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社群里一個老板問:
記不清是哪個餐飲大鱷說的一句話:如果一個店非常注重口味,那么我保證他的店超不過五家!
這樣說對嗎?我們現在小店的成長發展就是靠口味啊
我的回答是:
一個品牌的成長,不同的階段,驅動因素不一樣的,早期以你沒有資源資金口碑,只能靠口味吸引顧客留住顧客;而到了后期,是靠品牌和營銷,現在多了一種還靠資本驅動。
所以,他的話是有些道理的。
這個問題我想展開說一說。
開店老板要有系統思維的,什么叫系統思維?簡單說,就是要考慮問題是要全面,要知道一個事情里面有很多小事情,這些小事情是相互關聯和影響的。A事情出問題了,也許是B事情引起的。
比如,我經常會遇到一個老板的提問:
我的店生意不好,價格這么便宜,怎么就沒人來呢?怎么引流,把別人吸引到店里呢?
老板把問題放在了宣傳上,覺得是自己宣傳做得不好,或者宣傳力度不夠,但背后的真實原因是老板的店沒有特色,產品毫無競爭力。老板要做的,并不是絞盡腦汁想活動方案,而是應該相反,停止宣傳,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店更根本性的問題:
跟顧客或者潛在顧客交流溝通,發現他們的痛點
思考自己店的特色,不一樣的東西,歸納出核心競爭力
調研競爭對手,看看他們的優勢,劣勢和特色
確定自己的競爭策略,把特定的產品或者產品組合,用特定的價格,通過合適的方式輸出給顧客。
行動,把你的不一樣的東西告訴顧客,加入你前面四點做好了,人流自然就來了。
同時,有系統思維的老板還要有重點,雖然我們說要考慮做一個事情的方方面面,但是一定要有重點,要把握好哪些是關鍵核心要素,哪些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哪些是有試錯空間的因素。
對于開店來說,一個店早期最重要的事情是產品和運營模式。這兩個事情就是開店的重點,要把一半以上的時間和精力放在這兩個事情上。事實上,把這個兩個事情列為重點是因為其他很多事情是基于這兩個事情上。
那位大佬為什么說如果非常注重產品口味,店很難做大?說的是小店老板在通過產品把小店做起來之后,卻沒有關注一個店的其他方面,比如管理,營銷,制度建設,品牌建設等等,這樣品牌就比較難以成長。
為什么大點的公司,都有各個部門,每個部門負責不一樣的工作?就是因為一件事情要做起來,要發展,就是需要把很多事情做對,這就是為什么前面我說的,開店老板要什么都會一點,這樣做起生意來才會輕松點。
一次把事情做對就是一種很接地氣的系統思維方法論。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