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珮姐老火鍋七周年之際,創始人宣布“暫停新加盟,專心做直營”。
不少人都知道,珮姐老火鍋是重慶的“排隊王”,在剛過去的十一期間,門店取號12萬桌、單日最高排隊18小時……即使門店開到上海,也能保持8的翻臺。
這數據叫誰看見都眼紅,可謂發展勢頭正猛。我們都知道,排隊越出名,加盟越好做,川渝火鍋也一向擅長于此,可珮姐為何突然“踩剎車”?
帶著這個疑問,餐見君采訪了創始人顏冬生。
為何風頭正盛時,踩剎車?
“重新定義珮姐!”
在珮姐七周年戰略發布會上,創始人顏冬生宣布了珮姐未來的愿景——重慶老火鍋品類第一品牌。
并做了一個重大決定——從2020年下半年起,暫停新加盟,專心做直營。
未來,珮姐的直營門店將率先布局在江浙滬地區,以上海為原點,同時向無錫、杭州等中心城市擴散,2022年則將走向珠三角,布局深圳、廣州等城市。
發布會上,顏冬生給珮姐定下的未來5年目標是,直營門店增長到500家,用戶增加達1000萬。
據了解,自2003年成立以來,珮姐已經擁有11家直營店,50家加盟店,如今勢頭正猛,卻為何突然按下“加盟暫停鍵”?
顏冬生表示,這是企業的經營需求。從短期發展來看,持續加盟可以讓讓企業疾速壯大。但從長遠看,“重質量”、“追求長遠發展”是珮姐當下的主要目標:
√ 提高品牌執行力。將投入比加盟店更大的人力、物力,去全面統一管理店鋪形象、統一門店運營和統一產品服務,并進行全方位規范化、品牌化、系統化的升級。
√ 提高門店的運營能力。會按年制定所有門店的運營目標、品牌目標;按月去實時跟蹤,同步落地計劃;
√ 提升菜品把控能力和口味統一。希望未來在每家門店,都能吃到同樣的重慶老味道。
不破不立
走得太快,就先緩一緩
事實上,這不是珮姐老火鍋第一次暫停加盟。
2017年,一位老顧客在微博留言:“外地加盟店吃到的味道不正宗,對珮姐很失望”。
這句話刺痛了顏冬生,意識到這種問題后,他果斷停止加盟,自己掏錢收回了7、8家經營不佳的加盟店,緊接著便開始修煉內功。
“品牌發展太快,后端的團隊建設和體系跟不上,導致一部分加盟店不受管控,影響產品口味和品牌力。“顏冬生說道,走得太快,就先緩一緩。
引入廚房源全5S體系
2017年,顏冬生帶團隊專門研修了餐飲企業的源全5S體系,并引進了一系列標準化管理體制,對餐廳各門店的整理、存放、標準、清潔、修養5個方面管理進行高標準建設。
無論閑時還是高峰期,在廚房地面上看不到一滴水,號稱“無水廚房”,保持在27度的恒溫狀態。
而且門店以銷定產,營業額預算結合每個菜品的萬元用量表,當日配送,不設存量,保證每天提供的都是新鮮食材,還減少了廚房占地面積。
壯大團隊,加強門店督導
珮姐組建商學院培訓內部員工,覆蓋入職培訓、升職考核的系列標準,有專門的人負責跟進。每年花重金讓店長以及高層去往全國各地學習聽講,豐富自身學識。
特別是上海首店開業后,珮姐建立了華東運營中心,安排專門的督導定期巡查,及時調整門店經營,確保管理的持續性和營收的穩定性。
建央廚,搭建物流體系
顏冬生最不愿意聽到顧客說,在外地的加盟店里吃到的味道不正宗。
為了解決產品標準化的痛點,他先后建立了調料基地,開辦自己的底料加工廠,不斷調試配比穩定味型;更是在暫停加盟后,大手筆建立了3000㎡的中央廚房,搭建成熟的物流體系。
等待一切準備就緒,到2019年珮姐才慢慢放開加盟。
有野心前先有匠心
直營是為了品質更高
如今時隔三年,珮姐再次宣布停加盟,比上次更加“決絕”。
可也讓很多人不解。我們先來看一組數據:國慶期間珮姐重慶店總取號桌數12萬、總接待30萬人,單日最長排隊18小時;只貢菜丸子一個菜品就賣出13萬顆。
從后端來看:調料基地,底料加工廠以及中央廚房,完全可以滿足100家店的供應需求。
勢頭正猛,風和日麗,顏冬生為何又踩剎車鍵?
