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美食烹飪藝術家 | 公眾號:dongfangmeishiprysj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酸湯的種類有很多種,若以湯的濃度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
以湯的味道來劃分,則有:咸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澀酸湯等。
以湯的原料劃分,也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蛋酸湯、豆腐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等。
以制作工藝來分,酸湯最為常見的為白酸湯和紅酸湯。
下面,我們總結了6點制作酸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
制作酸湯的環境 制作酸湯需要特定的環境,首先對溫度的要求非常高,一般要保持在25℃-30℃之間,對濕度則沒有太嚴格的要求。
如果溫度過高,那么酸湯中的酵母菌會因發酵過快,產生酸敗味道,使酸湯變渾濁;如果溫度過低,則不易發酵。一般發酵時間為三天,時間不足,酸湯的酸度就會不夠。
貴州一年四季室內都比較恒溫,所以只需把釀制酸湯的壇子放在室內即可;如果出了貴州,就需要在酒店中專門搭建一間溫室,冬天用暖氣管保溫,夏天吹風扇降溫。
不能碰油堿鹽
酸湯中發酵的關鍵是酵母菌,所以在釀制的全程中都不能碰油、堿、鹽這三樣,否則酵母菌會酸敗,直接毀掉酸湯的味道。
酸湯也有濃稠度
自釀的酸湯以濃稠度來評定品質的好壞,如果湯的濃度太清,說明發酵不充份,口味也不好;如果過稠,酸度也會過重。
很多酒店為了省事,酸湯不夠用的時候,就會拿清湯或米湯兌點酸湯,加白醋或是檸檬酸,增加濃度或酸味,這種方法都是不正確的,影響酸湯口味。
酸湯的續添使用
將之前做好的白酸湯(也叫引子)加上清米湯攪和幾下,兩天后再加一些清米湯即可。米湯可每天加一次,加量不要超過原有酸湯的1/3。
酸湯是以淀粉中的糖為營養的鮮活物質,如果每天加熱低于40℃,所做的酸湯就會變質發餿;如果加熱超過60℃,活性物質便開始死亡,所做的酸湯就不酸了,即使酸也酸得不正常。
壇子里的白酸只能用上面的1/2,下面的1/2是沉淀物,也叫做白酸的“引子”。
如果用來做菜的酸湯過酸,可用適量清水兌到適宜酸度(異地最好用礦泉水,以免味道不正),但這種處理方法對酸湯菜的味道稍有影響。
如果酒店中大量使用酸湯,需多準備幾個桶,最好不要將一個桶(壇子)的酸湯用去半桶(壇子),否則再補給時,勢必“收支不平衡”,一旦酸湯變得很淡,需停用幾天,待完全發酵后,才可以使用。
如果所用酸湯不具備酸湯酸度,質量就沒有保證,難以達到所需口感,也就是在省外難以品嘗到正宗酸湯的一個常見因素。一般酒店要額外備出3倍的量,才能達到“進出平衡”。
酸湯的保存要領
酸湯屬乳酸發酵,因此在使用中一定要注意儲存,否則會因為不適應環境而缺少養料或溫度過低,活性物質不能正常生活等情況而酸敗,失去本身的酸香味而變壞變臭。
儲存方法有添加熱米湯或熱淀粉湯,添加時須注意,添加后的酸湯桶(壇子)里溫度不可超過 50℃,常規下是每天不可以使用酸湯桶(壇子)里的一半酸湯,使用當天需補給熱米湯或熱淀粉湯,量則在20%-50%為宜。
其次就是適時將桶(壇子)里的酸湯倒進沒有油跡的鍋里加熱,如果使用量大,還可以將酸湯桶(壇子)置于溫度較高的房屋里,使其快速發酵。當然,如果每天或每2-3天就添加一次熱米湯或熱淀粉湯,就不需再這樣加熱了。
酸湯桶底的沉淀物可謂是酸湯中的廢棄物,需要適時將它清除。清除的方法很多,最好是在加熱酸湯時將桶(壇子)底的沉淀物倒掉,不需要燒熱的酸湯可以換裝在另一酸湯桶(壇子)里等。
高端上檔次的魚不能用
貴州烹飪大師曾少林在北京做了6年的酸湯魚,對酸湯的制作非常了解,也曾經嘗試過一些酸湯的創新,例如把草魚、鯉魚換成鱖魚、鱸魚,試制后發現這種做法完全不行,高檔的魚在酸湯久煮后肉質變柴,口感非常不好,反而是低廉的鯉魚、草魚做出來口感最滑嫩。

白酸制作要領
傳統的白酸,是用清米湯在酸湯桶中慢慢發酵而成,農家自制傳統白酸的做法是:
