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一位老板跟我講:你的節目我天天聽,聽了快半年了,可以為什么我的生意還是沒有什么起色?
我翻看了他之前向我的交流紀錄,一共有5次,很勤快,但是每次提問都是非常基礎的問題,而且從時間上看,他的認知并沒有進步,一直停留在問題的最表層。很難想象他是聽了我的節目很長時間的人,因為他的面臨的問題,我在節目里多次提及,更不用是說社群里的更系統學習。
如果他真的是如他所說認真學習了,那也是低質量的無效學習。
那問題來了,如何高效地學習?我要推薦給大家的這個學習方法也行會改變你很多。
下面這個圖片是學習金字塔的精髓,是美國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它用數字形式形象顯示了:采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會有完全不同的學習效果。
用耳朵聽講授,知識保留5%;
用眼去閱讀,知識保留10%;
視聽結合,知識保留20%;
用演示的辦法,知識保留30%;
討論交流,知識保留50%;
練習操作實踐,知識保留75%;
向別人講授,快速使用,知識可以保留90% 。
這個學習方法我很早就有所了解,并且一直在實踐,可以說,開店筆記一路過來的演變也是這樣的:
最開始,我只是以音頻的形式在喜馬拉雅分享,但是聽的東西很容易遺忘,入上圖所說,兩個星期后,可能只記住5%了。
于是我又增加了文字的形式,就是開店筆記的公眾號,是圖文并茂的形式,音頻和文字結合,可以保留20%。
其實有牛逼的老板會把我的文字總結歸納,變成自己易于理解的形式,那可以留下30%,甚至更多,看看下面這個圖,就是社群里一位老板根據社群的分享整理的一篇結構圖,一目了然:
之后成立了開店社群,各行各業的老板相繼加入,當時也是為了順應大家交流的需要,每天在社群里都有大量的交流討論,這種交流不是消遣娛樂,而是一個主動的學習。
我也經常鼓勵老板們多主動分享,把自己的開店經營的思考和遇到的問題主動分享給別人,主動分享的過程中,為了讓別人能夠理解自己表達的意思,會思考總結歸納,這個過程就是自我學習過程。
最后是行動,懂的東西再多,如果不用來指導實踐,是毫無疑義的,比如你聽了我講“引流產品”的重要作用,但是就是不思考自己店里的引流產品應該是什么,也不給自己的菜單做調整,那你聽到這個概念就毫無意義。
去年社群里推出“百店落地”的線下行動,也是幫助一些有能力,有意愿,愿意通過自己努力改變命運的人找到一個從學習到實踐的可靠通道。
記得以前提到過的一個案例:一位目不識丁農村爸爸培養了兩個清華博士,別人問他的教育秘訣是什么?
他說:自己沒有文化,根本無法指導孩子學習。他想了個辦法,每天孩子從學校回來之后,就讓他們把當天在學校里學到的東西復述一遍給自己聽,而且自己要聽懂了,才算合格。孩子們為了應付爸爸這個任務,首先要在學校里認真學習和理解,因為爸爸沒有文化,所以,不能講得很深奧,而是要用大白話表達出來,一來二去,對課本里的知識都理解得特別深刻。
多有智慧的爸爸!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