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不如變化快。”在2020年特殊的背景下,快消品企業在面對突發的新問題、新挑戰時,將以怎樣的戰略舉措去解決、應對,成為考驗企業管理水平、戰略眼光以及執行能力的關鍵。
正如“中國奶茶第一股”香飄飄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香飄飄”)在經歷了疫情的“洗禮”后,10月30日,公司發布2020年前三季度報告。報告期內,前三季度
實現營收18.93億元,利潤4449萬元。
盡管受疫情影響,但三季度同比去年營收微降、利潤基本持平,
呈現出穩中向好的回暖勢頭。
同時,香飄飄創始人、董事長蔣建琪先生在接受《食評方》采訪時表示,
下半年,香飄飄在產品、渠道、市場營銷等多方面進行變革
,在二季度業績復蘇的基礎上,三季度加速回暖,實現單季營收凈利環比大幅雙增。同時,香飄飄四季度
將加大上述各項改革舉措的落實力度,全力沖刺全年業績目標。
事實上,上市已近三年時間的香飄飄,并未滿足“奶茶第一品牌”的光環加持,在風起云涌的市場面前,更未停止過探索與創新的步伐。
今年三季度,香飄飄實現營收
9.02億元
,凈利潤
1.08億元
,環比分別
大漲60.67%和399.73%
。其中,香飄飄沖泡板塊單季度實現營收
7.45億元
,
環比增長超210%
,延續了二季度的明顯回暖趨勢。香飄飄方面表示,三季度業績復蘇的驅動力,主要
來自企業上半年在
渠道策略、產品策略,以及銷售策略等方面的全面調整和布局。
在市場環境瞬息萬變的今天,企業面對市場的波動,具備及時應變的能力將大大降低風險。這不僅是保障公司重回正確的“賽道”之上、穩步前行的重要舉措,更是企業是否具備快速洞察市場變化的能力體現。
眾所周知,香飄飄主打產品的特性帶來的季節性波動較為明顯,加之今年疫情帶來的禮品市場和校園市場受到重大沖擊,香飄飄能夠逆市回暖實屬不易。
根據香飄飄發布的三季報顯示,
香飄飄沖泡類產品的市場形勢依舊堅挺
,即飲類產品中,依托蘭芳園等產品在高端奶茶市場的亮眼表現,
液體奶茶板塊前三季度營收實現同比增長5.95%。
事實上,疫情黑天鵝也是企業“放大鏡”,一方面映射出企業本身的問題,另一方面也給善于應變、管理有序的企業帶來了新的“重啟”機遇。
香飄飄董事長蔣建琪對《食評方》表示:“疫情雖然給香飄飄的業績帶來了極大的挑戰,但也給我們騰出足夠的時間,來理性看待自己的產品到底是哪些渠道、哪些終端、哪些陳列賣得更好。”
據蔣建琪介紹,過去,禮品市場約占到香飄飄30%左右的市場,而校園渠道也是香飄飄最主要的市場之一。而疫情之后,禮品市場全行業“折戟”,校園也進不去,
對香飄飄第一季度的影響尤為明顯,從而對全年業績也產生了較大壓力。

眾所周知,香飄飄自2017年開始培育“第二增長極”——即飲類市場。蔣建琪表示,過去,香飄飄一直認為即飲產品屬于飲料,與自身強勢的沖泡類產品有著本質的區別,因此,在經銷商伙伴的選擇上和消費場景上也更加偏重飲料的打法,但事實證明這個觀點“并不準確”。
“
疫情期間我們‘停’下來才發現,即飲產品賣得好的市場依舊是香飄飄沖泡類賣得好的地方,沖泡類產品做得好的經銷商,在即飲產品上也要比做飲料的經銷商做得好。
而在終端層面,我們在飲品區搭的堆頭和陳列,銷量反而不如將產品陳列在休閑零食區的地方……”
德魯克說過:“有效決策要避免兩個誤區:‘過分相信經驗’和‘過分相信自我’。”基于此,“敢于糾錯”的香飄飄,在疫情后的短短幾個月內就重新行駛在發展快車道上。
作為“國民奶茶”,
香飄飄擁有覆蓋國內所有大中型城市及縣區的全國性銷售網絡。
