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身處寫字樓的上班族,忙碌一上午之后,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如果放在五年前,一定是沙縣小吃或者田老師,或樓下食堂。但最近兩年,一線城市的情況漸漸發生了變化。
現象
“四不像”業態遍地開花,店店排隊
望京SOHO周邊是北京典型的寫字樓商圈,各互聯網大廠云集,美團、58同城、阿里巴巴等都分布在區域內。
美杰是互聯網大廠中的一員,她最大的樂趣就是中午帶領身邊小伙伴發掘各類工作餐美食。
跟著她吃了幾頓,發現居然有那么多適合工作午餐的館子:有自選搭配食材的輕食;
還有搭配了各種小吃的湖南的米粉、貴州的羊肉粉;還有可聚餐、可一人食的川味小館……
并且家家排隊,去晚了就要等上20分鐘以上!
曾經是快餐天下的寫字樓工作餐,正在被雨后春筍般的“四不像”業態奇襲著,大有一副喧賓奪主的架勢。
是誰在動傳統快餐的奶酪?
01
“1+N”模式,更豐富的產品
把“1+N”模式發揚到最大的,非湖南小吃快餐莫屬。
北有名噪一時的北大高材生開的“霸蠻”,南有征服了深圳的“萬利記老長沙小吃社”;
以一碗湖南米粉為抓手,搭配各色湖南小吃,著實圈了一大波上班族粉。
(霸蠻的菜單)
環境和定價也十分巧妙,在裝修考究的店里,一碗米粉20元左右,小吃2元到15元不等,選擇多樣,最后人均35元左右。
對餐廳來說,供應鏈并沒有復雜多少,還比傳統快餐利潤空間大;對消費者來說,口味豐富,可選擇性多,性價比超高。
這個區間,是十分討巧、又極具生命力的餐飲形態!
02
大菜夠硬,小菜夠輕工作餐、聚餐兩不耽誤
飯市時間短,是傳統快餐的營收天花板的致命點。
但現在有一種餐飲業態,不但在午餐時間搶一人食快餐的生意,還不耽誤晚上聚餐的場景!
“全牛匠”就是小新中午跟同事們出去吃飯時發現的店!
本來是因為在大眾點評看到評分比較高,當作一次聚餐去的,到了卻發現中午居然要排半個小時隊;
店面積大概有幾十平,店里及外擺食客點的餐各不相同,幾乎沒有重樣的。
坐下點餐發現,這家店雖小,但產品差不多有四五十種,不但有適合作為工作餐的小分量低價格的菜和主食;
如蹺腳牛肉、狼牙土豆、蹺腳擔擔面、紅油抄手等,還有適合多人聚餐的硬菜,如份量翻番的翹腳肉混、土豆燒牛肉等。
餐飲業經歷了“大而全”、“小而美”,以及“大單品”的不同階段,隨著時代的變化,現在“超級單品”正流行!
何為“超級單品”?
就是將一種食材深挖,做出不同的菜品,滿足不同的消費場景!
上海一家叫“阿平牛雜”的餐飲企業引起了餐飲同行的討論。
除了對味道的認可之外,餐飲同行紛紛感慨,把一份牛雜做到全消費場景,著實高明。
既有可作為工作餐和外賣的牛雜粉、牛雜面;又有適合聚餐的牛雜煲;還有可休閑時段的牛雜小吃;更有適合外帶的牛雜食品……

如果前幾年傳統快餐還在被類似酸菜魚、醬骨頭這樣的“大單品”業態搶劫,現在這種可以全時段、全消費場景的“超級單品”餐飲形態,正來勢洶洶!
04
快餐的價格向海底撈看齊的服務
這些能夠在工作餐時段分一杯羹的餐飲形態,除了價格巧妙地比快餐只高了一點點,在增值服務方面卻用盡全力,讓消費者覺得性價比超高!