對此,他是這么回應的:我們對門店要求更高,管理更嚴格,規劃更規范,就需要推進直營模式。
換句話說:寧愿放棄短期利益,也要不遺余力提升品質。

比如一盤毛肚,即使后廚人員按照標準來操作,但也可能呈現出來不太美觀,這種技巧性的東西也需要有人審核。
而且,組建專門的品控團隊,每周突擊檢查各門店進行打分(百分制),并以“圖片+文字”的形式成一份詳細的調查報告,店長第二天必須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如果門店有嚴重違規操作,直接給予處分;如果是一些細節失誤,則計算月平均分,第一個月低于80分扣除相應獎金,第二個月仍低于80分直接降級,比如從店長降為副店長,廚師長調去別的門店學習等。”
新一代重慶崽的責任
讓重慶火鍋走向全國
人人都知道川渝火鍋起源于重慶,但縱觀全國當紅的火鍋品牌,真正起源于重慶本土的火鍋品牌卻寥寥。
這是一種遺憾,也是一種尷尬。
在和多位重慶老板聊到這種現狀時,他們說道,重慶火鍋很大一部分都在做一件事——匠心,更注重味道,以及如何如經營一家店。
“從做菜升級到做店,從耕耘品類進化到梳理品牌”的商家不多,能夠突圍到全國的新品牌更是鳳毛麟角。
而隨著新一代餐飲人、餐飲品牌崛起,他們希望可以改變重慶火鍋“固步自封”的困局,真正讓重慶品牌走向全國,而“老大哥”珮姐能率先打個頭陣。
這也是顏冬生自己作為一個重慶崽的責任。讓自己的品牌更有文化底蘊,能走得更遠。
比如設計出身的他,在門店裝修上一直注重火鍋文化的呈現,整體以古銅色與灰白色為主色調,木制桌椅、小巷長明的燈籠,以及墻面上隨處可見的掛畫:長江索道、磁器口等重慶地標。
前不久,珮姐精選了8處最能代表重慶的景點,洪崖洞、解放碑等,以“重慶新八景”為設計靈感,制作成底料包裝展示售賣。三峽博物館中就有珮姐的火鍋底料,作為重慶文化的一部分進行展示。
而在“走出去”的戰術上,顏冬生布局的第一站,便是品牌競爭高地——上海。去年6月開出第一家旗艦店,試營業期間就引發魔都粉絲狂熱打卡,穩居上海熱門榜頭牌;12月迎來了上海第二家旗艦店——人民廣場店,仍做到每天翻臺8輪。
這給了顏冬生極大的信心,他透漏,接下來,珮姐將以上海為原點,逐漸向周圍擴散,走進珠三角,讓重慶火鍋被更多人看到。
這也是珮姐在此次七周年戰略發布會上的愿景——成為重慶老火鍋品類第一品牌。
報名
往期精選 對話譚鴨血、周師兄、珮姐等6大創始人 最近火鍋界流行啥?這20多種新產品必須上榜! 用“游戲思維”做火鍋:未開業就圈粉1.5萬,復購60%…… 靠一碗米飯做出差異化,他6年開店300+ 火鍋店優惠劵發放技巧:讓顧客每次都感覺“占便宜” 銷量始終前三,如何用好“蝦滑”這個引流利器?
原創文章,作者:火鍋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8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