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常傳統的重慶小面這個品類,2年14家店,實現了四輪的投資。
中式快餐或許能跑出下一個麥當勞”,當今餐飲產業升級幕后的三個推手,第一是資本;第二是互聯網;第三是人才結構。
3月28日-29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力的鵬城連鎖餐飲峰會,堪稱餐飲業的“兩會”,眾多餐飲大佬現身深圳,為餐飲業指明了方向。
餐飲O2O創始人羅華山也受邀做為粵海專場的主持人,首場是遇見小面宋奇的主題演講《互聯網、資本以及人才結構是餐飲升級的三駕馬車》。
宋奇精彩語錄:
1、創業首要就是10000小時的積累,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夢想;
2、創業就是不斷的試錯,不斷的摸索,不斷探索的過程;
3、餐飲基礎三要素營運、選址、產品;資本、互聯網、人才結構是餐飲產業升級的三駕馬車;
4、什么是偉大的企業?回歸本質 ——偉大的社會價值與商業價值;
5、什么是消費升級?就是消費需求和習慣的升級再倒逼產業升級;
6、什么是產業升級?就是技術和品牌的升級,誕生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牛逼的品牌;
7、大企業滿足高頻大眾需求,個體戶滿足特殊小眾需求;
8、追求極致的路上,只有半成品,沒有成品;
9、把一件小事做好,就能改變世界…
10、成功了什么話都是真理,失敗了什么話都是狗屁,成功了叫遇見小面,失敗了就是“再見小面
以下是宋奇演講實錄節選:
1
創業者需經歷一萬小時
我是一個東北人,上大學是在華南理工大學,后來在香港理科技大學讀碩士,我同學都是穿著西裝走進寫字樓上班去了,在香港或是回到內地。我當時就覺得有一種非常萌動的創業的想法,我就想干點自己的事,就不想去寫字樓打工。
在香港零售餐飲是非常的發達,我覺得麥當勞很好賺,每天從早到晚排隊。要不然試一下,進入麥當勞學一下世界第一大餐飲公司的管理經驗,摘下了碩士帽戴上了麥當勞的貝類帽。
號稱是第一個是持香港通行證進入麥當勞,第二是在香港麥當勞有史以來最高學歷的MT。當時是朦朧想自己做點什么的想法,今天回想來看,這是當時創業的初心。后來在麥當勞和百勝做拓展,是一個小白進入餐飲業最基礎的學習。
我記得,當時對于我來說,心里要邁出一個很大的關口,跟服務員一樣,該倒垃圾就倒垃圾,該洗碗就洗碗,所有的工作全部都要做。
我們那間餐廳是早晨6點開門,凌晨4點就要起床,當時我就說“叫醒我的不是鬧鐘,是夢想”。帶上自己的夢想上了香港的夜巴,我坐在雙層巴士的最前排,一個人坐在那里空蕩蕩的,從香港旺角穿過去。
我能看見的景象就是,都是霓紅燈閃爍,在路上有三種車:第一是香港的紅的,第二種是紅巴,第三就是紅色的麥當勞的外送車。
我每一天是在實踐中度過,一天工作結束之后,回去之后還要有所歷練,我雖然跟他們做同樣的工作,但是我必須比他們思考的更多,回來就開始整理筆記。
在麥當勞工作一年,回到家整理一萬多字的筆記,就是在不斷總結和分析在麥當勞到底學到什么東西。
每一個創業者進入一個新的行業開始創業,都是有一萬小時不斷的試錯,不斷的摸索,不斷探索的過程。
在麥當勞出來之后,創業的想法就更加明確,下一步直接回到廣州,進入到廣州的百勝餐飲。對于餐飲來講,當時我認為餐飲最重要的三點,第一點就是運營,第二就是開發選址。第三個很重要的就是產品。
在百勝短暫停留后,對于一個東北人來說,創業做餃子似乎再適合不過了。我當時想,我們又是高材生,又是香港科技大學畢業,又在世界五百強頂尖的餐飲公司做過,我們應該是對這個東西特別輕車熟路,但事與愿違。
在餃子館失敗后,面臨重新選擇品類,我覺得重慶小面是一個非常好的產品,重慶小面是麻辣味型,相對來說可以進行標準化、商業化的潛力非常大。
幾個創始人開會,要不然去重慶看一看,我跟我太太去了重慶,在一個重慶面館前賴了半天,以五千塊錢交學費。他問我要學多長時間?他說學完大概得半個月,我說我哪有半個月的時間,你想學多長時間?三天。
最后來來去去,真正的學習時間是八個小時。我太太一直拿筆做記錄,我是一直拿攝像機在拍。利用八個小時把重慶小面最精華的部分拿回廣州,回來廣州后不久把餃子店轉成重慶小面。
