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個老板問的一個問題非常有意思,他說:怎么讓顧客覺得實惠的同時自己又能多賺錢?
這是一個無解的問題,怎么可能又讓顧客覺得實惠的同時自己又能多賺錢?實際上是沒有這種運營技術的,在相同品類的前提下,便宜就是便宜,貴就是貴,這種雙贏是不存在的。賺錢只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薄利多銷(降低每單利潤以靠規模取勝),另一種是品牌差異化(讓用戶愿意支付多出來的溢價)。不存在單量不變只通過技術手段就能提升利潤這種情況。
還有很多老板經常會這樣:每天的訂單中突然出現了一單兩單用戶湊單的虧本訂單,就會非常的生氣惱火,立馬去后臺改價格、改活動,然后改完后過兩天發現又沒單子了。我們在經營過程中經常會被這些“小事”所困擾。
一個精明的經營者一定是算總賬的,就像你不會因為馬云長得不好看而減少對他的敬佩,整天盯著局部看一定會在大方向上迷失。店鋪經營不僅要“抓大放小”,甚至我們還需要人為的設計一些合理的漏洞來增加我們的存在感。
設計引流產品
上一篇文章說到很多商家因為轉化率太低而買不上排名,怎么辦?可以試試產品引流的方式,這種做一段時間之后發現轉化率會有明顯的上升,對老店來說能起到盤活的作用。
微信是免費的,騰訊掙錢不直接靠微信,而是利用微信強大的流量基數來進行商業變現(比如游戲、支付、廣告),很多時候我們店內賣的最好的產品不一定會靠它掙錢,這些引流產品是我們拿來獲客,讓用戶體驗我們店鋪的
20%的用戶支撐你80%的利潤,這20%的客戶才是你的核心。各行各業都是這樣,少數的付費(優質用戶)會支撐業務的大部分收入,這個就是商業的本質。
引流=吸引注意力
獲取流量,需要成本。線下有店鋪成本、網上有排名成本,而成本除了“多花點錢”,還有“放棄利潤”。通過放棄利潤來爭取用戶眼球,更廣泛的說是-競爭注意力。羅胖在跨年演講曾說,現在電影、電視、直播甚至知識服務商,都在競爭同一個東西,那就是用戶的注意力。每個人注意力是有限的,是稀缺的。
在流昂貴的當下,現在只要在網上做生意,如果不能快速吸引用戶的注意力的話你就會輸的很慘,做自媒體為什么有那么多標題黨?各種各樣的廣告、海報為什么變著法子秀下限?當然是為了吸引你的注意啊,現在大家的時間被各種各樣的信息、媒介、app占據,你如果沒有快速的吸引到用戶注意,他就會被別人搶走,因為互聯網時代可選擇的太多了,這就是殘酷的事實。
拼多多,可能很多人沒用過,甚至沒怎么聽說過(我對它的了解也僅停留《極限挑戰》里面的廣告),但是就是這么一個成立不到3年的平臺,一躍成為全國第三大電商平臺,前兩天有資訊說其每天包裹量已經超過京東躍升全國第二了,拼多多是怎么做起來的呢?其實他考得就是大量引流品不斷的去刺激用戶,甚至不惜降低產品服務質量的代價,核心就是“便宜”!有些產品的價格非常勁爆,會讓人迅速的記住這個平臺,貪便宜是人們的共性,而拼多多就是把這一商業模式做到了極致。
所以什么樣的力度算作引流產品呢?引流產品的目的是迅速抓住用戶的眼球,縮短用戶下單時間。一個不痛不癢的折扣是不足以吸引用戶的(大家都這么忙,要拿出來誠意啊),比如拿出一個-幾塊錢成本的小食(或者非主食)做一個0.1元的特價,放在比較顯眼的位置,每單限量一份。這種算比較正確的引流方法。
引流品≠廉價感
還有一點比較重要,引流品一定要大家所熟知的,有一個默認的價格范圍的產品。比如羊肉串5元一串,你做引流0.1元一串(限量),這個就有引流的效果了,因為羊肉串大家都知道日常價格在什么樣的范圍,你突然來一個0.1元就比較有震撼力。
而且特價一定要限量限購,第一個這個是對你成本的考慮(避免用戶鉆空子),把錢花在刀刃上,第二最重要的是,特別低價的商品本身會給人一種“廉價感”,這個時候只有你限量了,用戶才知道你這個都是本來不是廉價的是需要“搶”的,給用戶一種占便宜的感覺。
題圖來源:拍信paixin.com
往期文章:
北京外賣數據(5月) 深圳外賣數據(5月)
一線城市4月品牌排行榜 1月萬單外賣排行榜
滿減設置技巧 提高轉化率 詳解流量入口
搜索優化 搜索優化2 微信運營
玩轉團餐? 差評回復模板 滿減小套路
單量之王 提高排名幾個小技巧 排名規則
拯救轉化率 小程序+外賣 競價的技巧
2018,外賣賺錢機會 純外賣還能做嗎?
外賣選址選品(一) 選址選品(二)
……
外賣·賺錢·干貨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原創文章,作者:外賣玩家,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