中國調味品協會開展的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100 強統計工作得到了廣大品牌企業的大力支持和積極參與,統計結果已經成為政府有關部門及行業人士了解我國調味品發展基本情況的重要經濟數據和制定改革發展計劃的重要參考資料。2013年,協會發布的 2012 中國調味品著名品牌企業100 強統計數據為政府和企業等提供了有利的數據支持。
行業盛會 再創輝煌
作為調味品行業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中國國際調味品及食品配料博覽會(CFE)不僅擔負著展示行業發展成果的責任,更肩負著促進產業資源整合、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的重任。2013年11 月 28 日—11 月 30 日,CFE2013 在廣州成功舉辦。本次展會吸引了來自國內外共計 389家參展商參展,展位面積和觀眾數量都突破兩萬大關。除調味品專區、機械專區、配料專區三大主要區域劃分外,展會還設置了醬腌菜展示專區、火鍋調味料專區、名優食醋展示專區、特色腐乳專區、香辛料專區、調味油專區、國際企業專區七個名優特色品類專區,吸引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名優企業參展。河北調味品協會、四川川調商會、內蒙古調味品協會、江西調味品協會則帶領當地的優質調味品企業,組織了四大地方特色調味品展團前來參展,吸引了眾多客商關注。
針對 2013 年國內外經濟的大背景,主辦方通過舉辦一系列配套活動搭建了一個展示企業風采、樹立優秀品牌、促進廠商對接、營造和諧行業氛圍、引導消費潮流的平臺。2013第九屆中國調味品產業營銷高峰論壇暨 2013年中國調味品經銷商(廣州)發展論壇、恒順懷———第八屆 CFE2013 搜廚國際“味魂”烹飪大賽、2013年中國調味品行業科學技術交流大會暨 CFE2013技術研討會、首屆全國醬腌菜行業生產技術及市場發展研討會、第四屆新配料技術論壇、新品 T 臺秀等活動同期舉辦,業界反響強烈。
展望2014,攜手再創輝煌
從2013年的經濟增速來看,中國經濟仍然穩健運行;經濟增速下滑并不意味著硬著陸;但是,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不容樂觀,宏觀經濟的拐點已經出現。如果中國經濟能夠搭上整個世界經濟復蘇的早班車,那么我們可以判斷復蘇趨勢基本確立,因此中國經濟放慢速度調結構、上臺階也就是好事;如果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不順利,宏觀經濟拐點的方向就讓人悲觀。
2014年伊始,無論是經濟周期、外部環境,還是政策面、基本面和市場面都發生了實質性變化,中國經濟盡管仍然面臨嚴峻挑戰,但是總體來講挑戰大于機遇,我們應當保持謹慎,化解危機隱患,努力尋求結構調整和升級的方向。
展望2014年的調味品行業,很可能將會面臨價格高低兩極化、渠道急劇變革、經銷商快速轉型、行業格局多極化、品類細分并凸顯、品牌集中度提高等變化,同時,管理技術也會漸趨現代化,將新技術不斷應用在管理之中。全國調味品經銷商在接下來3—5 年內,或會發生急劇的洗牌,整體上會進一步集中。經銷商兩極分化,表現就是大的越來越大,小的越來越小,強的越來越強,弱的退出區域市場。新時期,調味品行業的經營模式、經營環境已經發生極大的改變,無論是制造商,還是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消費模式,都較5 年前發生了改變,行業進入劇烈的震蕩期,制造商和經銷商在接下來進入繼 2006年后的第二次大洗牌的階段。
食品安全
2013年,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實施重大改革,組建了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監管模式逐步由分段監管向集中監管過渡。在這一全新形勢之下,2014年,協會將及時了解相關政府部門關于食品安全政策和法規以及工作動態,尋找食品安全事件熱點和焦點問題;與專家工作委員會的專家保持溝通聯系,了解專家觀點、意見和建議及食品安全科普知識;與國家衛生計生委及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保持聯系,了解調味品行業及相關行業食品安全標準起草工作進展;與典型企業保持聯系,了解企業在食品安全中遇到的問題和困境。在做好以上基礎工作的條件下,繼續召開食品安全會議,做好政府部門、有關專家、相關行業協會、上下游企業參會人員的邀請工作,做好食品安全政策信息在行業內傳播和宣傳工作。
標準化建設
2014年,協會將繼續承擔全國調味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秘書處工作和標準歸口管理職責,加快行業標準化工作的進程。跟進國標委和商務部標準立項、報批等相關政策法規和信息的發布。做好公益性科研項目中《白醋》、《調味品分類》、《醬油行業危害分析與關鍵點控制技術規范》、《釀造醬油工藝技術規范》四項國標和《醬腌菜分類》國家標準的起草工作,促進標準化工作持續開展。
科技進步
2014年,協會在做好日常技術咨詢服務的基礎上,繼續開展食品安全會議、科學技術交流大會、科技論文大賽和“三新獎”等活動,更加深入行業發展實際,明確活動舉辦的主旨和定位,搭建平臺,開展聯合攻關,協助行業解決科技發展難題。積極組織生產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之間開展多種形式的互動交流,推動科技成果的推廣和轉化。
行業培訓
2014年,協會將開展全國火鍋調料、川式復合調味料生產技術培訓班;全國復合調味醬(西式調味品)、水產調味品生產技術培訓班;全國復合調味料、香辛料和香辛料調味品生產技術培訓班,并組織調味品企業技術人員赴國際食品企業學習先進的生產科研技術。對參加培訓班的學員企業實行“會員制”制度,并對“會員”實行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將行業內知名專家多年實踐經驗與行業實際情況相結合開發精品課程、并組織參觀行業代表性企業,以達到提升調味品行業生產技術水平的目標。
考察交流
2014年,協會將組織企業對泰國、俄羅斯、土耳其、斯里蘭卡等地進行考察和交流。通過實地拜訪和會談,廣泛深入的交流行業管理經驗,行業發展動態和行業關注熱點問題等,以達到開闊眼界,增進了解和走向世界的目的。
分支機構建設
2014年,中國調味品協會食醋專委會年會、醬油專委會年會、調味醬專委會年會、水產調味品專委會年會、腐乳專委會年會、西餐調味品專委會年會、香辛料專委會年會陸續開展,同時還將舉辦火鍋調料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和復合調味料專委會換屆大會等工作,各分支機構活動全面開展,必將進一步促進企業的自律與規范、深化產業鏈服務、搭建各類既符合共性又符合個性化需求的平臺,以帶動產業發展、深化市場服務的方式開創細分產業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信息服務
2014年,中國調味品協會在保證中國調味品協會網、調味品經銷網質量的基礎上,加強微博、微信和公眾平臺等新媒體手段的運用。同時,協會繼續深化和專業媒體的合作,加強與中國食品報、食品商務網等其他專業媒體的戰略合作,加大各媒體對調味品行業的關注和宣傳。
CFE 展會
作為國家商務部批準的調味品唯一專業展會,CFE2014移師上海舉辦。歷經9 年的發展和錘煉,CFE 已成為我國調味品行業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展會將繼續本著“促進產業資源整合,提升企業品牌形象”的辦展宗旨,以其品牌化、國際化、專業化、規模化的辦展水平,打造調味品生產商、經銷商和貿易商交流、溝通和商業促進的平臺。
中國調味品協會秘書處聯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47號天行健商務大廈605郵編:100036
電話:010-51921728 傳真:010-51921087
網址:www.chinacondiment.com
原創文章,作者:中國調味品協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3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