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巴克的中國供應鏈戰略

    2008年以前,星巴克門店及時收到所需要的物品的比例是35%,數以千計的門店總是會缺少某些東西,顧客的需求無法滿足,因此損失的顧客無法估量。星巴克的供應鏈部門完全是個“官僚怪物”,部門眾多管理混亂。星巴克立即著手重組供應鏈部門,招募世界頂級的供應鏈管理人才,加大對于供應鏈的投資,如今90%的訂單都能毫無差錯的準時送達全球的門店。


    說起星巴克不得不提的人就是公司現任主席兼CEO Howard Schultz,他從80年代起就斷斷續續的與公司共同成長。但星巴克最初由三位非商業人士創辦:Gordon Bowker(作家)、Zev Siegl(歷史老師)、Jerry Baldwin(英語老師)。他們想把最好的咖啡帶到西雅圖,因此于1971年在派克市場開了第一家星巴克。起初僅出售咖啡豆,但Howard Schultz的加入帶來了改變。

    偉大企業家的情懷展現給您,正是這些理念使得星巴克這么非同凡響。 作家,英語老師,歷史老師在這位哥們的帶領下走向高逼格。

    我只有一個信念,如果有比完善我們的咖啡更重要的事,那邊是重喚我們的激情,這是每個星巴克人服務顧客的基本要素。——霍華德·舒爾茨

    我明白要追逐利潤又不愿違背人類道德聽起來有點狂妄,但我始終不愿放棄,即使星巴克和我一同處于迷茫的時候,我也不愿放棄這一原則。——霍華德·舒爾茨

    在我看來,要保證股東的長期利益,公司必須首先為伙伴以及顧客創造價值。然而華爾街的分析師們并不這樣想,他們常常將長期投資視為短期頹敗,從而損害了公司的利益。——霍華德·舒爾茨

    “第一個是家,第二個是辦公室,星巴克則介于兩者之間。在這里呆著,讓人感到舒適、安全和家的溫馨。”——霍華德·舒爾茨

    1999年,星巴克在北京開設了第一家門店,開啟中國大陸市場。目前,星巴克已經在中國90多個城市開設了超過1700家門店。對星巴克來說,中國市場目前已發展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2015年星巴克第四季度賬單顯示當季凈收益為6.53億美元;2015財年內,公司合并凈營收191.6億美元,比去年上升17%,創下了歷史新高。

    2015年1月星巴克的首席執行官Howard Schultz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時稱,在未來的五年時間里將每年在中國市場開設500家門店。2019年在中國店面達到3500家,意味著未來五年在開店數量翻番,星巴克這樣的中國夢靠譜嗎?

    打算開出更多門店的星巴克當然能搶占先機,但越來越多的市場進入者,包括百勝旗下的肯德基、必勝客還有麥當勞以及各類小眾的連鎖咖啡館也使得這個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而星巴克也正在中國供應鏈戰略出更多改變。

    原材料的質與量上:2012年12月12日,總部位于美國西雅圖的星巴克宣布全球第6個、亞洲第1個“咖啡種植者支持中心”在云南普洱正式投入運營。當時普洱種植咖啡60萬畝,投產面積為27萬畝,產量達到3.65萬噸,無論種植面積還是產量均占到中國的一半以上。2004年建立“咖啡和種植者公平規范”是星巴克及其利益相關方共同建立的一套整體的指導準則。這套準則共包括產品質量、經濟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4個核心領域。(有了供應的數量和質量保障)

    供應商管理上:是一個重要而且復雜的工作,目前成為星巴克的供應鏈管理中最重要的環節。星巴克現有近百種產品,涉及的物料數萬種,不可能全部由自己生產,很多是從上游原材料供應商處獲取,目前供應商有數百家。事實上就形成了以星巴克為核心、一個龐大的“虛擬企業”。

    移動端多種多樣移動營銷策略和體驗上:APP虛擬星享卡的積分制度成功的提升了消費者的忠誠度和黏度,通過不斷地星星獎勵和對應階段的優惠券發放,用戶會時常跑到門店享受一杯免費的咖啡。

    除了自己的APP以外,更在社交媒體上進行了拓展,這里我們說的就是圖片分享APP,Instagram。目前,星巴克的官方Instagram有超過700萬的粉絲,而其分享的圖片不少也有超過10萬個贊——對了,不少都是用戶自己照的照片!

