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代,新聞爆炸式的生產和傳播很容易讓人迷失其中,模糊關注重心。本欄目旨在整合近日大量行業新聞中的精粹,用最直觀精練的語言,讓您在1分鐘內盡知行業新鮮事。
1
伊利挺進全球乳企8強 打破西方乳業“獨霸”格局
7月25日,荷蘭合作銀行發布2016年度“全球乳業20強”榜單。除了超過百年歷史的國際巨頭雀巢、達能、拉克塔利斯、恒天然、愛氏晨曦等企業外,作為亞洲唯一一家挺進10強的乳企——伊利,排名上升2位,躍居全球乳業8強,成為有史以來排名最高的亞洲乳企,打破了全球乳企前8強西方“獨霸”的歷史格局。
2014 年底,伊利將企業愿景升級為“成為全球最值得信賴的健康食品提供者”,實現從百億級企業向千億級企業跨越”的目標。面對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場競爭,伊利正運用全球智慧,將“中國品牌”推向世界。
2
美國轉基因食品“貼標”引論戰 他們在爭論什么?
7月1日,隨著一部關乎轉基因食品的法案正式生效,佛蒙特州成為美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強制給轉基因食品貼標識的州。
就在法案支持者熱烈慶祝他們多年努力終成正果時,反對者也在緊鑼密鼓地張羅反擊——由于聯邦層面尚無轉基因標識立法,一切逆轉皆有可能。
一張小小標識,在美國掀起了關于轉基因食品的又一場論戰,甚至可能決定美國人餐桌上到底吃什么。
專家指出,反對者之所以對標識如此敏感,最根本的仍在于民眾對于轉基因的認識問題。圍繞轉基因問題的爭論不會因為一個標識而就此停歇。美國佐治亞大學教授韋恩·帕勒特的話也許比較中肯:“轉基因作物就是作物。它們不是一些支持者所宣稱的萬能藥,也不是其他人所宣稱的可怕怪物。”
3
農村青少年肥胖比例快速增長 食育知識普遍缺乏
由于我國農村地區的青少年兒童食用越來越多高糖和高熱量食品,肥胖比例呈快速增長。肥胖問題已非城里人和成年人的“專利”,農村青少年兒童正面臨肥胖的侵襲。 一項由山東省預防疾病控制中心開展的為期29年的調查顯示,從1985年至2014年,調查對象中超重男孩的比例從0.7%增至16.4%,超重女孩比例從1.5%增至近14%;肥胖男孩所占比例從0.03%增至17.2%,肥胖女孩比例從0.12%增至9.1%。此外,12歲以上年齡段的青少年肥胖問題更為嚴重。
4
網傳“三伏天”喝冷飲致寒氣入骨 專家:適量即可
從7月17日進入“初伏”開始,到8月25日“出伏”,“三伏天不能喝冷飲,喝冷飲會寒氣入侵”的說法在朋友圈廣為流傳。記者近日對廣西醫科大學、廣西中醫學院等多家醫院專家學者采訪時,他們表示,這種說法缺乏科學依據,酷熱天氣條件下,適量攝入冷飲降低體溫未嘗不可,但不宜過量。
5
天天果園成都大面積關店 生鮮電商九成都在虧
近日,水果垂直電商天天果園關閉大量線下門店的消息傳遍朋友圈,也引得業界廣泛討論。生鮮電商長期被視為電商領域的藍海,引得眾多企業紛紛殺入這一領域。然而,極少有成功的案例出現,倒閉關門反倒不斷涌現。
據了解,天天果園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水果垂直電商之一,在2015年5月完成由京東領投的7000萬美元的C輪融資后,開始實施三大O2O戰略,其中之一便是主打“2小時送達”,以果汁、水果為主,用戶線上下單,實體店線下配送的O2O模式。
對于關閉門店,天天果園相關負責人表示,只是為了服務升級,并非對O2O模式的否定。
目前,除天天果園外,仍有愛鮮蜂、Dmall(多點)、本來生活網、京東到家、順豐等多家企業在生鮮電商領域角逐。而這種角逐更像是一種摸索,因為至今沒有哪家企業探索出十分成功的模式,反而關門的消息卻層出不窮。
6
加多寶輸掉“獨家配方” 累計支付賠償近兩億
隨著“配方案”終審判決的落下,加多寶恐怕不能在廣告中說出“獨家正宗配方”這句話了。 7月19日,廣東高院對王老吉加多寶“配方案”作出終審判決,駁回加多寶上訴,維持原判。而在去年底,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加多寶立即停止涉案虛假宣傳及商業詆毀的侵權行為,并賠償王老吉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500萬元,同時,還需在《廣州日報》及加多寶集團官網首頁刊登聲明并公開道歉。 實際上,這場長達三年的“配方”之爭最終結果是兩家配方都正宗。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6月至今,法院共對廣藥王老吉與加多寶的8起案件進行宣判,案件涉及商標、裝潢、廣告語等多項行為,加多寶目前累計需支付的賠償近兩億元。而僅在2013年,加多寶冠名“中國好聲音”的廣告費用就高達兩億元。
