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柒 | 文
DV、寶麗軒升2星,1星新增4家
2021上海米其林指南榜單今天正式發布。
與去年的“復制黏貼”相比,第五年的榜單依舊是縫縫補補又一年。
一星榜單中多了遇外灘、三號黃浦會、人和館(肇嘉浜路)、逸道(北京東路)四家,DA VITTORIO SHANGHAI 和寶麗軒,升為兩星。
三星仍為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具體摘星榜單如下:
三星 * * *
ULTRAVIOLET by Paul Pairet
二星 * *
DA VITTORIO SHANGHAI
寶麗軒
8 1/2 Otto e Mezzo Bombana
L’Atelier de Jo?l Robuchon
喜粵8號
雍福會
御寶軒
新榮記(南陽路店)
泰安門
吉品軒
一星 *
遇外灘
三號黃浦會
人和館(肇嘉浜路)
逸道(北京東路)
菁禧薈(長寧)
成隆行蟹王府
大董(徐匯)
大董海參店(靜安)
福和慧
IL Ristorante Niko Romito
蘇浙總會
Jean-Georges
金軒
老正興
Le Comptoir de Pierre Gagnaire
南麓·浙里(黃浦)
利苑(浦東)
利苑(徐匯)
Maison Lameloise 萊美露滋
明閣
鹿園(長寧)
鹿園(浦東)
斐霓絲 Phénix
家全七福(靜安)
迷上海
艾利爵士
唐閣
新榮記(南京西路店)
逸龍閣
甬府
雍頤庭
玉芝蘭
今年米其林增設了兩個全新獎項,鼓勵年輕廚師的“米其林上海年輕廚師獎”,由遇外灘的年輕廚師陳志評獲得。
表彰在餐廳服務方面有出色表現的“米其林上海服務獎”,由吉品軒的王震祥獲得。
餐飲品牌抱團上榜,新榮記仍是大贏家
43家摘星餐廳,21家必比登推介餐廳,還有61家米其林餐盤獎,共125家餐廳上榜,一派“皆大歡喜,其樂融融”的景象。
把這125家餐廳匯總在一起,不難發現餐飲集團的多品牌組團上榜:
頗受米其林喜愛的新榮記,這次摘得了二星和一星,榮小館和榮叔黃魚面上榜必比登,共四家。
滬上名廚盧懌明的素食餐廳福和慧依舊摘得一星,福系列餐廳(福1015、福1039、福1088)集體出現在餐盤獎。
大董(徐匯)和大董海參店(靜安)摘得一星,同樣的情況發生在鹿園和利苑身上。
摘得二星的喜粵8號,開在南京東路的分店和旗下新品牌月半鴨都獲得了餐盤獎。
蘇浙總會摘得一星,蘇浙匯則摘得餐盤獎。
有業內人士表示,米其林比較看重食材的優質新鮮和出品的穩定性,餐飲集團下的各品牌可以資源共享,經驗也可以“移植”,集體上榜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新閩菜遇外灘摘一星,菜系更多元
第一年的上海米其林榜單,被吐槽為“米其林粵菜榜”,上榜的中餐品牌中一大半都是粵菜。
但經過5年發展,榜單中的菜系越來越多元,中餐比例也已過半。

今年摘得一星的遇外灘便是閩菜的新潮代表,兩家新榮記所代表的是臺州菜的崛起,菁禧薈則是新派潮州菜的代表,唯一一家川菜米其林玉芝蘭仍然在榜,甬府則主打寧波菜。
素食餐廳、浙菜、淮揚菜各有代表餐廳上榜。
雖然米其林餐廳指南無法反映上海餐飲全貌,但仍能看出上海餐飲的活躍與豐富,只要有真本事,小菜系也能突出重圍,摘星奪鉆,收獲食客的認可。
《西貝旗下三家企業退稅百萬!別的餐企咋享受?》
《越戰越勇,這家企業用供應鏈實現了逆勢增長》
《不甘心只做一家包子鋪,巴比食品盯住萬億級早餐市場》
《外賣過度包裝,正在掏空顧客好感》
《疫情后反思:新零售不是餐飲救命稻草,供應鏈才是!》
《下沉到底,西少爺開賣7塊錢肉夾饃》
《解析韓式快餐持久發展力,靠產品,更靠靈活運營》
《一個老字號餐廳,為什么報警也阻止不了海嘯般的差評?》
《火鍋2020:平價火鍋走強?零售化進入黃金階段?》
《太險了!連開三家虧損店,敗光2億,老板不斷深陷負債泥淖……》
佳音吶 18842356756(同微信)
翁瑞雪13811864253(同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老板內參,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5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