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視新聞報道一位女生在VR體驗店體驗受傷,把漂亮女生的兩顆門牙給磕掉了,經過協商,體驗店老板無奈賠償3萬。
VR 技術這兩年還是很火爆的,在大城市經常可以看到VR的體驗店,大一點的有VR體驗樂園。在我們這個小城市也可以看到VR的影子,這里最繁華商場的一樓入口處有一臺VR體驗機器就擺放了好幾個月,路過多次,從來沒有見人玩過,現在撤掉了,估計是生意很差。
9D座椅這兩年火了一段時間,好像很多人就開始樂觀起來了。覺得VR這東西能改變世界,顛覆所有的線下娛樂行業,比如電影院,游戲機。
但現實真是這樣的么?
前段時間,翻看一本雜志的科技版面的時候看到一篇介紹了現在VR技術商業化的文章,記者采訪了現在VR體驗店的經營者,現實是比較悲慘的,有幾個問題:
第一,回頭客很少,大多一次性消費。
第二,有些有游戲的體驗機效果不太好,內容比較簡陋粗糙,而且個別游戲還對人的體驗有負面影響,比如眩暈,嘔吐。
第三,各廠家競爭激烈,不斷的變化設備的外形,都提供成套的設備,比較昂貴,第一代機器成本都還沒有收回來,又要投資新的機器設備。
第四,文章中沒有提到,今天可以提到了,就是行業比較新,規則沒有很明確,服務的標準還沒有形成,體驗者的權益難以保證,比如央視新聞報道的,這女孩算幸運,碰到了比較好的商家陪她錢了,不行就只能打漫長的官司了
一種新東西出來,特別是體驗感強的新技術出來,生意一般是被年輕人的好奇心驅動,但是當好奇心不在的時候,能不能形成持續性消費,能不能支撐一個店的發展,則是商家需要考慮的問題。
項目的選擇,很重的兩個標準是:發展潛力的大小和風險的高低。如果用昨天提供的方法來歸類VR體驗項目的話,那這種項目就是屬于發展潛力大風險高的項目。
還記得投資界的鐵律嗎:高風險其實意味著高收益。這個時候,值得投資與否的問題就變成了風險自己能不能承擔的問題了。換句話說,只要投資的時候惦記著高收益的同時能想到高風險就好了。
原創文章,作者:開店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