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里一位開早餐店的老板很苦惱,因為自己的店開了一個多月了,生意越來越差,差的時候就幾十塊錢。他很苦惱,他價格公道,也問過顧客包子味道如何,顧客都說自己的東西不錯啊,說明產品沒問題,為啥就是沒有生意呢?
我要說,他這情況八成就是產品的問題,就是因為包子不好吃,小區的人吃了一次就不來了,面對小區的有限人流,那生意當然是越來越差。
會不會因為宣傳不夠呢?對于社區包子店這種剛需產品來說,產品的重要性超過其他類型的店,首先要從產品角度尋找原因。
包子是一種很大眾化的產品,好不好,顧客一吃就知道,不需要普及教育。而同樣是包子,包子和包子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我自己經常吃包子,有些包子吃過之后就欲罷不能,有些包子吃過之后就不會有第二次。
我老店隔壁就是包子店,他家的包子在那個小城市里就是有名的,有一幫忠臣的粉絲,有時候賣完了,要等下一籠包子出來,一等就是二十幾分鐘,就那么一堆人站著等,那一條街有好幾家包子店,顧客為什么只愿意等他們家的?好吃啊,無論是包子皮還是里面的餡都比別家的好。
那如何解釋問過的顧客都說好吃這個問題呢?
首先,很多時候,顧客并不會講出實情,尤其是你赤裸裸的問他“我的東西好不好的時候”,顧客為了照顧你面子,都會說“不錯啊”“好吃”來搪塞你;另外,有些顧客可能會主動說“你家包子不錯啊”,給你錯覺顧客評價不錯,其實還有很多人覺得你的東西不好吃,因為畢竟是給別人差評,當面是說不出口的。
顧客會用行動來表示對于產品的滿意度。
所以,評價一個產品到底好不好,最終的標準是兩個:
第一個是顧客體驗產品時的狀態。如果別人吃你的包子,吃兩口就扔了,那肯定有問題;如果是餐館,就看剩菜率,一個菜剩下一堆,一般是由問題的,如果桌桌都剩下那個菜,那肯定是有問題。好吃的菜是不會剩下的。
老板平時要做有心人,要多觀察顧客的一言一行,這樣才能知道顧客對于產品體驗的真實情況。
記得以前看過一個案例,忘了是什么牌子,是一個做衛生巾的品牌,開始打不開市場,他們就去超市做調研觀察,發現女性顧客買完后都會要一個不透明的袋子裝著提回家,因為衛生巾的包裝太像衛生巾了,讓顧客感覺不好意思,于是他們重新設計了包子,弄的很時尚很好看,看上去壓根不像衛生巾的包子,對于銷量促進很大。
我店里也有過成功的經驗,我們有款產品東西非常好,開始賣不動,銷量一直不高,后來我發現主要是顧客吃著不方便,我們沒有堂食位置,走著吃不好看不文雅,后來就改了包裝,由用“勺子吃”變成了用“吸管吸”的,銷量立刻提升了不少。
對于產品的改進,都要源于自己的觀察,顧客很多時候不會告訴你真實情況。
第二個標準是顧客的回頭率,老顧客越多,說明產品不錯的,起碼沒有給你減分。有些產品也許觀察不到顧客體驗產品是的場景,就更要看看顧客回頭率的多少。
回頭率是比較難用數據統計的,尤其是沒有做會員或者店面微信沒有運營起來的情況下。但是小店嘛,老板都會在,每天跟顧客打照面,很容易感覺出來,如果你經常看到老面孔,顧客進門還給你打招呼,還帶來他的朋友一起來,那情況就很好。
這個不難的,你只要在店里,就會感受得到的。下面這個截圖是我的一位學員說她店里的情況,她的店也是開業一個多月,基本都是老顧客,他說“回購率驚人”,因為看到的都是老面孔,這就是很好的局面。
這也是我經常強調的,一個店早期,老板一定要在店里,目的之一就是要跟顧客混個臉熟,通過熟人的多少,來判斷顧客對于產品的接受度。
所以,文章中的這位包子店老板現在最應該的做的是產品的改進,而不是活動,也不是宣傳,如果方向錯誤,效果就不會明顯,很容易讓自己的自信心受到打擊。
。。。。。。。。。。。。。。。。。。
關于開店筆記社群— 開一家小而美的店
很多老板會在公眾號里問問題,公眾號只是發文章的地方,我在上面基本不會交流,如果要深入系統學習開店的東西,學習小而美的開店理念,并且和我進一步交流。歡迎加入開店筆記社群,里面不僅有老板們的交流,每天也有我和社群成員的問答,為開店的和沒有開店的老板們提供方方面面的建議。
開店前加入社群深入系統的學習開店的常識是值得的,因為也許會給你省十幾萬幾十萬。
開店筆記社群成立已經兩年多了,一次付費,終身享用。里面有將近8000位各行各業的老板,歡迎加入,詳細情況和進入方法可以進入公眾號,點擊公眾號下方菜單“加入社群”一欄。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3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