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 省
今年我的店到底是以什么為中心在運作?
大多數老板在剛開飯店的時候會以產品為中心,但工作一段時間后發現,產品的話語權似乎并沒有那么重,店面運營和營銷反而成為工作重心,這就產生了困惑,難道真的是“會做的不如會喊的”?
客觀地說,市場上確實有很多生意不錯的品牌產品并不是那么出眾,但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如果你把店定位成商圈店,那么以營銷為中心很可能就是對的,產品能到70分就OK;如果你把店定位成街邊店,那么以產品為中心則是較為穩妥的方法,產品要打到85分才可以,營銷反而降為70分;如果你是加盟連鎖性質,那么應更注重營銷和運營管控;如果你是區域性老店,則要更注重出品把控。
對照自己品牌的性質和一年所做工作,你是不是把有限精力用偏了呢?
02
二 省
今年的我在以什么為中心發展?是不是花了大量時間在不擅長的方面?
店面要發展,老板自身也不能停下,但產品、運營和營銷,全盤掌握這三點,既不是成為一名好老板的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如果你懂,當然可以極大提升效率,但人各有所長,如果你就只是一個營銷大師或是一個商業思維縝密的人,那這些產品研發工作交給懂的負責人去做就好了,過多的學習,有時候是對想象力的極大限制,對設計創新其實很不利。
現代經濟的特點就是分工明確,應該抓住優勢,專注深挖,在一個地方做出亮點,用合伙人的能力補足短板。
03
三 省
你思考過自己與資源之間的關系嗎?
其實,不管是餐飲業還是其它行業,擁有資源才是游戲的主導者,結合老板幾個階段來進行闡述:
初級老板,手中基本沒什么資源,限制了你的創新能力,無法改變市場,這時你只能先是一個執行者,踏踏實實做好日常工作,推動各個環節的優化;
中級老板,手中有了一定的資源,包括你手下的廚師長、總經理、采購等,這時候你需要對這個團隊負責,做的更多的是協調資源,指導執行;
到了高階老板,手中會擁有較多的資源,更大的影響力,甚至有了對上游的議價能力,這時你管的可能已經不止一個品牌,這時就要考慮你的商業模式是什么,以及如何養活下面的這些人。
對的位置,對的資源,考慮對的事。
04
四 省
我和同行的差異是否足夠明顯?
行業競爭就是打差異化,但中國國情,李鬼叢生,想要保持足夠的差異化確實很難,當模仿者遍地的時候,你要有更新迭代的能力。
除了深入了解消費者,死磕產品的精神,還需要老板有整合資源的能力,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比如,你因為有羊肉資源,能低價拿到優質羊肉,所以你可以研發一道羊肉主打菜,別的模仿者沒有這樣的資源,羊肉采購成本比較高,所以,即使模仿也賺不到錢。
一個是用新菜品賺錢,一個卻只能保本走量,長此以往,市場淘汰誰不言而喻。
05
五 省
不得不承認的是,即便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包括大部分的廚師、服務員、企劃等崗位人員在內,他們依然是一條生產線上的工人,這點和工業、制造業時代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菜品形式和要求有所改變而已。
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用機器和機器體系進行生產,精細化分工,將是可以預見的未來,比如,海底撈、五芳齋的智慧餐廳,越來越多的半成品加工工廠的出現。
那么這一年,你有什么可以智能化或外包以提高效率減少成本的環節嗎?
統籌|巖巖
編輯丨阿寧
視覺丨李青超 馬亞丹
法律顧問丨李欣華
火鍋餐見原創出品,轉載請聯系授權
(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
往 期 閱 讀
學習星巴克|貢菜|海 VS 巴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73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