尷尬的川水
四川地處長江上游,是全國水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天然水質優良,水資源總量在全國名列前茅,然而,說到川水的品牌卻是讓人十分尷尬的事,除了一個“冰川時代”、“峨眉山礦泉”在全國小有名氣外,你實在找不出第二個能拿得出手的四川品牌!
省經信委公布的一個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包裝飲用水產量為9535.73萬噸,其中,四川包裝飲用水產量為919.7萬噸,占全國市場份額10%左右,居于全國第二位。2017年,全省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共425家,其中,規模以上包裝飲用水生產企業58家,實現主營收入136.2億元……同時,引進了農夫山泉、怡寶、娃哈哈、康師傅等行業領軍企業在川投資建廠,總產值占全省包裝飲用水產業總產值約30%。
這組數據僅看前半部分,規模和企業數量都還可以。然而,在看到最后這句話時,似乎就有些尷尬了:也就是說農夫山泉、怡寶、娃哈哈、康師傅這四個外來品牌的產值占了四川包裝飲用水總產值的30%。
在中國品牌網公布的“中國十大飲用水品牌”中,有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昆侖山、5100、娃哈哈等,卻沒有一家四川飲用水品牌。
一個產量達全國第二位的飲用水大省,卻出不了一個全國知名的品牌,這是為什么?
好水賣成了白菜價
四川飲用水不僅是品牌上的尷尬,更令人痛心的是:因為川企品牌定位的目光短淺,導致很多珍貴的水資源被賣成了“白菜價”!
據了解,目前四川出產的礦泉水,主要是含偏硅酸、含鍶這二種類型的礦泉水。而在大眾眼中那些知名的高端礦泉水品牌,如百歲山、5100、昆侖山等,也都是偏硅酸類型的礦泉水。這些高端的礦泉水,雖然有著各種各樣的品牌定位和概念,但其本質就是含偏硅酸的一種礦泉水。然而,如果拋開各種概念,僅從偏硅酸含量的多少來判斷水的品質,那么,在四川可以找出大把超過這些知名品牌的礦泉水。
以藍劍的冰川時代蘇打天然礦泉水來說:其水中天然小蘇打碳酸氫鈉(NaHCO3)含量475mg/L,遠高于國際標準的340mg/L,而其京東自營上330mL,24瓶裝,一件價格竟然低至96元;而相類似的意大利圣培露小蘇打礦泉水250mL,6瓶裝,優惠價格高達56元!
還有,曾經在川內小有名氣的三蘇礦泉,其偏硅酸含量高達80mg/L以上,而國內高端的5100礦泉,偏硅酸含量25一55mg/L,但價格卻是三蘇的幾倍!
川水出川難在哪里?
四川的飲用水資源,不僅量大,品質也很高,這是己被業內所公認!但四川本土的飲用水品牌,卻知名度很低,尤其是瓶裝水,很難走出四川。一位對四川飲用水行業有著多年研究的人士告訴第一食品資訊:
川水出川,首先難在觀念上,一是小富即安,安于吃不飽,餓不死的狀態;二是害怕競爭,不敢去全國市場與人競爭;三是品牌意識落后,舍不得花錢做品牌,怕花冤枉錢!
對比一下百歲山礦泉,這個從飲水資源并不豐富廣東起家的品牌,憑借準確的品牌定位和持續的大手筆廣告投入,2018年成功躋身中國飲用水銷量的前三強。
2018年在四川經信委等部門舉辦的“四川好水”的活動上,有專家還指出了“川水出川難”的另一個因素是:惡性競爭和互相殺價。同行之間不能緊密團結,靠打價格戰生存!最后讓整個行業只能賣白菜價,不能凸顯品牌價值。
互聯網時代川水能否來一次鳳凰涅槃
俗話說,置之死地而后生!四川飲用水行業目前就處于這種狀態。
數據顯示,目前位居飲用水市場前三位是農夫山泉、怡寶、百歲山。緊跟其后的是康師傅、娃哈哈、冰露等品牌,在大眾飲水市場這個層面,基本上己經不太可能留給四川品牌有一席之地了,因為這需要巨大的實力!一位業內人士稱:以怡寶來說,其目前的利潤率僅5%左右,也就是說賣100個億的產品,利潤僅5億。如此低的利潤是任何小企業都玩不起的!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因為互聯網電商、物流業的發展,也給優質的川水帶來了一次機遇!川水完全可以通過大力發展小眾、高端、優質的飲用水品牌,來一次鳳凰涅槃!
圖片來源:官網
近年來,尤其是90后人群成為消費主力后,人們驚奇的發現,互聯網上那些國外的高端礦泉水是越賣越好!法國著名的氣泡礦泉巴黎水,其在中國互聯網上的銷量,己經占到了它中國市場總銷量的40%左右,也就是說互聯網己經成為中國飲用水的一個重要銷售渠道。對于四川的水企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機遇,四川的好水完全可以通過互聯網走高端小眾的定位去贏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川水,是不是你的新時代來了。
————————————
點擊查看更多精彩
???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