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入稅來了。全國10多個省市宣布今年11月1日開始社保入稅,幾乎沒有給企業任何緩沖的空間,立即執行。
這對“社保繳納重災區”的餐飲業,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餐飲人又該如何應對?
10月30日,北京、上海、山東、山西、湖南、吉林、廣西、貴州、四川、新疆、西藏、深圳、青島等,10多個省市人社局相繼發布《關于企業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征收的公告》的通知,正式宣告稅務部門全面接管社保費的征收渠道。
而起始時間除天津為2020年11月21日外,其他省市均為2020年11月1日。這意味著,此前暫緩實施的社保費交由稅務部門征收,終于正式落地實施了。
那這對餐企的用工成本會產生哪些影響?餐企又該如何應對呢?
其實早在2018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就印發了《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征收。餐企自然也在其列,當時在行業中也引發了不少的討論。
但隨后一些地方追繳企業的歷史欠費,引發關注,原本去年元旦就要執行的政策,一致暫緩到了現在開始落地執行。
那么,什么叫“社保入稅”?為什么會引起這么多討論?
交過社保的人應該都知道,在稅務部門全面接管社保費的征收前,所有企業及個人的社保費用,都由人社部門及其經辦機構負責征收。
而社保入稅后,根據目前多個省份發布的公告看,具體征收模式主要是有兩種:
中國國際稅收研究會學術委員汪蔚青表示,就目前來看,多數地方采用的是第二種模式,這其實就是稅務部門只負責征收,相當于收銀員。
看上去,這似乎只是“收錢”的人變了,對餐企不會有太大影響。但根據2018年《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社保繳費基數完全合規的企業僅占27%,也就是說,有73%的企業并未按規繳納社保。
對在勞動力密集的餐飲行業而言,這一比例,只會更高。而餐企在社保方面,通常的做法是:
這也是餐飲行業在人員流動性大、工資相對較低情況下,餐飲老板和員工達成的一種“默契”。
以上海為例,如果完全合規地繳納社保,一個月薪3500的服務員自己需繳納610元,到手工資僅有2889.7元。因此,九成員工寧愿放棄社保,去換取更多到手的工資。
而單位則需繳納1496.06元,這幾乎占了員工基本工資的40%,用工成本瞬間提高28%。如果再算上公積金,一個稅前3500元的服務員的用工成本,甚至能瞬間飆升至白領水平。
而如果餐企完全按規繳納社保費用,帶來最大的影響就在于用工成本,在近些年用工成本本就呈上漲趨勢,食材也面臨漲價問題的背景下,無疑讓餐企的處境更加艱難。
就拿火鍋巨頭海底撈來說,在上市前,就對2015-2017年3年欠繳的8800萬元社保費用進行了補繳,才得以順利上市。也就是說,這3年每年,海底撈的利潤都要減掉近3000萬元。
有相關專業人士做過一個計算:一個2017年營收6000萬、400員工人,薪資總額2400萬的餐企,社保成本200萬,管理團隊80人,薪酬成本1500萬,年度凈利為360萬元。
如果保持員工工資不變,該餐企需要增加1803萬的社保成本。
所以,就有了員工和餐飲老板共同的“默契”。
但是,和其他部門相比,稅務是征管能力最強的部門,而且最容易掌握用人單位的經營狀況、工資發放情況,對那些未給員工上社保、未全額上社保的企業,最方便做追繳。
紅餐網專欄作者、餐飲法務官創始人侯其鋒律師就表示,社保入稅后,因為社保和稅務部門數據全部打通,社保不僅要繳,還要按實際工資繳,餐企之前的做法,就會存在很大的風險。
汪蔚青也表示,尤其是在稅務全責征收的第一種模式下,企業用工人數、員工工資、社保繳費基數的認定是在稅務,征收也在稅務,很容易便能核查確定,餐企的社保繳納基數與工資是否一致。
對企業社保負擔是否會加重的擔憂,有專家表示,目前企業的社保費負擔是在下行的。
根據人社部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共6次下調了企業社保費率,總費率由41%下調到33.95%,這6次下調共減免企業繳費近萬億元。
而且國家在這兩三年也一直在對企業進行減稅降費。
如果是小規模納稅人的餐企,稅率從16%和10%分別下降到13%和9%,從一定意義上降低了餐企的成本。同時,由于建筑、制造業的減稅,餐企前期用來投資裝修設備取得的發票成本也會下降,讓餐企的攤銷折舊成本有所下降。
但如果餐企是一般納稅人,利潤則會受到較多影響。
那么,餐企就束手無策了嗎?
改善用工結構
侯其鋒律師表示,社保入稅后,餐企應更關注社保繳納主體、數額等問題,同時通過改善用工結構等方式,降低用工成本:
侯其鋒律師也同時提醒餐企,有很多“籌劃”方式,比如拆分工資,公賬發一部分,私賬發一部分等,實際上都是不合法的,有相當大的風險,餐企應盡量避免用這些方式節約成本。
同時,餐企可以根據現在的消費者需求,以及科技進步,適當減少用工人數,多采用智能科技。
比如通過餐廳動線的合理優化、采用二維碼點單等,減少甚至取消傳菜,以及部分服務員崗位,未來甚至可以考慮使用機器人服務員。
精細化排班
對一些兼職、鐘點工人員,餐企老板會不放心,覺得不靠譜,他們流動性大,也不便于管理。
這時候就可以考慮通過合理的排班,提升時間利用效率。比如一人多崗、靈活排班、共享排班等等,餐企可以精細化管理管控人員出勤。
舉例說,進客高峰期,服務員在前廳服務,而在接近餐尾收市等前廳相對清閑時,可安排部分服務員去其它需要的崗位幫忙,比如后廚,高效利用工時。
曾有媒體報道,井格、綠茶等餐企通過合理排班,讓全職員工總數減少了6%左右,節約人力近400人,而嘉和一品、比格披薩、旺順閣在優化排班后,讓員工總工時降到了原有工時的80%。
進一步標準化
標準化一直是近些年不斷被餐企提及的內容,而在用工成本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更高效的標準化成為了更大的需求,詳細的操作體系、SOP手冊、訓練、嚴格執行等,我們的大部分餐企依然在追趕麥肯的路上。
雖然社保入稅可能讓餐企成本再次升高,但從整個餐飲行業的長遠來看,社保入稅也會從側面促進餐企進行用工結構的優化、智能產品的使用,讓傳統餐企加速迭代,甚至可能加速中小餐企的洗牌。
同時,侯其鋒律師也表示,即使相關部門可能不會馬上按法定標準全部規范,但稅務局隨時可以做到全部規范,從長遠看,社保繳納逐步規范肯定是大勢所趨。
而社保入稅也會迫使餐飲業的財務更規范。我們都知道,財務問題一直是餐企在融資、上市路上巨大的絆腳石,隨著各種政策的推出,以及餐飲人意識的提高,整個餐飲業的財務問題會越來越規范,對整個餐飲行業的發展必然是有益處的。
延伸閱讀
社保入稅暫緩,政策你了解多少
社保入稅,該怎么度過寒冬?
買不起社保……餐飲人的憋屈誰懂?!
最嚴社保征管時代來了!你該這樣做
商務合作 | 電話/微信: 13265099024 & 17724287321
原創文章,作者:紅餐網,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