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定價方法是成本定價,大部分老板都是按照原材料成本或者進貨成本來制定價格,再根據競爭品牌的價格和自己產品的競爭力做出調整,不過不管怎樣,原材料或者進貨成本都是定價要考慮的重要因素。這次上新品,我卻搞砸了,把其中一個主打產品的原材料成本計算錯了。算出來價格比不出錯情況下的算出來的價格高了30%,本應該定價14,卻定在了18。價格是我算出來的,因為天天熬夜,這段時間又在不同的城市忙著選址,把給我店里后,就沒管了。直到我回家看到新菜單,才發現了這驚悚的一幕。
我急忙翻出這段時間的銷售數據,松了口氣。因為這個產品是這段時間的明星產品,顧客評價非常好,銷量也在新產品里面排第一,甚至有趕超老產品中暢銷產品的趨勢。
四線小城市這樣一個甜品的價格是偏高的,13-15 塊是我認為比較有競爭力的范圍,利潤率也在我能接受的范圍內。超過這個范圍,價格風險是很大的。因為有前車之鑒,兩年前開店之初有一個產品定價18,產品本身是很有競爭力的,但是銷量一直萎靡不振,問過顧客都說太貴了。
這讓我對價格有了新的思考。同樣是18塊錢的產品,相同水平的產品競爭力,為什么2年前消費者不能接受,而現在卻可以呢?兩年前和現在最大的區別也是最重要的區別就是“口碑”的不同,現在比兩年前有口碑了。說口碑可能會有些空洞,用兩個詞來分解,一個是知名度,一個是美譽度。知名度是知道我店鋪的人的多少,美譽度是說你好的有多少。有口碑了,就是不僅知道你的人多,而且還有很多人說你好。 這個,就是“品牌溢價”。我認為的15,和實際的18,3塊錢就是我這個店的品牌溢價。
有沒有指導意義? 有。第一,一個店或者品牌早期定價是沒有品牌溢價的。如果你覺得裝修高級點,包裝好點就是溢價,價格往往會被消費者排斥。第二,如果你想要利潤高點,那么首先要做的不是提高價格,而是提高口碑。換言之,提高你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關于“開店學習社群”
在開店學習社群,我們要用一年的時間見證一個小而美的店怎么做起來的,里面我的分享是系統的,深入的并且跟案例結合的,最終目的是“用頂層設計開店法” 開出一家 “小而美”店。結合我的新店,我會全程直播總結開店的全過程。
里面除了我的分享 ,還有各行各業老板的相互交流學習。期待您的加入!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