7
進口可口可樂半年來四上質檢總局“黑榜”
近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官網公布了6月進境不合格食品、化妝品信息。在共計226批次不合格食品名單里,包括產自可口可樂公司在內的26批次飲料產品名列其中,其不合格主要原因為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貨證不符等。
本次公布的不合格名單中,由深圳市蘭卡實業有限公司進口的9批汽水因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苯甲酸被退貨,產地為美國、制造商皆為THE COCA-COLA COMPANY(即可口可樂公司)。
質檢總局同時強調,所列批次食品、化妝品的問題是入境口岸檢驗檢疫機構實施檢驗檢疫時發現的,都已依法做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這些不合格批次的食品、化妝品都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8
四川食品產業振興計劃 科技品牌傳播全程服務啟動
四川獨特的區位生態環境優勢,造就四川食品產業在全國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近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大力推進實施“食品工業大省向食品工業強省轉變,建設中國重要的食品工業加工基地”的戰略部署,培育出川酒、川茶、川菜等一張張閃亮名片,食品產業門類實現了從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的轉變,已形成白酒、肉類、糧油、飼料四大千億元以上的支柱產業。從2010年起,四川食品工業總量已躋身全國三甲超出西部,領跑全國。2014年四川省食品工業總產值達6300億元,占全省GDP總量的20%。據相關統計,2015年四川省四川食品工業總產值將達到7200億元以上。 還將籌辦“科技推進轉型升級 品牌打造提升價值”主題論壇活動,交流探討食品產業現狀與未來發展、健康營養、食品安全等話題。會議將邀請省市主管領導、食品行業專家、學者,媒體等以及部分食品企業代表共同出席盛會。 2016值得期待。四川食品產業加快發展,品牌提升打造影響實現新突破,中國食品報網專業、權威的傳播策劃與高效執行手段,將使廣大參與的食品企業贏在2016,贏在未來發展路上。
9
各路商家涌入外賣市場 價格戰一觸即發
外賣行業快速發展讓越來越多的快餐企業意識到,外賣業務已經成為企業的新動能。從快餐廳設立外賣窗口,到自建物流配送團隊,品牌快餐企業在外賣業務上不斷加碼。與此同時,伴隨著外賣平臺燒錢培育起市場規模及用戶習慣,一批專注于外賣的互聯網餐飲品牌也逐漸興起,并憑借低房租、低人力成本等優勢快速壯大。但如今,隨著外賣需求逐漸由價格轉向體驗,加之品牌快餐企業開始“倒灌”進入外賣市場,這些“專職”外賣商戶與品牌餐企之間的戰火已然蓄勢待發。
另有業內分析人士認為,餐飲企業與“專職”外賣商戶之間的競爭已經開始,這從第三方外賣平臺上不斷更替的商家排名上就能看出端倪。相比傳統餐飲企業,互聯網餐飲品牌具備更加新穎的運營模式以及線上運營經驗,外賣產品的研發空間不局限于堂食的限制。而傳統餐飲企業的品牌優勢更為明顯,標準化程度高,食品安全風險更低,對于外賣而言,二者的“戰力”不分伯仲。如果二者真的開打價格戰,除了廣大消費者外,作為外賣主要引流渠道的第三方外賣平臺很可能成為主要的受益者。
原創文章,作者:第一食品資訊,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99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