也是這樣的創業過程中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夠真正的深入一線了解自己的產品。
開店頭三個月我就在廚房里煮面、研究產品。我們在開始做重慶小面時并沒有請重慶的師傅,都是我們自己來做,是創業初期找這樣的感覺,這就是我們創業的一萬小時積累。
我后來總結一下互聯網最經典的一句話:“成功了什么話都是真理,失敗了什么話都是狗屁,成功了叫遇見小面,失敗了就是“再見小面”。
2
巧借力四輪融資
從小店到餐飲品牌
那個時候我有一個思考,我們不能這樣干下去,我們的夢想不是做一兩間小店掙點錢,我們真正想的是如何把它規模化、品牌化,形成民族的驕傲品牌。
為什么是品牌?因為品牌可以讓顧客獲得非常好的體驗。
我們覺得我們必須要轉變,要把它真正升級成品牌店,后來決定要開商場店,然而資金卻不足以支持。
這時候一件神奇的事情發生了,一位來店消費的顧客成為了我們的天使投資人,估值1300萬,過了三個月,我們又接受了上海天圖投資的天使+融資,30平米的小店漲到2000萬的估值。
這是真正的資本界對30平米的小店有了認可,有了資金我們也開始了品牌之旅,在凱德、萬科、永旺等商場開店。
2016年初聽說九毛九也要做小面,我就借一個機會,到九毛九總部與管總聊,我問“你干重慶小面,我也干重慶小面,我今天斗膽跟你說一句,你也不一定干的過我,咱倆兩虎相爭何必呢?”他說“也是”。
“要不然咱倆一起干,你用你行業多年的經驗輔導我們年輕的創業者,如果咱們一起干,咱們在整個華南,甚至整個中國都沒有對手”。他說“那也是。”
也是很快磋商,九毛九及董事會就決定聯手投資遇見小面,也就是第三輪投資。瞬間將我最大的威脅、潛在的敵人變成我最大的靠山,最大的盟友。
從這事之后知道企業怎么借力向上走,我有非常大的體會。
我們要在商場開店,商場的租金貴,只能盡量把餐廳做小,座位還要保持多,廚房就要少,這就對供應鏈的水平要求很高,需要半成品。
而做供應鏈需要大量資金,我們非常有幸又得到了華南地區最大餐飲企業真功夫對我們的支持,把最好的供應鏈開放給我們初創企業。
2016年中,弘毅投資遇見小面。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參觀遇見小面,并且吃了我們的面,深深的給了六個字“好吃,再來一碗”,對我們企業給予了很大的希望。
3
學會做偉大的企業
回歸到商業的本質
在我心中偉大的企業就是回歸到商業的本質,偉大的企業必須有偉大的社會價值和偉大的商業價值。
什么是偉大的社會價值?
社會價值就是在這個社會是有意義的,創造了稅收,創造的就業,還有就是你的消費者真正的喜歡你。
很多餐飲企業,像西貝、九毛九等已經是規模很大的企業,員工人數眾多,說明它有很強的社會價值。
同時,偉大的企業一定有偉大的商業價值,市值代表了它們的商業價值。
4
永不停息的消費升級倒逼產業升級
消費升級就是消費需求和習慣,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和消費習慣在不斷的升級導逼產業升級,創造出更偉大的社會價值和更偉大商業價值的過程,而且過程將永不停息。
很多人說企業上了軌道就好了,作為一個創業者來說,永遠沒有上軌道這一說法,永遠是在不停的折騰。因為消費升級是不停息的。
什么是產業升級?是技術和品牌的升級誕生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牛逼的品牌。
作為我們來講,在產業的升級時,我們在供給端的升級,用先進的技術和品牌,誕生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牛逼的品牌,創造出更偉大的社會價值和商業的價值的過程,這一過程將永不停息。
做了餐飲企業的老板,這一條路將是不歸路,你的競爭對手和客戶都在不停的變,一旦你停下腳步,那么企業就會走向衰落。
中國要走向世界靠什么?一個是更先進的技術,一個是更牛逼的品牌,先進技術可以理解為硬實力。另一點就是軟實力,更牛逼的品牌。在餐飲品牌中,我們是更有希望創造餐飲品牌。
餐飲品牌的背后代表的是文化,所以,中國如果出現牛逼的品牌,是能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的文化,也很大程度上能把中國的文化帶上全世界。
5
產業升級的三個推手
資本、互聯網和人才結構