1、將面粉500克搓細后放入盆中,加入10千克清水,充份溶解后倒入鍋中。 2、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250克糯米粉(也可用玉米面、黃豆面)用清水調勻后倒入鍋中。 3、待鍋中湯汁煮沸后,起鍋倒入桶(壇子)內,封好口,放在溫度稍高的地方靜置7天。 4、待色澤乳白、酸味純正時即可。
酸湯與泡菜水和鹵水一樣,保存得當,才會愈存愈香。
原料: 鮮活魚1條(約750克),豆芽40克,姜片10克,蔥節20克。
調料:
自制白酸湯500克,精鹽、干辣椒、木姜子油各8克,煳辣椒面40克,花椒3克。
制作:
1、鮮活魚用清水喂養一天后,在鰓后第三片魚鱗處橫劃一刀,取出苦膽;干辣椒切碎。
2、取鍋置火上,倒入白酸湯,將魚和干辣椒、姜片、蔥節放入鍋內,再放入花椒、精鹽、豆芽和煳辣椒面一同煮熟,蘸酸湯魚專用蘸水食用。
白酸(酒店做法):
清水10千克燒開,放入鮮筍1500克、玉米棒5個、糯米粉500克用冷水調稀,逐步倒入開水中,攪拌均勻,關火將調好的湯水倒入大缸中,加蓋密封,在25℃的環境下釀制一周即可。
注意:
釀制過程不能沾油,不能開蓋,溫度不夠要加溫。

紅酸制作要領
紅酸是用密封不見光的土陶瓷罐(腌制四川泡菜的壇子)制成,將野生的貴州本地小番茄洗干凈,放入適度的食鹽,然后把特質的壇子蓋子蓋上,在邊上圍上水密封(水要經常換,如果變臭了就會影響酸湯質量)。
紅酸的酸湯味道很濃,一般不直接食用,可作為食用調料放,存放的最長時間為3—5年。
原料: 鮮活草魚1千克,野生小西紅柿、紅椒各100克,姜、蔥各3克。 調料: 鹽、胡椒粉、木姜子油各5克,白酸200克。
制作:
1、將西紅柿洗凈,用開水汆一下,撈出濾去水份,放入缸中,放入2克鹽,腌制3天,制成番茄酸。
2、紅椒洗凈,用石磨磨細,加入2克鹽,放入缸中腌制3天,制成紅椒酸。
3、制作酸湯魚時,加入白酸湯200克、番茄酸、紅椒酸,加入鹽、胡椒粉、木姜子油、姜、蔥,上火燒開,放入改好刀的鯉魚煮食即可。
七款酸湯魚專用蘸水 蘸水是廚師制作酸湯魚的點睛之筆,味道最終是否到位,重點看蘸水做得是否滿意。在貴州,經營酸湯魚的酒店大多講究蘸水的制作,并配有專門制作蘸水的師傅。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七款貴州酸湯魚的特色蘸水。
制作: 1、青椒25克切丁,放入油鍋內煸炒至斷生后起鍋撈出。 2、西紅柿15克切丁,同青椒丁、酸蘿卜丁15克一起放置碗內,加入雞精、精鹽各3克,姜、蒜粒、甜醬、熟花生碎、小蔥花各5克混合即可。
制作:
1、取干辣椒50克用小火翻炒,待辣椒炒脆后起鍋,用手將其搓碎。
2、取干辣椒末、姜蒜粒各5克,酸蘿卜丁、胡辣椒粉、酸蘿卜、折耳根末各10克,精鹽、雞精各3克,酥黃豆、小蔥、香菜各5克、木姜子油1克混合即成。
制作:
雞精、姜蒜粒各5克,泡辣椒、酸蘿卜丁各10克,酥黃豆、小蔥、香菜各5克混合即成。
制作:
將精鹽、雞精各3克,姜、蒜粒、小蔥花、香菜各5克,水豆豉15克,酸蘿卜丁6克、酥黃豆8克,煳辣椒粉10克混合即成。
制作:
精鹽、雞精各3克,姜、蒜粒、腐乳、煳辣椒、小蔥花、香菜末各5克、熟花生碎10克,酸蘿卜丁6克,木姜子油2克調制而成。
制作:
精鹽、雞精各3克、糍粑辣椒15克,姜粒、蒜粒、酸蘿卜、酥黃豆、薄荷葉各5克,花椒油4克調制而成。
制作:
精鹽、雞精各3克,姜、蒜粒、小蔥花、香菜末各5克,燒青椒(將青椒放在中火上燒制,斷生后關火,并將青椒外表被燒糊的黑皮去掉即可)、煳辣椒粉各10克,酥黃豆6克混合即可。
2021年《烹飪藝術家》開始訂閱
只需360元
可得5558元+大禮包!
最超值的優惠你值得擁有! 現在預訂,即刻擁有:1.最高價值378元的圖書;2.價值5000元的學習券;3.精選圖書優惠購;4.免費獲得《中華餐飲捧手禮》掛圖……至少享5558元超值大禮,全年最優惠,千萬千萬不要錯過! 2021年《烹飪藝術家》 掃碼直接訂閱 基礎套餐360元掃碼直接訂閱 選擇贈品和其他套餐 請聯系 電話/微信:18901061720 投稿郵箱:861139149@qq.com 商務合作:13265099024、17724287321 覺得我們“好看”的 請點擊此處↓↓↓
原創文章,作者:紅廚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1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