對于線下渠道的管理,香飄飄一直采用廣撒網、廣鋪貨的策略,以擴大銷售區域,但今后將更側重精細化渠道管理模式,以解決部分門店低產出的問題,精準提升單店銷量。
為此,香飄飄2020年在終端推出
“資源聚焦+精準鋪貨”
的策略,將資源集中投向貢獻率較高的30%的門店,在各區域打造高勢能門店,從而有效提升了頭部門店的銷量,并帶動剩余70%門店主動進貨,達到以點帶面的效果,同時也提升了經銷商的積極性和銷售團隊的士氣,最終拉動整體銷量的提升。
在銷售政策方面,香飄飄
以用戶為中心進行銷售引導,對銷售團隊和經銷商的考核聚焦在終端動銷方面。
通過聚焦動銷,拉動經銷商的分銷,由此帶動產品的出庫,最終實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經銷商的分銷水平同比持續增長,庫存大幅下降,達到歷史最低水平,同時也保證了貨齡的極度新鮮。
對于第四季度,蔣建琪也向《食評方》透露了香飄飄的具體打法:
10月份堅持打造“高勢能門店”
,包括社區、鄉鎮門店的生動化陳列,全力備戰春節旺季;11-12月進入全力沖刺階段,會在終端上“萬名導購”,通過企業與經銷商的共同發力,向著全年目標全力沖刺。

在2020年上半年這場突發的黑天鵝事件面前,沒有一家企業能獨善其身,但同時也讓旁觀者更加清楚“誰能笑到最后”。
德魯克曾說:“變不是最重要的,變化的趨勢或趨勢的變化是最重要的,趨勢的變化能讓人發現看得見的未來。”對蔣建琪和他的香飄飄而言,香飄飄現在怎么樣不重要,重要的是未來要成什么樣。
香飄飄作為上市企業,并且又是奶茶細分品類中的第一品牌,在今年這一特殊年份,在快速調整戰略之后,抓住第四季度的奶茶消費旺季,確保全年既定任務的順利完成,對于公司而言才是重中之重。

對于全年展望,蔣建琪對《食評方》表示,第一季度香飄飄市場遭受重大影響,第二季度開始恢復,第三季度恢復到正常水平,而對于全年而言,香飄飄即便出現一定下滑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公司上下將全力保障今年能與往年持平狀態,在最后一個季度全力朝著既定目標奮斗。
一方面,
香飄飄將繼續深化上述“高勢能門店”模式
,以消費者為中心,倒推產品的消費場景,形成中心城市率先爆發,逐步向下級市場逐步滲透;
另一方面,
繼續在核心城市推行“成都模式”
,即在有一定基礎體量的中心城市繼續加大投入,通過大城市帶動下級城市的市場爆量,強化大城市的終端覆蓋率和品牌滲透率。據蔣建琪介紹,目前“成都模式”已在四川、江蘇、浙江、安徽、湖南、湖北以及山東等城市展開,帶動當地市場取得一定增速。
但蔣建琪也坦言,
“成都模式”只適用于有一定基礎量、人口多的大城市,需要時間來培育。
因此,
在下級市場,香飄飄將以“渦陽模式”為范本,在春節期間繼續推行“千縣計劃”。
“渦陽一個縣就做到了3000萬,但下沉市場依舊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而積極擁抱互聯網電商,也將成為香飄飄彎道超車、快速反彈的法寶。
財報顯示,前三季度,香飄飄
電商渠道同比增長63.87%
,實現營收
1.22億元
,已經成長為公司新的業務增長點。
電商渠道的強勁增速得益于香飄飄此前提出的
“互聯網化戰略”
,經過半年多的運營,互聯網事業部作為企業數據服務中臺已經“雛形初現”,開始為新品研發推廣、精準營銷等環節賦能,逐步承擔起企業互聯網化戰略轉型的角色。

