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于提供最新、最專業的食品行業資訊,做食品行業的榨汁機,最精華的都給你! 星期二 2018年1月
猜測一:新零售大爆發
2017年,最火爆的一個詞語就是“新零售”,無論天貓、淘寶還是京東,都在大規模的布局線下零售系統,而一些傳統的企業和品牌也在以開設實體店、無人貨架等方式,不斷探索全新的經營模式,如三全在寫字樓安置鮮食機;伊利蒙牛進軍社區無人便利微店;旺旺宣布布局千臺智能售貨機,打造規模化售貨機生態圈;王老吉宣布進軍涼茶實體店,四年在全國開3000-5000家門店。
傳統食品飲料公司新零售布局意義在于:無論是無人值守貨架還是線下門店都將是食品公司線下渠道網絡的一個節點,能夠更加貼近消費者。一方面為公司產品提供新的流量入口,另一方面提供新的消費場景,增強消費者購物體驗。
2017年是傳統食品公司探索新零售道路的一年,而2018年或為新零售布局爆發元年。
猜測二:快消平臺價值凸顯
多年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企業或者經銷商在嘗試著以聯盟或者聯合的方式建立起了一個個基于產品、渠道合作共享的組織,在豐富各自的產品陣營的同時,也加強了自己在終端的掌控能力,提高了與合作伙伴的議價能力,而隨著新技術、新概念的興起,平臺化的趨勢也逐漸拓展到各個領域,除了解決產品問題之外,更能解決渠道拓展,營銷方式等更多的問題。
如果說新零售是在解決企業和品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那么平臺化的建設則是在解決以產品矩陣為代表的各類經營問題。可以說,在新零售的帶動下,平臺化的價值也將會逐漸顯現,促進行業進一步的創新和改變。
猜測三:B端成食品、調味品戰略入口
受益于消費升級、餐飲崛起及下游集中度提高,B端或將成為食品、調味品下一個重要戰略入口。
B端用戶較C端用戶:
1)能夠更加專業地識別產品質量,更關注產品性價比;
2)對食品、調味品的采購更關注成本;
3)對產品粘性更大,餐飲配方較為固定,一段時間內不會改變,幵且隨著用戶(廚師)的流動,產品的使用習慣會帶到其他地方。
以上特點決定B端對產品的使用上具有粘性,對B端用戶的開發具有易守難攻的特點,前期開發難度高,而一旦攻破加之正常維護,銷量很快就會上來并可穩定。尤其是攻破連鎖餐飲店、便利店具有戰略意義。
2017年中炬高新調味品加速向餐飲滲透,17年餐飲增速約20%;安井食品火鍋料供向連鎖餐飲客戶海底撈、呷哺呷哺;三全食品鮮食2B端業務放量,供向上海猩便利、新一天便利等便利店;大北農飼料由經銷散養戶轉向直銷規模化豬場。這一趨勢將在2018年延續幵更為顯著。
猜測四:復合調味品迎來新機遇
在品牌餐飲快速發展的同時,家庭的餐飲消費也得到了一次快速發展的機遇,隨著90后成為消費主力,他們的消費態度也影響著產品的經營和銷售,對于90后的消費者來說,做飯已經成為他們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這也帶動了調味品,特別是復合調味品的銷售。
其實,多年之前,業內就迎來了復合調味品的增長浪潮,但彼時,更多的產品訴求是在與提供方便快捷的烹飪體驗,降低烹飪的難度,而此時,消費需求的變化,則為復合調味品提出更高的要求,即在滿足方便快捷的烹飪需求的同時,還要滿足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具有特色的個性化烹飪的需求。
猜測五:名酒上升通道即將關閉
碎片化渠道整合,大單品生命周期延長。
近年來,產業面正加速發生變化,易久批(編者按:原文為e酒批)、1919、酒仙網等正在迅速整合碎片化的渠道,比如易久批宣布取得古井貢在江蘇所有地級市的獨家代理權,并表示將通過分享線上資源和更開放合作物流體系加速度發展,預計2017年流水達100億。洋河董亊長王耀也拜訪了1919總部,1919在門店快速擴張之后開始精耕織網,提升密度。此外,洋河藍色經典、口子窖5年、古井貢年仹原漿等推出超過8年的老品,仍然保持雙位數增長,茅、五、劍以外白酒單品生命周期延長漸成趨勢,“三年喝倒一個胖子”不再是行業規律。
白酒階層正固化。渠道更扁平、更現代化,單品規模更大,這些顯著降低了行業和企業波動性,推動了白酒行業運行模式加速快消化。相應的品牌、規模等快消品常見的競爭優勢在白酒行業也逐漸有固化的趨勢,換句話說,對有些酒廠品牌、產品上升通道即將關閉。
猜測六:國企改革推動啤酒行業格局改善 今年大單品回暖疊加全年高溫天氣延續,行業景氣度有所改善,且進口啤酒沖擊減弱,國產啤酒面臨的調整壓力有所減弱。長期看,人口老齡化背景下啤酒消費主力人群減少,預調酒等新品種分流追求個性化的年輕人群,啤酒行業總量可能繼續下滑。
