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在中國酒鄉邛崍,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酒業分會成立大會在此隆重舉行。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會同成都地區主流的酒類企業,如水井坊酒業、全興酒廠、文君酒廠,古川酒業,金盆地酒業,宏達酒業,川池酒業,漁樵仙等生產性企業和環球佳釀,1919等流通企業約50多家企業代表,20多位釀酒專家歡聚一堂,慶祝酒業分會成立。成都市經信委領導岳曉川,市食藥監局領導鄧丹出席會議并講話。 成都作為國家級中心城市,是西部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著名的美酒原產地。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成都食品工業已經成為了全市五大支柱產業之一,其中,酒類產業是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板塊。 會上,成都市酒業分會秘書長任偉維作了關于協會前期籌備情況的工作報告:從去年12月份成都市政府相關部門確定了大力發展酒業產業的“5+1”規劃之后,協會秘書處開始籌備工作,工作人員走訪了成都市近百家白酒企業,充分聽取意見與建議,大家一致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對接周邊與全國各地的酒業協會平臺,加強對酒類企業的服務,搭建起政府與企業溝通的橋梁。 隨后,會議對協會成立的章程進行了表決,并對會長單位,副會長單位,理事單位等協會成員舉行了授牌儀式。 作為政府的代表,成都市經信委,成都市食藥監局領導對協會成立表示祝賀,并鼓勵企業要團結一心,共同發展。成都市經信委領導岳曉川分析了成都的酒類企業當前面臨的困難,鼓勵大家要轉變觀念,積極探索,通過技術創新、企業經營模式的改變實現企業的轉型升級。他表示:作為企業,要重視產品質量安全,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公平競爭,多釀好酒,滿足人們對品質生活,美好需求的愿望。同時,協會作為一個服務平臺,要切切實實地為成都產區的企業服務。 協會專家委員會組長鐘杰在會上作了題為《關于成都產區優勢與劣勢的幾點思考》,他說,中國白酒是一個高度依賴自然環境的產業,而成都平原具有得天獨厚的釀酒條件。隨后鐘杰從“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闡述了成都產區的情況。他認為,成都產區位于長江上游名酒經濟帶,這意味著成都產區具有不可復制的水質,土質,微生物環境等等。 再加上我們擁有像曾祖訓、胡永松等技術老專家,還擁有像林東,李東這樣的中青年釀酒專家,可以說我們擁有老,中,青技術專家梯隊,同時擁有全國最多的白酒專業院校和科研機構。成都產區的優勢非常多,現在需要企業下定決心,做出選擇,因為努力比選擇更重要。因為時代變了,80,90后已經逐漸成為白酒未來消費的主流,如果不做好這一代人的酒類消費教育,我們的未來是沒有出路的。 最后,酒業分會執行會長王墻作了題為《一個產區,一個夢想——將成都產區打造成川酒高地的皇冠》的戰略構想。 他認為,成都作為國家級中心城市,在酒類行業具有非常特殊的地緣優勢,“北京雖然是我國的政治中心,但它離我們的白酒太遠,宜賓,瀘州雖然整體發展更大,也有百億級的企業做支撐,但畢竟是二級城市,成都成為酒業中心的區位優勢更加明顯。” 隨后,王墻從縱向梳理了酒類發展的三個重要時代,指出:酒業新周期已經來臨,未來的競爭是產區的競爭!同時,他又橫向對比了貴州茅臺鎮的打造以及江蘇宿遷洋河的崛起,從而得出一個結論,一個產區的打造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以十年為周期,通過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見成效。成都產區要以打造百年品牌的戰略思想作為底層邏輯,進行規劃和推進。 未來逐步要去做的“五個一”工程是: 一、重塑一個美酒產區,做好成都產區定位,聯合企業打造該產區,做好宣傳推廣工作; 二、打造一瓶好酒(品牌)——在成都產區做一款10億級的產品; 三、整合金融資本,建立一支服務于酒類行業的產業基金; 四、建一座國際酒業交流中心的城,作為酒類服務集成區,成為成都的新名片; 五、建立酒類行業產業鏈,構建全新生態圈,為成都市酒類發展打造一個千億級的新增長極。 與會企業代表聽了各位專家領導的發言非常振奮,紛紛表示,終于有個組織可以為企業出謀劃策,帶動大家發展。古川酒莊負責人羅政表示:有協會的帶領,成都區域的酒廠一定會改變過去單兵作戰的情況,大家抱團發展,共同尋找出路。 老專家曾祖訓則表示 大家都說川酒好,到底好在哪里? 一、要知道四川的濃香型它是經典,是正宗的。這個概念要明確。 二、要做高品質產品,首先是酒體干凈,香要優雅,窖泥的配方要科學。 三、現在的人追求口感陳不陳,我們要把陳酒用好,發揮它最大的經濟價值。而川大微生物教授胡永松則呼吁:協會要把產業鏈的企業整合起來,共同發展成都產區板塊,振興中國白酒,四川濃香大業要在成都板塊的體現。 成都板塊過去的輝煌已經成為歷史,成都產區要想再次強大,需要一代人的努力,這正是我輩的歷史使命,也是成立這個酒類協會的重要意義!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