據蔣建琪介紹,在新品研發推廣方面,今年香飄飄成功推出的多款網紅新品,前期都在電商平臺進行試水,收集用戶口碑和反饋,并快速升級迭代。線上試水成功之后,才會在線下大量鋪貨。多款新品的成功推出和熱銷,成為香飄飄“互聯網化”戰略落地的有效實踐。
在精準營銷方面,互聯網事業部多管齊下,通過傳統電商、社交電商、社區電商、微信小程序等,培養起龐大的線上用戶群體。再通過對用戶的精細化運營,逐步將其轉化為“鐵粉”,從而成功將公域流量轉化為私域流量。接下來,數據中臺會對用戶進行標簽化管理,并根據用戶的標簽屬性進行針對性的營銷活動,最后統計各個平臺的轉化情況,驗證傳播效果,及時糾偏適配,最終實現品銷合一。
作為新的業務增長點,未來,
互聯網事業部將繼續發揮其在新品研發、市場調研、營銷推廣等方面的整合作用,成為推動香飄飄持續增長的又一強勁動力。
“想得再好沒有用,得一步一步去做才行。”
蔣建琪認為。
面對已經到來的第四季度,蔣建琪表示,香飄飄將在渠道、產品、市場銷售等方面的各項舉措上持續加碼,全力備戰春節市場。
在渠道方面,“資源聚焦+精準鋪貨”的策略會持續推進,進一步聚焦高勢能門店,在四季度強化提升效力,以帶動整個線下渠道的持續回暖,實現銷量的穩步提升。
在產品方面,沖泡板塊將由原來的單一沖泡品類進一步向泛沖泡領域轉變,開拓奶昔和低溫沖泡的水果茶兩大品類,通過不斷探索新的消費市場和飲用場景,拓寬用戶群體,成為更多年輕人的選擇。
即飲板塊將由原來重點發力果汁茶,轉向發力整個即飲板塊,秉持“美味+健康”的產品開發理念,圍繞休閑型定位,不再只聚焦解渴或功能型產品,著力拓展果汁茶、液態奶茶和即飲新品類。
在市場方面,在銷售旺季來臨之際,香飄飄將集中在禮品市場做渠道下沉,持續推進“千縣計劃”的落地:一方面,通過招募萬名銷售導購員,擴充線下推廣隊伍;另一方面,通過各種生動化陳列,如“千箱堆”、“萬箱堆”等強化終端地推形式,提高產品鋪貨率、增強渠道的覆蓋密度,通過組合拳的方式刺激消費者購買。
在營銷方面,香飄飄將會在抖音、快手等平臺向目標用戶進行精準推送,并結合達人推薦、直播帶貨等方式,實現高效轉化。通過在渠道、產品、市場、營銷等方面多管齊下,全面引爆春節禮品市場。
同時,蔣建琪還向《食評方》透露了香飄飄未來的三年戰略規劃:
繼續精耕沖泡品類,做強即飲品類。
未來即飲品類的收入占比將逐年提高,力爭做到沖泡品類和即飲品類各占營收一半,形成“花開兩朵”的良好局面。
“我想得很清楚,香飄飄未來必須‘兩條腿’走路。”蔣建琪堅定地表示。
點擊標題,閱讀往期熱點文章~
體驗經濟時代下,飲食消費如何”微升級”?(附報告完整版)
香飄飄奶茶銷量如今能繞地球多少圈?最新答案來了……
食品企業扎堆沖刺IPO,產業資本化進程再提速
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下降超3成,六個核桃還香么?
代糖如何撩動食品飲料的“極樂點”?
從街邊小吃到網紅食品,螺螄粉能成為下一個康師傅嗎
【獨家】天圖投資馮衛東:讓資本助力辣味食品,分享更大的市場“蛋糕”
揮劍全國市場,今麥郎涼白開按下增長“快進鍵”
4000億的茶飲市場,如何挖掘新的增長點?
“國運生,國潮起”!食品圈如何擁抱“國潮”文化?
凡注明 “來源:XXX(非食評方)”的圖文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平臺轉載旨在分享交流,并不代表贊同文中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所用圖片均來自網絡,如無意中使用了您的圖片,請與我們聯系,我們會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