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做雞”的品牌都崛起了,牛逼的品牌都在“做雞”。有人說:今年兩類人能發財,養豬的和“做雞”的。雖說只是圈內人的嬉笑話,但在筆者看來卻也有道理。為何這么說?
另外,疫情復工后,在眾多餐飲品牌中,屬“做雞”的品牌風頭最勁。
在疫情狂虐的4月,正新雞排依舊開出600多家門店,紫燕百味雞啟動A股上市流程……
在中國,“做雞”
要比”做鴨“容易得多。雖說“做鴨”的上市企業要比“做雞”的多,但論更賺錢,“做雞”的品牌活得更滋潤些。

德克士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攻陷三四線城市,全國門店數超2500+。


1 小吃賽道的“雞”會
2?休閑鹵味的“雞”遇
在休閑鹵味市場里,“做雞”的不比“做鴨”的差。
他們看似只是很小品類,卻在當地造就很強的品牌影響力。
3?O2O模式里“雞”緣


82年叫花雞,主打叫花雞的單品,門店數567家。
叫花雞本是江南名名菜,如今門店遍布長三角區域,有著堅實的群眾消費基礎。
4?快餐賽道的進“雞”
在國內餐飲市場里,西式快餐的領頭羊毋庸置疑是肯德基、麥當勞,德克士、華萊士緊跟其后。
除了全國中式快餐領軍品牌的老鄉雞、鄉村基外,還有遍布大街小巷的楊銘宇黃燜雞米飯。
2
011年創立至今,店數超過3000+,門店遍布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成為出海的中式快餐品類里的老大。
比如上海的振鼎雞、泰煌雞、小紹興,主打白切雞的快餐品牌,在上海人眼里它們的白切雞味道老嗲了。
5?雞肉明星單品的突圍
這些品牌利用雞肉單品塑造極強的產品吸引力,快速占領消費心智。
再來講講正餐,以雞肉為明星產品的品牌也不計其數。

中國有句俗話“無雞不成宴”
在作者看來,無外乎是以下三點,歡迎各位一起探討。
1 大品類,普世性強

地道風物
恰恰就是最沒個性,注定了品類大,普世性強,能夠生長出大品牌。
2?取材易,供應鏈強
從價格帶來看,有人均只要十多塊的正新雞排,有人均只要20元的華萊士,還有25-30元人均都肯德基、麥當勞,以及中式快餐的老鄉雞、鄉村基……
其實很大程度是依賴于國內成熟的雞肉供應鏈。
首先,養雞的周期更短。
和養豬牛羊不同,養白羽雞只需要40-45天。
因此,在瘋狂擴張之下,市場供應變化的速度更快。
我國白羽肉雞產業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步,經歷近30年的改變,已成為我國農業工程化發展最迅速行業,整個供應鏈也發揮到最極致。
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曾說過:
在所有中餐供應鏈里,雞肉是全中國最成熟的。
從食品安全標準,到養殖、生產、加工、冷鏈運輸、倉儲到門店,再到配套供
應服務商,雞肉有著成熟且完整的上下游鏈條。
其中肯德基所有使用雞肉,大都來自福建圣農,并且它還有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沃爾瑪、永輝等巨頭品牌作為戰略客戶。
而雞肉的下游餐飲品牌中,正新雞排、華萊士、德克士,甚至海底撈、真功
夫、九毛九等一大批餐飲連鎖品牌,均是雞肉產業鏈最大受益者。
3?成本低,高低價都能賣
近期雞肉價格暴跌,是近三年來首次下跌。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8月份,國內禽肉類價格同比上漲42.0%,其中豬肉價格上漲52.6%,牛羊肉價格也都有10%左右的漲幅,而雞肉價格卻同比下降1.6%。
雖說雞肉價格下跌,但不會影響其產品價值。
在中國人心中雞肉形象早已根深蒂固,雞肉健康,能宴請賓客,所以雞肉并不
會因為價格跌落而讓其產品的價值下滑。
再
者,減肥吃雞胸肉,生病了喝雞湯……雞肉作為食材,既能烹調出各種口味,又有著高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熱量“一高三低”的優勢。
結語 ?
做雞”的品牌都崛起了,牛逼的品牌都在”做雞”。
大品類生長大品牌。
可見,要做好一個品類,除了看市場大不大,賽道寬不寬,還得看供應鏈穩不穩定。
畢竟,水大魚大,土肥才能根深。
漆點餐研社 |? 作者:佚名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0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