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國龍:今年春節前后一個月,西貝預計損失7~8億。
零售品牌商家,構筑了中國億萬普通人的基本生活。疫情之下,他們的行動值得記錄,他們的營生現狀需要關注。故此,推出“零售疫線”系列報道。對話零售品牌商的高層及一線人員,力求還原抗疫實況、背后故事。此為第一篇,西貝莜面村。內蒙古庫布齊沙漠的沙漠基地,1月20日。西貝主要高層正在開年終會,董事長賈國龍坐中間,現場氣氛輕松。過去的2019年,是西貝“豐收年”。2020年開局之戰,一個月前已開始部署,全國367家門店協同推進。西貝各地區紛設目標,堂食和外賣營收總和要上漲15~20%不等。為贏下這場戰役,加人、漲薪、調菜單,關鍵食材悉數到位。萬事俱備,只待除夕夜來。可在這一如往年的日子里頭,“大家自然地聊起了疫情”。就在一天前,1月19日23:39,武漢出現第一例肺炎死亡病例。“但還沒有把這事兒提到戰略高度去看待。”西貝集團公共關系副總裁楚學友,接受CEO品牌觀察獨家專訪時說。待到他一覺醒來,變天了。群消息24小時,“滴滴滴”不停。西貝的高管們在飛機上、高鐵上,不斷轉發、交流疫情消息。這時,楚學友才覺察到,事態不妙。西貝還沒來得及做進一步動作,1月22日,新型冠狀肺炎已在媒體喧囂聲中席卷而來。1月23日,武漢封城,全國戒備。隨即,北京取消所有廟會,七大春節檔電影全部下架。各地相繼傳來花式”抗疫“大法,挖斷路面,商場停業……“我們首先想到的是,門店該怎么辦?”楚學友回憶道。堂食,是西貝的主要營收渠道。這點,賈國龍在2019新年賀詞中公布的數據可以作證。西貝集團2018年營收56億,堂食為48億,占86%;外賣為8.8億,占15%。為了保住這條生命線,武漢宣布封城當天,西貝集團下達的戰略是,“只要商場有客流,能營業的就先營業。”可不過半天,這個戰略就從“保店”變為“保人”,武漢9店全關。“有些商場還沒有關,但我們先關,先保證人員安全。”第二天,就是傳統除夕。凌晨兩點,西貝高層緊急開會,膠著討論哪些店關、哪些店不關。隨著多地開啟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預警,西貝相繼關閉北京(20店)、上海(78店)、重慶(6店)等多地所有或大部分門店。西貝上一次規模性閉店放假,是在十七年前。“非典的時候我們公司有五六百員工,就放假了,員工高高興興地走了。“賈國龍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回憶。當時的西貝還很小,門店還不多。可現在的西貝,是個餐飲頭部企業,有367家門店,有2萬多名員工。“原本,春節期間單店單日營收7~13萬元。現在一下子沒了堂食,壓力很大,原材料就會積壓很多。” 西貝莜面村賈國慧分部外賣營運副總馬凱榮說。他負責上海、杭州等地100家店的外賣業務。這邊上海主力分部泰山壓頂,那頭西貝的北京分部,也亂了陣腳。“當時還真是挺亂的,微信、釘釘消息響個不停,我們分部總經理王龍龍一直在跟分部干部商討對策。”西貝王龍龍分部營銷副總王健(負責北京20家店的營銷,包括外賣)告訴CEO品牌觀察。很明顯,閉店后的西貝,必須面對的第一道坎就是,備好的食材如何處理?據楚學友介紹,西貝的蔬菜、半成品等原材料,都會提前由央廚配送,一般會備足3天用量,部分特殊食材甚至備夠半個月。而人員冗余,則是另一大壓力源。馬凱榮所負責的100家門店,原本安排到崗員工有4、5千人。每家店,光是后廚就有20人左右。現在店關了,但工資要照開。外加固定的租金、水電等成本,賈國龍預計“西貝今年春節前后一個月預計損失7~8億元。”每一秒,都能聽見成本燃燒的噼啪聲。而僅剩的幾家在營門店,還得繼續開下去,只是每天面臨著各種不確定因素。“有時候,商場突然就要關門了。或者營業時間反復調整。到后來,有些商場都不讓騎手進了。“說到這,馬凱榮語速不由快了起來。大年初二開始,多家購物中心相繼宣布對進駐的品牌商家減免租金,1周到1月不等。