窮則思變,國企改革或助力啤酒行業格局改善。自14年以來,行業景氣度下滑疊加進口啤酒沖擊,啤酒行業整體處于低迷。往后看,啤酒行業的改善路徑在于產品高端化和同業競爭緩和,其核心均在于競爭格局的改善。目前,行業3+2格局已定,CR5(行業集中率)高達73%,繼續低價搶份額的策略已經很難奏效,而重啤的案例給行業打開新的視角,未來龍頭企業收縮戰線而專注優勢市場或大品牌整合,可能成為行業趨勢,而今年華潤、燕京關廠求變及部分產品漲價也或說明這一趨勢。
按常理論,市場化環境下中國啤酒行業的整合應會快于當下,進展緩慢的原因或更多在于國有資本在啤酒行業占比過高,其低效的決策機制和非市場化的利益考量阻礙行業出清。
往后看,國企改革迚程的加速或對行業格局造成積累影響,一種可能是燕京固守北京、廣西市場較為被動,存在被強勢品牌收購可能;另一種可能是,國企改革完善企業激勵機制幵放企業經營權,華潤、青島、燕京關廠更為順利。
猜測七:預調酒鳳凰涅磐,重回增長快車道 人口結構平移和偏好轉換推動下,低酒精度飲料將會逐步分流部分啤酒市場,成長空間仍是10倍量級。
2014-2015年行業需求因消費者“嘗鮮”而突然爆發導致企業、渠道對預調酒市場空間產生誤判,從而形成嚴重的渠道庫存問題,2016-2017年市場整體在消化歷史庫存,并持續擠出跟隨者。目前,行業去庫存周期結束,業務增長雖慢但持續可期,18年行業有望重回增長快車道,堅持下來的龍頭企業成為最大受益者。
猜測八:國產葡萄酒迎來底部反轉 葡萄酒市場恢復增長,但進口酒擠壓國產酒份額。12年以來行業需求疲軟,但行業已經在14年實現觸底,而具備品質和性價比優勢的進口酒持續收割葡萄酒增量市場,致使國產葡萄酒增長乏力。2017年1-10月,葡萄酒產量同比-9.7%,葡萄酒進口數量同比+19.7%。多因素利好,18年國產葡萄酒拐點可能到來。
1)國產葡萄酒經歷多年的深度調整,需求從商務&禮品逐漸轉變為個人消費,而價格也日益親民,繼續擠壓的空間已經不大。以龍頭張裕為例,葡萄酒噸價從12年5.57萬元/噸降至16年3.74萬元/噸。
2)由于歐洲遭受自然災害及加州大火,國際葡萄與葡萄酒組織預測2017年世界葡萄酒產出比2016年減少8%,為1961年以來最低值,海外葡萄酒價格上漲有望為國產葡萄酒収展塑造較好市場環境。
3)國產葡萄酒龍頭張裕、長城均在17年有管理層重大變動,并通過區別化漲價&砍條碼來重新梳理品牌和戰略。從三方面綜合看,國產葡萄酒產品降級或已完成,而海外葡萄酒漲價也為國產酒提供更好的市場環境,龍頭企業自身機制和渠道的改善,增強發展驅動力,預計18年國內酒企營收增速可能加快。
猜測九:調味品龍頭加快并購整合 調味品龍頭并購整合提速,利用現有渠道網絡+品牌進行品類擴充:從調味品行業的發展階段與競爭環境角度考慮,目前2000多億空間且集中度較低,競爭格局較為寬松,龍頭企業仍處于擴張階段,平臺型公司并購整合是行業發展大趨勢,利用現有渠道網絡及品牌力進行橫向品類擴充打開市值空間,包括很多小品類如料酒、醋、復合調味品。
2017年1月海天(江蘇)以0.4億元人民幣收購鎮江丹和醋業有限公司70%的股權,丹和醋業2016年前三季度虧損42.7萬,而海天中報披露實現扭虧為盈。預計2018年海天或將在調味品更多領域進行并購整合。
猜測十:美食零食化
即食火鍋大熱
無論是一個人還是小家庭,無論是選擇外賣、洋快餐、方便食品還是凈菜,在吃這件事上,大都市里的年輕人們正在追求著美味與效率的結合。根據阿里數據,2015年至今,方便速食銷售額一直波動上升,方便速食市場依舊火熱。
但如今的新“速食”除了可以提高吃的效率外,也同時滿足了特定消費群體的個性化需求。以90后和95后偏愛的即食火鍋來說,除了提供方便,更重要的是滿足了“便攜”的火鍋夢。CBNData《報告》顯示,即食火鍋儼然已成為方便食品新貴, 2017年7月至9月線上即食火鍋銷售額連續三個月呈現翻倍增長。
相關企業也看好食品零售化趨勢,老牌火鍋巨頭海底撈、德莊以及休閑零售品牌良品鋪子等都紛紛加入即食火鍋市場。
有業內人士認為,即食火鍋在經歷了2017年的野蠻生長之后,2018年必將是整個行業優勝劣汰、產業洗牌的一年,那么,方便自熱食品產業未來將會如何發展,行業變革將從何處開始,產業創新將往何處去,會有哪些企業和品牌成為最終的勝利者?
2018年3月
第二屆方便自熱食品產業大會
↓
為你揭曉謎底
? end ?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此文
■ 揭秘 | 蒙牛最近有點兒zuo…
■ 【深度】統一也來了,方便自熱火鍋格局會否生變?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8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