    還有15年1月,星巴克宣布向其移動APP用戶提供SPOTIFY音樂流媒體服務。 沒想到吧,終結傳統唱片業,助力流媒體崛起的是家咖啡企業。

    線上布局上:繼旗艦店亮相之后,星巴克在華再添一家特殊門店——入駐天貓,成立了天貓星巴克官方旗艦店。

    在物流配送上:15年8月,統一集團旗下的統一超商通過一項議案,決定投資6000萬元人民幣成立泰州物流公司,加強其在中國內地運營的上海統一星巴克業務。有消息指出,作為擁有星巴克江浙滬地區經營權的統一超商成立泰州物流公司,為星巴克提供物流配送,意在滿足未來統一星巴克在江浙滬的擴張需求。

    在產品層面上:星巴克與康師傅達成合作,在中國大陸生產星巴克即飲飲品,并拓展本地市場分銷渠道。根據雙方簽署的協議,星巴克將負責產品研發和創新,以及品牌發展;康師傅則將負責在中國大陸生產、銷售星巴克的即飲飲料產品。

    在本土化上:星巴克不僅推出了更多的中國城市馬克杯,還有類似星冰粽、月餅和辣意椒香摩卡這樣中國獨有的產品。在新品類上,星巴克也計劃今年在門店銷售旗下Teavana品牌的手工茶飲品。雖然前期星巴克頗為謹慎,沒有開設門店的計劃,但在一個飲茶大國一個做咖啡的品牌開始賣茶也是有點大膽。11月,為迎接圣誕,在中國所有門店改使用紅色紙杯,節日氣氛營銷引來一片好評。

    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即飲咖啡和功能飲料市場規模達60億美元,根據2014年歐睿調研結果,預計未來3年將進一步增長20%。星巴克顯然不想錯過中國快速增長的即飲咖啡市場。

    雖然旗艦店并不銷售星巴克的咖啡豆、速溶咖啡、馬克杯等核心產品,只銷售電子卡、實體卡和咖啡兌換券三類虛擬產品,但其還是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僅開業當天,就賣出562筆面值200 元的天貓專屬款星禮卡、336筆售價98元一張的黑色版星巴克美人魚星享卡等多樣產品。

    “實際上,促使星巴克觸網的原因并不是線下的生意不行,相反,星巴克線下的銷售是向好的,甚至在二三線城市也在不斷擴張,真正的原因是星巴克想借助電商渠道,實現自己未來O2O模式的落地。

    中國第一家專注于餐飲和食品供應鏈的自媒體

    筆者擁有十年的大宗農產品期現貨研究和采購、餐飲生鮮采購和冷鏈物流等豐富的采購、運營、物流等供應鏈實踐經驗。曾任職正大集團(中國區)中央采購部、合興集團(吉野家采購部)、眾萃物流和優配良品。長期專注于餐飲供應鏈、冷鏈物流的實踐和研究,多篇文章發表于今日頭條、億歐網、餐飲老板內參,掌柜攻略和《中國食品報》,曾在勺子課堂直播講授《餐飲的采購和供應管理》。

    服務并提供解決方案的客戶有:正大食品、辛普勞、安德魯、北京宴、香港馬會、吉野家、鏈農、Pizza Express、華萊士、日昌、云海肴、楊記興臭鱖魚、蜀海、明湖樓、明湖小樓、半天妖烤魚、董小姐愛地鍋、望京小腰、焦耳外賣等食品企業和餐飲品牌,致力于幫助餐飲企業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餐一謀,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730.html

    (0)
    上一篇 2018年5月10日 07:40
    下一篇 2018年5月10日 08:49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