對此,楚學友表示,地產合作方主動減免租金,對于西貝乃至整個餐飲業,都是很大的支持。但短期免租解的只是燃眉之急,要想往下走,西貝需要找出別的法子。然而, 西貝大部分門店,都開在購物中心里。受疫情影響,大多數商場都閉店或縮短營業時間了。在此情況下,要開外賣,必須獲得購物中心的理解和支持。比如,一線員工要在門店工作,管理者要巡店。騎手取餐、送餐要進出商場。“在特殊時期,很多物業方都愿意和我們共患難“。經過密集溝通,多家地產商都極力配合西貝的積極自救行動。“我們留意到,武漢疫情雖然嚴重,但快遞、外賣沒有停。所以,我們覺得外賣一定是個機會”王健回憶道。他記得很清楚,有了做外賣的想法并跟領導匯報,是大年初一的晚上。因為當時客車停運的報道越來越多,擔心路況,他當天晚上從老家唐山驅車2小時趕回北京。新年第一天,西貝找到了新路子。然而,新一波難題也出現了。
初二、初三,西貝一二線城市門店的外賣業務,相繼啟動。然而,閉店狀態下,外賣要怎么做?西貝亦沒有現成答案。
- 篩選門店。以小區數為基準,爭取先開周邊小區數多的店;
- 外賣菜單調整。春節前家庭套餐、牛羊魚大菜唱主角。只開啟外賣后,西貝明星菜和蔬菜類前置,并做一定的折扣和促銷,既滿足消費者現階段的需求,也解決了西貝部分原料積壓問題;
- 使用安心卡。每份外賣都付有一個小卡片,記錄制作人、裝餐人、騎手的體溫溫度。王健回憶,這是外賣經理劉寶泉發明的,這個小創意很貼心,迅速復制到全國門店。微博上,有不少用戶表示被這個小細節“戳中”。
- 人員配置和防護問題。全員定時測體溫,帶口罩上崗,明確規定普通口罩6小時一換,N95口罩3天一換。配免洗洗手液,加大門店消毒頻率。
而馬凱榮所負責的100家外賣門店,還要解決運力問題。因為該分部以有65家店為自配送,35家為平臺配送。馬凱榮,2001年從上海開始,他主力推進某品牌外賣業務。而餓了么、美團直到2008年和2010年,才相繼成立。2017年加入西貝后,馬凱榮轄下的100家店一直是西貝外賣業務主力軍。去年,西貝集團近8.8億元外賣收入中,他負責的分部貢獻2.72億元。春節前,他剛立下新flag,2020年外賣要做3.1億。照此計算,1月份就要做2700萬元。前面20天已經完成了70%,剩下的30%原本要靠春節10天沖刺。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擾亂了他的精心部署。按照新計劃推進,問題又層出不窮。原先調配的500個騎手,基本工資可上漲500~800元不等,且可按單量取酬。但疫情的快速擴散,讓不少騎手打起了退堂鼓。“很多孩子們都不敢送。一個店有3個孩子不敢送,另外7個也會受影響。”他管20歲出頭的騎手,統一叫“孩子”。采訪1小時,他提了21次“孩子”。馬凱榮很快面臨外賣運力缺口40人的窘境。而其他愿意上班的騎手,一旦看到送餐地址涉及發熱門診、肺科醫院、疫情小區,恐懼感陡升。而到了初四(1月28日),則出現了“很多醫院、小區的保安突然不讓進了”的情況,有些顧客又怎么也不愿意出來拿。這天截至24時,全國確診認數5974例,超過非典。各地門店先后發生外賣被攔在門外案例,恐慌情緒在蔓延。馬凱榮意識到,要重塑團隊信心。他和管理組成員每天加大巡店,甚至有管理組成員親自送外賣,“看得見的”門店管理和防護措施,讓騎手們漸漸安下心。
針對“外賣送不進去”的情況,自配送騎手全面執行無接觸式配送,尤其是醫院、疫情小區訂單。送到保衛室,打電話請客戶自己下來拿,實在有不愿意來取餐或送不進去的,損失只能西貝自己扛。正當騎手緊缺時,后廚人員卻大量盈余。馬凱榮調取了部分人員,通過培訓、薪資補貼,補充外賣運力;剩下的人則在防護到位前提下,開展各種教育培訓。終于,西貝的外賣業務在初五、初六算是進入了正軌。可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大批餐飲企業已經開始追趕西貝的“外賣”腳步。“疫情”繼續蔓延,全國多地將復工日期從2月3日再次延期至2月10日。