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概念初起時,被認為是一種“不實用”的新概念,是被資本吹捧起來的美麗泡沫。
歷經4年的發展,從新(偽)概(命)念(題)到實用工具,如今的新零售已被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今年,疫情突如其來,線下實體商業遭受重創,新零售更是成為實體商業自救的熱門工具。
新零售在餐飲業一樣經歷了從觀望到認可的過程。曾經,新零售是大型連鎖餐企拓展營收場景,完善商業生態的新玩法,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小餐企也開始積極嘗試新零售模式。
社交新零售,一種基于社交工具延伸出的一種新零售模式,就成為很多中小餐企試水新零售的練兵場。
那么,對于占據中國餐飲業90%以上市場份額的中小餐企來說,又該如何將社交新零售轉化為一種運營的高效工具呢?
玩轉社交零售模式,要先去了解它。社交新零售有兩大基本要素,餐企只有在具備這兩大基本要素的情況下,才具有玩社交新零售的資本。
1、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是相對于公域流量概念的一種說法。很多小餐企認為私域流量是一個很“高級”的東西,一般小餐廳根本玩不起來。其實不然,無論大小,每一家餐廳都有自己的私域流量。對于餐廳來說,我們可以將它看作是自家的粉絲群體,是通過雙微、自媒體等渠道可以輕松觸達的一個群體。
2、各類社群
如今,很多餐企都運營有自有微信號、短視頻號等,并將這些社交媒體號運營成為一個營銷場景。而社交新零售的場景打造則更傾向售賣目的,所以,相對于微信號、各個短視頻號等,社交新零售更依賴于各類社群,比如微信群,有很多餐企就將微信群運作成了“外賣下單群”。
中小餐企試水社交新零售的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只要解決以下三大問題,社交新零售就基本可以事半功倍。
1、如果實現私域流量的“增量”?
相對于大型餐企動輒上百萬的粉絲群體而言,中小餐企的粉絲群或許根本不值一提,并且,中小餐企的粉絲群體相對不穩定。
這就需要中小餐企將私域流量運作成一個增量的流量池。通過增量達到私域流量池的不斷擴容,以及消費流量的相對穩定。那么,“增量”又來自哪里呢?
·消費即會員
餐廳在使用很多小程序、線上支付工具的過程中,事實上就完成了支付、消費即會員的過程。隨后,餐廳要做的是在完成會員沉淀時,及時對會員數據進行梳理分類,以便于日后的系統運營。
由消費、支付行為而沉淀的會員是幾種流量中價值最高的流量群體。
·營銷綁定
通過營銷行為將潛在用戶“拉”進私域流量池的方式也非常常見。比如在朋友圈中常見的點贊拉新,關注公眾號送小禮品等活動,都是一種營銷綁定行為,是通過一定的營銷策略將潛在用戶“拉進”私域流量池的行為。
相對于“消費即會員”,由營銷綁定的流量,其“流動性”更大,其中有相當一大部分在完成營銷后會陸續離開流量池,最后真正產生消費價值的流量僅占一小部分,但持續的“拉新”也會為餐廳沉淀下可觀的流量。
·平臺引流
私域流量是在公域流量紅利幾近消失后提出來的新概念。但是,公域流量紅利的勢微,并不影響我們去繼續挖掘從其中挖掘流量。
美團、雙微、抖音等平臺,都可以是餐廳“挖流量”的陣地。其中,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更是當下爆火的“吸粉”利器。
2、社交新零售的私域流量怎么玩?
有了“增量”的私域流量池,社交新零售便具有了穩定的消費群體。下一步,讓私域流量產生營收價值,我們還需要為他們打造一個消費場景——社群。
·建立目標社群
建立社群的最終目的是產生消費,那么,建立社群就需要以消費為導向,去做有分類、有定位的社群,而非是簡單的拉人建群。
一家蛋糕店,在建立社群時就可以根據目標人群分布特征、需求特征等建立不同的社群組別,比如,專門為附近社區的人群建立的社群,附近商業寫字樓的企業白領群,以及企業團購群等,針對不同的社群特征,蛋糕店便可以有針對性地對營銷信息進行推送。
·運營社群
社群需要持續的運營,保持社群活躍度,以便社群成員在有需求時第一時間想到餐廳。
社交新零售是以人為核心的模式,所以,在運營的過程中,活躍度的保持不僅要靠產品信息的發布,還要靠圍繞著用戶需求、生活等一些周邊話題的互動。
此時,在社群建立之初便確立好的社群定位會起到大作用。針對社區用戶的社群,發布一些生活小常識,社區相關的一些小動向,群成員會很感興趣;針對白領群體,一些營養小貼士、解壓小妙招等,則更容易引起共鳴。
用情感互動維系的社群組織會更加“牢固”。
·流量變現
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產生更多的銷量。所以,產品信息推送一定必不可少,怎么推送也有講究。
建議形成有規律的推送模式,選擇在會員閑時推送產品信息,便于會員形成穩定的閱讀習慣。
3、社交新零售對于餐廳的主要營收意義?
社交新零售的意義不只在于餐廳對產品零售化的嘗試,還在于餐廳對消費場景的拓展。社區新零售之所以在疫情下爆火,也是因為它在堂食之余,將餐品帶入至一個精準的銷售場景。
·推新
新品上線,最具捧場熱情的永遠是“老顧客”。他們基于對餐廳的信任會更愿意嘗試餐廳的新品。
所以,在集結了大量“老顧客”、新會員的社群中推送新品信息,以及針對新品的一些活動,往往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推外賣零售
今年,外賣平臺傭金再次成為商家之痛,很多商家開始拓展外賣的“第二場景”。社群,也可以成為外賣、半成品零售的另一大場景。
·推團購活動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社區團購異常火爆。沒有實力“傍上”電商平臺,社群與小程序就是中小餐企推社區團購的主要場景。
2020年,餐飲人的路注定難走。即便是大型連鎖餐企,也均在調動極限的力量,奉行“蒼蠅腿都是肉”的原則,盡可能地通過各種渠道創收。
在各方面不占優勢的中小餐企更應該拉緊戰報,打起12分的精神積極創收。社交新零售其實并不算是一種新玩法,也談不上高難度,對于中小餐企來說,不失為一種易上手的營收新工具。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新零售研究 | 作者:一新
編輯:寒斌 | 統籌:大箏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微信號:Media-PR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