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講如何科學合理制定外賣滿減活動的幅度,感覺說得不錯,我對比了一下我店里的滿減設定,基本上符合下面的原則和做法,在過去的幾個月,我的滿減活動一直沒變,效果是不錯的。
通常設置三級滿減檔位:
第一檔(單點檔)拉新引流;第二檔(湊單檔)提升客單價;第三檔(拼單檔)防止拆單,吸引大單。
具體設置可以參考以下規則:
第一檔:門檻參照起送價
第一檔的作用是拉新引流,提高進店轉化率,滿減門檻建議設置為起送價,滿減力度設置為起送價的15%-25%。 例如店鋪的外賣起送價是20元,如果力度選擇為20%,那么第一階梯可以設置為滿20減4。
比如我店里,滿20起送,我設置的第一檔是滿22減4.
第二檔:門檻高于客單價15%
第二檔滿減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客單價,所以建議門檻設置為高于客單價的15%,滿減力度設置為20%-30%。 假如店內的客單價是32元,檔位應該設置為32*15% + 32=36.8元,如果滿減力度選25%,則36.8*25%=9.2,這樣第二階梯可以設置為滿36減9。
我店里的主打產品的單價22,這款產品占了60%的銷量,所以第二檔的設置是滿25減8。
第三檔:用兩份套餐的價格做門檻
設置第三檔是為了拼單,同時防止拆單,故而門檻設置為兩份一般套餐的價格比較合理,力度設置為20%-30%。 假設店里的套餐價格是26元,那么兩份套餐就是52元,如果滿減力度選25%,則52*25%=13,那么第三階梯可以設置為滿52減13。 最終滿減活動設置結果:滿20減4,滿36減9,滿52減13。既保證了商家的利益同時也吸引了用戶下單,科學又合理。
滿減活動跟產品組合是結合起來,顧客在下單的時候為了達到滿減活動通常需要湊單,那就要提供相應的湊單的產品,一個餐飲通常是有菜,有飯,有湯,有飲料,這些小東西利潤一般比較高,這樣不僅方便了顧客,店里的利潤也會因此增加一些。
滿減活動也要靈活,之前我店里的滿減活動是兩檔,后來顧客提出來,能否再增加一檔,就是為了點某個產品,因為這款產品的戰略屬性,我們就聽取了顧客建議,特意增加了一檔,這款產品因為增設的一檔滿減銷量大幅度上升。
很多老板對滿減有偏見,一提到滿減就覺得不賺錢,虧給平臺或者顧客了,那可能是因為滿減設置的不對,滿減并不是力度越大越好,而是要符合目標顧客的判斷習慣。
開店筆記公眾號所有文章的音頻在喜馬拉雅FM“開店筆記”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4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