首先走進餐廳前,一定會有一名或多名服務員熱情地打招呼引座,讓你在第一時間感受到服務。
其次各種免費檸檬水、免費小菜、免費蘸料,超出顧客預期。比如萬利記會有服務員特地引導,提供五種免費小菜;
阿平牛雜的小料臺,竟比火鍋店還大方,免費提供12種小料自由搭配!
在這些餐廳用餐的過程中也發現,服務員會努力關注所有顧客,杯子快空了就主動來加水,口罩放在桌子濺了油漬,服務員會主動從前臺拿來新的口罩。
而這些待遇,在傳統快餐餐廳,是不會有的。一頓飯多十來塊錢,甚至跟快餐差不多的價格,體驗的產品是更豐富的;
感受的服務是熱情主動的,消費者為什么不選擇這樣的餐廳呢?
小結:
餐飲新形態,正在崛起?
阿平牛雜創始人王平說:“現在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了,吃飯不會想著對付一頓就拉倒,一定是重體驗、重豐富度的。
我們最重要的兩件事就是產品和服務,雖然單價不高,但一定盡可能多地提供服務。”
同為餐飲媒體人的道哥也感知到了餐飲圈正悄然發生的變化,他說:“也許餐飲正在由‘小而美’到‘多而美’發生轉變;
雖然這樣的店面現在看到的還不多,但先做個預判,單品和爆品之后,是時候該加產品了。”
當然,許多餐飲人也會擔心產品復雜、供應鏈變長、重服務,會不會面臨成本負擔加重;
但這些現在在一線城市初露頭角的多產品、重服務的新興業態,它們巧就巧在縮小了營業面積,靠多時段經營和線上經營補充營收;
并且聚焦在一個足夠有穿透力的點,以點輻射面,產品看似多而復雜,但產品線卻清晰簡單。
也許正是餐飲新形態的不斷冒出,才倒逼原本的傳統餐飲改變和進化,也催生更多的餐飲創業機會和玩法。變化是永恒的不變,餐飲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擁抱變化!
END
–
餐飲O2O“重啟2020”專題文章
自
救案例 —
滬上阿姨單衛鈞:疫情或成分水嶺,茶飲行業將現兩級分化
餐飲行業如何開啟2020年下半場?數字化!
西貝賈國龍:災難改變了我“永不上市”的想法
奈雪的茶創始人彭心:穩定性是未來競爭關鍵項
云海肴日虧百萬自救戰疫:做最壞的打算,期待最好的結果
80家店疫期月流水1300萬,南城香汪國玉:要讓水龍頭一直流水
疫區免費餐食、賣自熱飯、試水數字化,鄉村基的硬核自救之路
西貝“發不出工資”,老鄉雞“手撕員工信”,背后是同一個秘密
500億的牛蛙市場,如何戰疫?解禁后又有何變化?
20天進駐236個社區!日買500單的社區拼團你會玩嗎?
西貝、云海肴的自救:大廚化身李佳琦視頻直播,新零售還會遠嗎?
門店大廚變美食導師!視頻直播是餐企新機遇?
復工大招:推小程序、招“團長”、探索“社群”、玩直播…
樂凱撒戰疫:營收降50%,董事長CEO不領工資,經營團隊半薪
喜家德疫情做戰計劃曝光:一切都是為了活下來!
— 分析與報告 —
相對疫情損失,餐企最需思考的是消費變化!
后疫情時代,餐企必須修煉的三重能力
“今年能恢復到原來的八成就不錯了”,這是一次慘烈的洗牌!
現金流抗過了2月的餐企,三四月該做什么?
餐飲業的“至暗時刻” ,這個報告的數據驚到你了嗎?
深圳9成餐飲恢復堂食,報復性消費卻沒來…
復工后,生意降了7成!現在輪到餐飲企業被抄底了
大數據預警:42萬家餐飲企業生存報告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
銷量增長29倍!半成品菜和方便食品,2020餐飲的2大新趨勢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