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在開店社群里,見到的失敗的開店案例總是多于成功的案例,如果要開店,失敗就是大概率不得不面對的事情。我第一次開店也是很失敗的,最大的代價就是把我從苦心經營的上海趕出去了。
不過我自認為那次失敗的收益率還是不錯的,我常常自揭傷疤,會跟人主動提起那次失敗的點點滴滴,甚至我后面開店的很多靈感和開店理念都是來源于那次失敗的案例。
當初因為失敗的慘痛付出,后面慢慢通過其他方式收回來了。
這就是我要說的“失敗收益率”,什么?失敗還有收益率?是的,失敗當然有收益,不過前提是要正視自己的失敗,承認自己確實做得不到位,有很多改進的地方,然后才能提出下次如何做得更好的具體措施。
我們身邊是不是經常有這樣的人:遇到問題會首先責怪別人,責怪環境,責怪事情本身,唯獨忘記審視自己是不是做得不好。這種人失敗了,那 就是真的失敗了,失敗受益為零。
那么,對于開店來說,如何提高失敗收益率呢?
1,實驗心態,保持小投入,一旦走偏,盡快止損。我經常說的“小而美”其中的含義之一就是風險控制,多小才是小?要在自己承受范圍內的“小”才是小,才不至于失敗了傷筋動骨,一蹶不振。
開店,特別是新手開店,實驗心態并非讓你放棄全力以赴,而是對市場,對消費者有敬畏之心。
去年四月,我從小城市跑我們的省會城市來開店,即使老店開了兩年多了,對產品和模式都比較有信心了,但是來新城市后,我依然是實驗性質,既然是實驗,我就必須控制投入。
今年開第的第三家店實驗心理依然很重,新店已經快兩個月了,我每天還是盯著各種情況,分析自己以前的經驗是否適用,是否有改善的空間。
這種心態,會讓我時刻保持清醒,控制投入。
同時,要經常復盤,分析自己的處境,一旦不行,立刻止損。不浪費時間和經歷。我在上海的處女店是我的全部家當投入,后面一步一步做到盈利,可以說感情非常深。但是當我發現它的諸多先天性缺陷以后,果斷決定不做了。
2,要多從失敗的案例中提取有價值的東西。這個要克服心理障礙,首先要接受失敗,接受失敗是很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會遇到。
硅谷為什么那多偉大的企業,因為硅谷的文化就是“快速失敗,經常失敗”。很多人把失敗當成羞辱,在別人面前提起,感覺很沒面子,這種心態是很難從失敗中找到價值的。
今年我對這個感覺特別明顯,我的線下學員里,有少部分做得很不好的老板,甚至有做了一個月就放棄了的,不過,我知道他放棄是從別人那里聽到的,因為他很少在學員群里交流和分享。
更好的做法是,接受失敗,接受自己沒做好,然后從細微處,從內心深處深刻審視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能力欠缺的地方,當然還包括做得好的地方。
成長是要脫一層皮的,這種自我反省就是蛻皮的過程。
3,要多分享自己的失敗的經驗,讓更多的人知道,從而放大價值,失敗收益率就自然提高了。你付出的成本和代價是固定的,越多人知道,價值就越大了。
在分享的過程中,自己總要從各個角度來分析和思考的,也會讓自己的思維更加完善和立體,得到的認識也會加深。
而且在分享的過程中,也許有互動,互動和交流會得到更多的思考,或者得到更加多類似的案例,自己收獲就更多了。
失敗居然有那么多好處,行動還有什么可怕的!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