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各位是怎么接受和處理信息的,這個很重要,因為你接受和處理信息的方式會決定你的思考質量。
比如看數據,這兩天很多人看到新肺炎的確診人數蹭蹭蹭往上漲,很害怕,昨天就有將近2000人的確診,就會懷疑疫情是否會失控,是否會持續很長時間,甚至是否要去搶購生活物質。。。
其實大可不必,這些天每天發出來的數據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下面這個圖是我個人對數據的簡單處理,加上一個“每日環比“就可以了。
為什么不能只看新增數目呢?因為我們不僅僅想知道這次疫情造成的后果,而且更想知道的是疫情的控制情況。造成的后果就是增加的絕對數目,比如現在已經造成了將近10000的確診病例。但這個數字看不出疫情的控制情況,或者說疫情的發展情況,這就需要引入“環比的分析”,或者叫增速的分析。
在1月27日之前,感染人數的增速是比較大的,平均都有45%以上,最高達64%,而最近幾天,增速下降到了26%了,說明這段時間采取的疫情控制措施是有效的,否則,數據會非常恐怖,每日新增確診數目至少是現在的幾倍。
23日武漢封城是一個關鍵時間節點,考慮到14天的潛伏期,未來還有大約一周的時間會是確診數目的增加期。專家說,平均的潛伏期是7-10天,也就是說,這幾天就是爆發期。
除此之外,我還會看一個數據,就是疑似確診率,每天發布的疑似案例,其實可以預計后面將會有多少人確診,用確診病例除以疑似案例,算出來的百分比大約是64%左右。
在看數據過程中,也要重視一些異常的數據,要分析背后的原因,比如1月27日之后的確診數目比之前增加了很多,這是不是意味著27號之后疫情就大爆發了,失控了呢?顯然不是的,而是因為試劑盒出來了,確診的周期大大縮短,而且確診權利下放了,新增的人數是之前留下來的,而不是真正的新增。
剛剛說了23日武漢封城是一個關鍵時間節點,那加上14天,也就是二月七八號也是個關鍵時間節點,到時看看那時候的數據如何。也就是說,曙光其實很近了,拐點就十天半個月的事情,現在就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候。
剛剛說的這幾點是數據的縱向對比,數據還可以橫向對比,比如把湖北的數據和其他省份對比,把武漢的數據和其他城市對比,就會發現很多有意思的問題,比如武漢的死亡率就比其他城市高。醫療水平其實是差不多的,我能讓想到的就是公共醫療資源的不足造成這種問題,而醫療資源不足并不是醫院太少,而是病人太多,畢竟是疫情的爆發地,所以一個火神山還不行,再來一個雷神山,這兩個臨時的醫院過幾天就要啟用了,死亡率也會因此下降的。
再一個,我發現很多人不會分析信息的性質,什么叫信息性質?就是當你看到一個信息后,要分析和判斷這個信息是從哪里來的,是屬于事實還是觀點。這個太重要了,因為信息源直接就決定了信息的準確性。
比如我每天看的數據,就是到國家的衛健委的官方網站看,是最準確最權威的。有些人看到一些數據,說幾萬十幾萬的,是不負責任的。這個時候,你不相信政府相信誰,相信街邊某個人或者網上的某個人說的么,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么。
而事實還是觀點更加要分清楚,如果是事實,就看這個事情是否真的發生了,說的是否準確;而如果是個人觀點,看看就算了,甚至可以忽略。比如,這幾天瘋狂傳播的疫區國的事情,說中國要倒退二十年之類的,首先文中的事實就很不準確,而且經濟要倒退二十年是他的個人觀點,這個觀點也是由極其荒謬的推理得出來的。但是這種夸張的,言過其實的言論往往很有市場,大家一看到不假思索的就會瘋狂的轉發,我建議開店筆記的老板們不要這樣。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