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有人微信里發來幾個數字問我有沒有道理,說是一個店的3個月,1年,3年是一個店的危險期,是否有規律?
想了一下,我認為還是有道理的,這幾年看了很多店的的升起和落下,我來到這個城市兩年了,我隔壁的左鄰右舍就是換了一撥又一撥,有一天,店員告訴我,說一個顧客帶著她的朋友來我們店,推薦說我們店都是這個城市的老字號了,兩年就是老字號,也算是對開店不易的調侃。
講講為什么一個店的這三個時間點很關鍵。
記得我前面講過開店要遇到的5大關,3個月就是我說的第四關 ,1年是第五關,3年也許就是開店的第六關,但我還沒有經歷,我最后講一個我身邊的例子。
新店開業3個月是很關鍵的。有一半以上新店倒閉的店都是3個月以內關閉的。當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營業額遠達不到預期,最后放棄。3個月以內放棄的新手居多,開店前期望過高,落差大,心理接受不了,又沒有經驗,不知道怎么做出改變和調整,心煩意亂,一走了之。我見過開比較夸張的3天就關門的,小伙子我見過,說開店沒意思,又去打工了。也有開店老手,開店前就知道是冒險,心里很明白,3個月內做出了調整,但是沒有改觀,關店是正確的糾錯,一旦認錯,防止損失擴大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撤。
一年也很關鍵,這個我是經歷過的,我的店就經歷了這個過程。這個時候營業額無緣無故的開始下滑,排除了所有的可能也找不到原因,最后,我發現,這是部分產品生命周期造成的,可以說就是規律,當然說一年時間,不是確切的365天,也許10個月,也許14個月,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周期。這個時候如果沒有找到根本原因,就會病急亂投醫,亂了陣腳,很有可能就開始走下坡路。我左鄰右舍好幾個店都是沒有撐過這個過程。
這個時間應該怎么辦?因為是產品成熟期開始進入末端,所以,重點應該在產品上,你賣的東西顧客開始厭倦了,市場開始期望你有新的東西給他們,那么就滿足他們的愿望。我的思路是提煉你給顧客提供的價值,現有的產品只是產品的一種表達形式,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的表達形式,找到這種方式。
再說說三年為什么是關鍵年。三年算是老店了,因為中國的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也就2.5年,還不到3年。一個店能開3年,肯定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發展快的的,也許都有好幾個店了,從一家店,到多家店,這是一個很大的跨越,對老板的能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所以這個時候其實最大的危險來源于老板能力沒有跟上。我們這個城市有一個品牌三四年前很牛逼,做炸雞,漢堡什么的,兩三年時間,靠著加盟,大街小巷都是他的店,小小城市有二三十家,不過現在的那些店都破敗不堪了,大部分都在轉讓,不轉的店里也在在賣其他東西。從他開店的數量,就知道曾經牛逼過。分店老板無不咒罵老板的無能和無恥。這個品牌就是死在這個擴張的階段。
總結一下:三個月主要可能是項目問題,一年主要是產品問題,三年主要是老板的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