大批人員滯留,禁足在家的他們,“太想吃點好的”。瞅準機會點,北京西貝20家店1月31日再調外賣菜單,推新品。其中一道是,羊三香家庭餐和雙人套餐。這道菜是由羊棒子、羊蝎子、羊尾巴尖燉煮而成,以前只做堂食,從未上過外賣。“宅久了多無聊。兩個人在家,點一鍋羊三香,喝點小酒兒,啃一點骨頭,吃完了還可以吸骨髓,吃膩了吃兩口黃瓜。湯還可以用饅頭沾著吃,多香啊!你能感覺到了嗎?“電話采訪的那頭,王健還不忘砸吧口水。另一道,則是“五蔬有機莜面”。這道菜是用有機莜面加上多種蔬菜拌著吃,陸續全國上市,將成為西貝力推的爆品。截至2月3日15:30,西貝全國367家門店經營狀態為:43家正常營業門店(其中5家無外賣業務,主要為機場店,38家堂食外賣全開),192家只開外賣門店,132家閉店。馬凱榮掌管的100家店,外賣營收2600萬元,與目標2700萬元基本持平。“單日單量往年是1萬多單,現在只有4000單。但是客單價上漲了30%。”正當外界將西貝立為“模范標兵”時,賈國龍的一場公開發言,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坦言,西貝處境艱難,因為外賣“只能達到正常營收的5-10%”。“沒遇到危機的時候,我們還挺牛的,還說我們不缺錢,現金流足夠。危機來了,突然發現現金流根本扛不住,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就耗沒了。”的確,雖然西貝2020春節外賣戰績斐然,但卻是用高額成本換來的。這個成本,既有食材的不可避免的浪費,盡管調了菜單、做員工餐、做公益,“但每天還是會損耗很多“;也有因為各種原因外賣“送不進去”造成的損耗。“我們下手快,囤了一批,夠用。我們專門有個物資部,快速地買,高價也要買。你要知道中間還有(賣)高價的,一個N95要 30多塊錢,這部分就花了幾百萬。”賈國龍說。
當然,更大的成本在于,養一支專業團隊。而一般的小微企業,通常沒有能力組建這樣的團隊。賈國龍對外透露,西貝的成本結構為人力成本占30%,原材料占30%,房租10%,稅收成本占6%~8%。一個月光發工資就要,發1.56億元。“一開始,我們不悲觀,不怨天尤人,積極自救。我們認為,2月底,疫情可能就會得到控制。但現在看起來,似乎沒那么快結束。“目前西貝的餐品沒有任何漲價。對此,楚學友表示,畢竟輕微漲價對于西貝營收“斷崖式下跌”的事實,無濟于事。況且,那些做著外賣的門店,也隨時可能因為“肺炎”’疫情變化,而遇上新窘境。由于重慶疫情加重,2月2日愛融薈城、萬象城也閉店了。至此,西貝重慶只有時代天街店和觀音橋店還在堅持,每店日單量高峰時也只有30多單。在賈國龍發聲之后,外婆家吳國平也表示,“每天一睜開眼睛就要支付250萬元。“老鄉雞束從軒則說,撐不過2個月。餐飲大佬集體發聲,映射的是一個行業的困境。啥時候能恢復?能不能扛到最后?大家心里都沒底兒。在楚學友看來,疫情和人們的心理恐慌結束時間,是不同步的。“我記得2003年非典疫情過去整整一年后,北京的地鐵站還隨處可見’已消毒‘字樣。只有當人們的心理恐慌結束了,客流才會恢復。“從1月20日算起,西貝已在疫情籠罩之下渡過了16天,“外賣自救”行動也在繼續。而那些來自訂單客戶只言片語的肯定,是王健等一線管理者和員工向前的動力,“那可比老板鼓勵還有勁兒啊!“頂著風浪,摸著石頭過河的馬凱榮,時常會想起年初三在上海東方路店巡店時遇到的那位花甲老大叔。那天,大叔看見廚房在營業,問是否可以點餐。得到否定的回答后,大叔走開了。過了一會兒又回來了,想要外帶。可是,他不會點外賣。最后,由大叔報菜名,馬凱榮用自己的手機(避免接觸),點了份500多塊的外賣,三大袋,目測夠6~7個人吃。疫情危機-同樣也是外賣機遇,在此期間合作我們免費贈送一個月服務。詳情咨詢微信號:wmwjclub (或直接掃下面碼)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