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腦細胞 高臻臻
之前看到過一個腦洞大開的國外商家發傳單的案例,非常酷,他專門在商場、超市的手扶電梯那里發傳單,扶梯的上面和下面各一個人,下面的人把傳單遞給坐扶梯的人,然后順口說一句:“看完以后,遞給扶梯上面的人,有人收”。
當扶梯自動走到上面以后,真有人收傳單,反而這種發傳單的形式,人在坐扶梯的時候會仔細看傳單了,因為有一種緊迫感和新鮮感,而商家的成本也節約了,可以重復使用。
據統計,在大街上發傳單往往是比戶外廣告還短暫的廣告,90%以上的單頁傳單的生命周期還不到5秒。所以傳統的發傳單的方式的效果越來越差了,但是正是因為傳單生命周期太短暫,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創意來提高傳單的生命周期,這有4個超實用的替代傳統發傳單的小技巧,助你提高目標人群轉化率。
發傳單還不如送塑料袋
傳統發傳單的效果現在越來越差,其實,相比之下我更看好印刷塑料袋的方式。
我在阿里巴巴搜索關鍵詞“定做塑料袋”,最便宜的才3分錢一個,印10000個也才300元,質量好一點的、大一點的塑料袋成本,也不會超過1元。
但是如果你有10000個印有餐廳廣告信息的塑料袋,足夠覆蓋很大的區域了,而且操作起來也特別簡單,就專門去找餐廳附近的便利店、小賣部、母嬰店、水果店等等,去免費送給這些店的老板,讓他們在賣貨的時候使用,這些老板肯定會非常開心,而且還說不一定,會答應你在他們的店里貼海報、放展架。
最關鍵的是無須支付發傳單的人的工資,絕對是高性價比的派發方式,而且現在垃圾分類的風口來了,如果印刷一些不同顏色、對應不同垃圾分類的垃圾袋,消費者會覺得非常貼心,而商家也覺得省心。
不過袋子上的文案特別重要,一定要精心的去設計,要有目標人群的相關性,比如印上某某餐廳顧客福利等字樣,宣傳中也要有動作的引導,比如出現二維碼,加微信吸粉。
舉個例子,一個社區餐飲店,最好在塑料袋上印上目標小區的名字,比如:某某某小區福利,加微信可以3元換購一份價值XX元的菜品,然后下方再放一個個人微信的二維碼,最后再署名——XX飯店XX小區菜品團購群,定期選一個菜品做團購活動,吸粉轉化效果是極好的。

其實定制塑料袋并不是一個新鮮事物了,在之前我也是不相信它的轉化率會有多高的,直到之前,我的一位美團外賣的區域的代理商朋友,他跟我說了他的一個案例,我信了。
當年百度外賣在做推廣的時候,給渠道商有補貼的政策,拉新一個用戶注冊,就可以補貼多少多少錢,然后一位百度的渠道商就找到我朋友,說:“你美團每天有那么多人點餐,你想想怎么在你們的消費者人群當中幫我做做宣傳,百度補貼的錢咱們一人一半”。
最后他想出來的辦法就是印塑料袋送給外賣商家用,塑料袋上印的就是掃碼注冊百度外賣,立省多少錢,說起來還是挺詭異的,消費者在美團上點的餐,結果送來的外賣是百度的塑料袋,就那么尬,那么簡單粗暴,結果最后還真有不少人掃碼注冊了百度外賣,我朋友那一次就分了百度好幾十萬的拉新的補貼。
所以,有的時候不要小看塑料袋,用得好,威力很大,特別是在小地方,比如在鄉、鎮、村這樣的地方拓客,特管用,街邊店、大商場同樣也可以使用這個方法。
接下來咱們來說第二種,替代傳統發傳單的另外一種方式。
借助快遞通知單,通過快遞站點來吸客
在以前我講過的一個案例,我之前遇到了一次,通知感非常強的傳單,超級的贊。
有一次我回家,在小區的門口,一位保安大哥,遞給我了一張小紙條,就像工資條一樣的長條,上面寫著什么什么時間,將組織業主去哪里去春游,摘櫻桃,大人多少錢,小孩多少錢,然后聯系誰誰誰報名。