資本、互聯網、人才結構是當代產業升級的馬車。前面是兩匹馬,叫外力(資本和互聯網),人才結構則是坐在車上的人,叫內力。
金融的發展會這么迅速,原因就在于他們把社會最牛逼的人才都吸引過去了,只要最牛逼的人才向往這個地方,把這個行業做好,那這個行業的發展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
今天,從上游到下游,整個行業出現一批又一批高素質,高格局,高學歷的人投入這個行業,整個行業的人才結構發生了變化。
互聯網,我覺得互聯網最大的意義就是在當代讓我們對信息的索取和信息的發布更加的平等。(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過去大型企業通過信息的不對稱來牟取暴利)
另外,信息的發布也是相對平等的。
今天是自媒體時代,是互聯網時代,信息的發布是相對平等的。一條好的視頻,一個好的文案,是可以人傳人,一下子突破了大企業在營銷端、品牌端對我們的封閉。
第二個時代就是資本時代,資本時代讓這個時代更加的公平,今天我跟一個富二代的人同樣做餐飲,同樣搞一個創業,我們的起點是一樣的。
這個時代的本質就是讓更有才華的人在更公平的環境下創造更偉大的價值,這就是三架馬車,資本、互聯網和人才結構最本質的意義。
今天再想做餐飲的創業,如果結合不好這三架馬車,不是在更優的人才結構做這件事,沒有結合到資本、互聯網,根本就很難有機會迅速的出頭。
餐飲必然會在產業升級中兩級分化,未來在餐飲升級中的兩個趨勢:
一是連鎖企業滿足的是高頻大眾的需求,
二是個體戶滿足特殊小眾需求。
在中國的餐飲界必然誕生像麥當勞、星巴克級別的民族餐飲企業。
在兩極分化中不斷的有企業出來,大企業那端不斷的成型,隨著互聯網的投資,產業的發展,隨著有不斷的高手進來這個產業,一定會有麥當勞、星巴克級別的民族企業誕生。
6
遇見小面的三板斧
從2014年開始賣小面,到現在開了12家店,只做了三件事,而且還活到了現在,而且還活的不錯。
餐飲能開到十間店,證明從0到1解決了,下面1到N是發展階段。其間遇見小面只做了三件事。
1、從未停止產品升級
在追求極致的路上只有半成品,沒有成品。
我們這個企業已經重視到把老板娘推到負責產品上,她以前是搞云計算大數據的,現在搞辣椒、牛肉,帶著產品極致方向努力,永遠都在產品極致的路上。
2、從未停止的品牌升級
2014年是一個街邊30平米的小點
2015年品牌面,把店開進商場里了
2016年花了價錢升級做大牌小面
2015年推出了小面PLUS,小面升級版,還沒有推出,是成是敗還不清楚。
3、從未停止的組織文化建設
一個創業型公司能不能跑起來不是產品好不好吃,而是有沒有組織文化建設,有沒有向專業化的隊伍去走,如果沒有這樣做,想開規模化的店是沒有可能的。
一個真正的CEO就干三件事,找人、找錢、找方向。
若除此之外干了第四件事,證明你還沒有真正領悟到一個CEO應該做什么。
作為一個老板,老板的本質要干什么事?
找到并團結比你更牛逼的人,讓他在你身邊發光發亮。組織文化建設就是讓我們有共同的價值觀,找到并團結比我更牛逼的人,讓他們加入團隊。
企業真正能跑起來最終能決定的不是產品,也不是一個比較空的品牌,而是內部組織文化建設。
海底撈主要做了什么事情?為什么他們能更牛逼,其實他們就做兩件事,第一就是產品的打造,供應鏈不斷的打造。
第二件事就是把錢投在人身上,把錢投在產品和人身上,這是做餐飲的核心和本質。
作為餐飲的老板,我們必須有看透事物的本質,如果看不透事物的本質,每天都只是在看一堆道理而已。
最后把這句話送給在座的餐飲朋友們:把一件小事做好,就能改變世界…
閱讀福利:分享文章到朋友圈,發截圖到微信:cyo2o666,即可獲取完整PPT!
– END –
分享 | 宋奇
來源 | 餐飲O2O
整編 | 小貝
愛學習的老板都會點的圖片
▼
點擊關鍵詞,關注更多精彩內容
▼
巴奴 | 胡桃里 | 云味館 | 松哥油燜大蝦 | 老板戀上魚
九毛九 | 遇見小面 | 西貝 | 海底撈 | 外婆家 | 桃園眷村
中國餐飲精英交流學習社群
▼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32662349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52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