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08日 No.804
1
1849年,一個波士頓商人,賣掉了自己在波士頓的所有資產,長途跋涉來到了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座金礦區,試圖尋找屬于他的財富。
在他的印象中,加利福尼亞的河流里,在河道中到處都有碩大的,無法搬動的金塊。
只要到那里,撈金如探囊取物一般輕松。
2
到達加利福尼亞的金礦區之后,年輕人一次又一次地將篩金子的盤子插入河底的砂石。
但令他沮喪的是,每一鏟子,帶出的都是砂石,他能看到的,除了石頭外,還是石頭。
一鏟鏟的下去,收獲的石頭,是越來越多,金子在哪里呢?
日子一天天過去,年輕人有點受不了了,他帶來的盤纏,也花的差不多了,再這樣下去,是熬不住的。
3
這天,一位老者從他的身邊經過,問他“小伙子,為啥你淘到的,除了石頭,還是石頭呢?”
年輕人說:“這里都是石頭,哪里有金子,我受不了了,我要回家,要不然我就真的破產了”
老者說:“孩子,你挖到的石頭,就是金子啊!”
老者一邊說,一邊拿起一塊石頭,敲了敲,對著陽光讓年輕人看。
“你看,這金光閃閃的微粒,就是金子啊”
年輕人說:“我要的不是這個,我要的是金塊,金塊懂嗎?很大的一塊的那種!對,就像你腰里這個袋子一樣大的金塊”
4
老者笑了笑,然后打開腰上的皮袋子,指了指里面“你說的就是這嗎?”
年輕人湊近一看,這里面哪里有金子,一樣也是細小的金沙,并沒有大塊的金子。
老者說:“娃兒啊,你以為我淘到的是大金塊嗎?我淘到的,就是你看不上的金沙,我耐心地收集一點點的金沙,日積月累,有了現在的財富。”
年輕人盯著老者,陷入了思考。
5
有些老板們,都寄希望于某一次的學習,就能有飛躍式的進步。寄希望于某一個點上的改變,就擁有巨大的突破。
實質上,這樣的想法,和“希望淘到一大塊金子”的想法,又有什么樣的區別呢?
聚沙成塔,積跬步至千里,這是自然規律,更是我們行事的規律。
持續不斷的小改進,下日日不斷之功,下滴水石穿之功,耐心的收集一點點的金沙,成果自來。
原創文章,作者:餐謀張大寬,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