當時,我立馬就報名了,后來細想才發覺,這個事情多半是某個農家樂和小區物業的商業合作,不過這種純通知型的傳單真的是太贊了,沒有花里胡哨的東西,甚至都沒有設計,簡單粗暴的告訴我什么時間,什么地點,該干嘛,就完了,效果還非常的好。
餐廳一般都是做的3公里以內的生意,周邊更少不了各個居民區。如果你的餐廳開在小區周邊,就可以嘗試這種做法,去找小區的快遞站點。
比如說菜鳥驛站,然后給快遞站點一些費用,或者什么好處,然后你就站到他們的店里邊,給前來取包裹的人發通知型的傳單。
比如說A4的紙,注意,一定不要設計得花里胡哨,就是要素的,就是幾個字而已,這樣才有通知感,消費者才會重視,上面寫著:“快遞站點通知:XX小區福利,今晚之前加XX餐廳XX小區福利群,即可2塊錢購豌豆燉肘子1份,掃碼加微信后入群”,然后下方放著這個,個人微信號的二維碼,就可以實現小區業主的吸粉和餐廳之間的商業轉化了。
我在這里補充一下,現在不少人都在打快遞包裹的主意,比如和快遞站點說好,把自己的商業廣告信息印刷到不干膠上,然后把不干膠,貼到快遞包裹上,其實這種方式并不好。
都不是感覺LOW不LOW的問題了,而是人們在取快遞的時候,關注點都在包裹里面的東西上,包裹外包裝,很多時候人們的潛意識里都認為那是垃圾,是不需要的,是需要扔掉的。
而且很多時候快遞包裹的形狀并不規則,是會增加看廣告的學習成本,所以消費者也根本不會關注快遞包裹外面的不干膠廣告,我在5年前用過快遞包裹不干膠做過測試,結果效果非常的差。
第三種方式,代替傳統的發傳單方式的第三種方式。
不要看鼠標墊是個老東西了,最關鍵的還是看怎么用。
鼠標墊要注意設計美觀,二維碼的設計也要高端好看。餐廳吸客,可以用鼠標墊代替傳統的傳單,既實用又美觀。人們對傳單無感,但是對有用處又美觀的鼠標墊80%的人都會很喜歡。
鼠標墊在阿里巴巴上定制也才幾毛錢一個,比如說你可以印上2000個,2000個商鋪就是整個小城市是商業體量了,然后挨著挨著沿街的街鋪去跑,會非常的有收獲。
還可以送給守店的小老板,他們一般都很無聊,不少都有電腦,但是鼠標墊磨損非常嚴重,通過送鼠標墊作為一個互相認識的切入點。可以給他們點錢,讓他們幫你的餐廳做口碑宣傳。
無論是引導加微信,還是后期的進店轉化還是怎么用,總會是有用的,而且鼠標墊上還有長期的廣告的信息。
廣告鼠標墊,其實不是一個新鮮東西了,但是以前不少人只是簡單的當贈品去發,甚至消費者拿了鼠標墊,覺得上面有廣告也不想用,也不珍惜,因為是免費的得來的。
而剛才說是把送鼠標墊當成了一個,接觸目標受眾的切入點,相當于伴手禮。顧客結賬后,可以作為伴手禮送給他們,這個和漫無目的的亂送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廣告物料不在于老,而在于怎么來用。
咱們再來說第四種,代替傳統發傳單的一種方式。
一些在商圈辦公樓里的白領,對于辦公樓周邊的餐廳來說,其實是很優質的目標消費群體。
但是想要進去拓客是有一定難度的,而且效果也不太好。但是各個辦公室都需要大量用筆,這就是一個切入點。
這個時候廣告筆在這個場景里就是非常管用的廣告道具了,阿里巴巴上定制筆的成本也不高,而廣告筆是可以在最關注細節的人群里邊發現你的存在的一種方式。
去定制筆的成本并不是很高,但是可以直達目標消費人群的手上。
同理,廣告紙巾、撲克牌、扇子,等等常用的這些廣告載體,如果用得好,都比傳統的傳單效果要好,有幾個關鍵點跟大家總結一下:
第一、盡量選擇有實際使用價值的廣告載體,而這些載體很多時候并不比傳統傳單貴多少。
第二、廣告物料不是漫無目的的在大街上亂發,一定要針對人群、針對場景去做。
第三、廣告文案很重要,最好有目標動作的引導,比如加微信。
原創文章,作者:職業餐飲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