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吃掉3億只卻都在川渝,兔肉市場能打開到全國嗎?

    在川渝地區,吃兔已經形成了一套極具特色的文化,尤其是四川人,是出了名的“吃兔小能手”,豪言“沒有一只兔子可以活著走出四川”。

     

    熱愛吃兔

    川渝一年吃掉3億只

    其實吃兔的歷史在我國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代,那時的兔子是一種難得的“野味”,而兔肉,如今已成為一種平常的美食,在四川表現的尤為突出。

     

    據中國畜牧業協會兔業分會統計,2016年四川共銷售了近3億只兔子,占全國市場近7成之多。

     

    四川人之所以愛吃兔肉,一是因為四川是兔子的養殖大省,二是兔肉在川菜麻辣鮮香口味的調教下,變得豐富多彩。

     

    不管是炒、燜、烤、涼拌,還是下火鍋、干鍋,川渝大廚可以把兔子從頭到腳到內臟,用不同手法做出來。對四川人來說,“兔子身上有多少個部位,就有多少種吃法。”

     

    自貢的冷吃兔、干鍋兔、仔姜兔,南充的手撕烤兔,瀘州的跳水兔,雅安的麻辣兔腿,成都的雙流老媽兔頭,都是讓外地人流連忘返的美味。


     

    而川渝地區,也是全國最密集的兔肉餐廳聚集地,據資料統計成都以兔肉為主題、或者含兔肉的餐廳超過5000家,重慶也有1500多家。

    小眾偏好

    主力川渝市場

    兔兔這么好吃,為什么只在四川有市場呢?其實這個跟兔子本身有關系,

     

    兔肉雖然低脂肪高營養,素有“葷中之素”的沒稱,但是兔肉本身肉質緊,且異味大,不適合清炒或者煲湯,唯有重油重辣的川菜做法可以改變其的寡淡和草腥味。

     

    而兔兔可愛的形象,也讓不少人覺得難以下口。在除川渝外的其他城市,大眾點評搜索兔肉類餐廳,結果出來寵物店的幾率比餐廳大得多。

     

    一年吃掉3億只卻都在川渝,兔肉市場能打開到全國嗎?

    麻辣口味的川菜系早已經覆蓋全國,占據了很大的餐飲市場份額,而兔肉菜是川菜的特色菜式,依附于此向外推廣,也是非常大的優勢。作為一方特色的兔肉,是否也能像曾經的牛蛙和小龍蝦一樣,走出四川,成為大眾追捧的火爆單品呢?

     

    就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其實是非常有潛力的。

     

    首先,在兔肉餐廳的品牌方面,還有很大的缺口。川渝門店雖然很多,但是做出品牌的其實很少,多數是以口味見長的蒼蠅館子,規模較小。

     

    拿名聲在外的“雙流老媽兔頭”來說,其實正宗的只有現位于成都市雙流清泰路一段老車站對面,另外北京有3家。其他的“雙流老媽兔頭”,其實都是打著名號山寨的。

    一年吃掉3億只卻都在川渝,兔肉市場能打開到全國嗎?

     △ 圖源雙流老媽兔頭

    現在也有不少的商家開始做兔肉的線上零售,但是表現較好的品牌依舊較少。

     

    其次,兔肉的消費比例正在逐步增加。

     

    據統計,2019年我國兔肉消費量約88萬噸,同比增長12%左右,平均價格約33.06元/千克,國內兔肉行業市場規模290.99億元。

     

    從養殖結構來看,國內兔養殖結構正在向“強化肉兔、淡化獺兔和毛兔”(后兩者主要是生產皮毛)的格局轉變,肉兔的養殖比例和出肉量都在增加。而對應出口量數據,2014年以來,兔肉出口呈現明顯的逐年下降態勢。

    一年吃掉3億只卻都在川渝,兔肉市場能打開到全國嗎?

    由此也可推測,國內對肉兔的消費需求正在不斷增加,吃兔肉的人和人均消費兔肉的量,越來越多。

     

    要讓兔肉走出四川,征服全國吃貨,也許我們還需要這些助力。

    破壁大眾認知

    打造品類趣味

    在大部分人的認知里,兔子不是用來吃,而是用來寵和玩的。要使“吃兔”被大眾接受,首先要改變的是這一消費者認知,這是最關鍵,也是最難的。

    一年吃掉3億只卻都在川渝,兔肉市場能打開到全國嗎?

    這個問題需要從市場教育、品牌塑造、營銷推廣上狠下功夫。爆品美食,需要抓住主力消費人群,也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在包裝和口味上狠下功夫,讓吃兔也變成一件趣味性的事情,更利于打消大眾對吃兔的芥蒂,提高接受度。

    挖掘品類優點

    營銷兔肉本身

     

    另外,兔肉本身的營養價值也十分具有營銷的話題性。

     

    兔肉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不到0.1%,相當于雞肉碳水化合物含量的1/4,脂肪和膽固醇含量也僅是牛肉的1/2,但兔肉富含豐富的維生素、蛋白質,從營養價值上看,比豬牛羊雞肉更好。而這一代年輕消費者越來越看重食物的營養價值,因而兔肉的健康性,也會是一個很好的賣點。

     

    蓄力打造

    引領品類的頭部品牌

    一個品類的發展,頭部品牌的作用也很重要。

    以牛蛙這個品類為例,最初它是長沙夜宵市場上的一道名菜,外地也有吃牛蛙的但并不那么廣譜。羅清兄妹倆將牛蛙從湘菜里面提溜出來,加以聚焦打磨,打造出“蛙來噠”這個品牌,才一路將牛蛙這個品類推向全國,成為如今一個非常大眾的菜式。

     一年吃掉3億只卻都在川渝,兔肉市場能打開到全國嗎?

    到現在,也還是有人忌諱吃牛蛙,但愛吃的人也成為了死忠粉。所以很多時候,人的對食物的心理防線是要靠外界推倒,必須要一個現象級品牌出來,把兔肉這道美食送到消費者嘴邊,他們才有嘗試的可能,才有進一步愛上和成為死忠粉的可能。

     

    小結:

    川菜的麻辣味型具有先天的市場優勢,而川式兔肉對于市場也有足夠吸引力,只要打破市場的認知壁壘,也許兔肉就是下一個餐飲爆品!

    END
    一年吃掉3億只卻都在川渝,兔肉市場能打開到全國嗎?
    編輯 |小餐
    統籌 |呂健
    圖片來源于網絡
    【商務合作/內容轉載】
    電話/微信:15982358047
     
    一年吃掉3億只卻都在川渝,兔肉市場能打開到全國嗎?
    點擊“在看”,成為更優秀的餐飲人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668.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0月30日 00:00
    下一篇 2020年11月1日 00:0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