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奴火鍋親兒子入局串串香,餐企如何跨越非連續性?

    新來的朋友,記得點擊新餐見關注哦~

    作者:王丹 策世首席品牌官

    來源:新餐見(ID:xincanjian)

    海底撈開面館要鋪天蓋地;喜茶開啟飲料工廠要開800家;西貝進軍快餐愈挫愈勇,老鄉雞以翻盤式收購動作擬突破1000家門店;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親兒子入局串串香…….

    餐飲頭部品牌如何跨越非連續性,實現增長?

    1

    增長破局

    巴奴火鍋親兒子入局串串香

    海底撈從來沒有止步于火鍋,一直在追求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業態的布局。最早海底撈做的U 鼎冒菜,后來投資海盜蝦飯,到今年推出極致性價比的快餐面館。

    喜茶開啟飲料工廠要開800家;西貝進軍快餐愈挫愈勇,老鄉雞以翻盤式收購動作擬突破1000家門店。

    巴奴火鍋創始人杜中兵親兒子杜夯入局串串香。雖然杜中兵告訴記者“兒子不服氣,所以做串串香”。但是從超島串串香落地整個系統來看,這是一個有計劃的、有預謀的、有部署的一次企業非連續增長破局的行為。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超島串串火鍋隸屬于北京夯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該公司由北京巴奴毛肚火鍋有限公司100%持股,是巴奴的“親兒子”無疑了。

    超島串串火鍋位于北京市豐臺區豐科萬達廣場4層, 7月20日試營業。

    非連續創新,巴奴切入串串香品類,做串串火鍋

    任何一條曲線都有極限點/失速點。當產業發展緩慢時,周期是連續性的,被稱作第一曲線;但當出現跳躍式發展時,產業將遭遇不連續性,出現第二曲線。兩個曲線之間的斷層,就代表非連續。能否跨越這個不連續性,關乎企業的生死存亡。

    01火鍋作為餐飲第一大品類,模式重,且增長已見天花板

    火鍋作為餐飲第一大賽道,投資大、回本周期長,且火鍋品類增長已經面臨天花板,火鍋頭部品牌急需開拓另一條能媲美火鍋的賽道保持增長,目前做火鍋的餐企基本上都開啟了全線作戰模式。

    海底撈進軍快餐領域,做了近十個品牌,收購兩大米其林中餐品牌“漢舍中國菜”和“Hao Noodle”面館,今年開年則進軍餐飲新零售,推出“開飯了”到家方便菜肴。大龍燚很早就涉足新零售,目前的產品涉及底料、醬料、下飯菜、隨身鍋、自熱米飯等眾多品類;今年又啟動火鍋菜外賣“包煮婆” 。香天下也開串店、粉店,進攻小吃界,推出新零售產品螺螄粉。

    不管是海底撈,還是巴奴要想成為真正的行業巨頭,單一品類聚焦遠遠不夠,只有嘗試多向拓展價值鏈,成為綜合性餐飲企業,才能擁有成本和品牌雙優勢,才成鏖戰行業龍頭。

    02 串串和火鍋是近親,供應鏈可通用,且串串模式更輕

    餐飲門店是品牌的競技場,供應鏈實力才是品牌的大帥帳營。火鍋是位于整個關系鏈的最頂端,也就是意味著這火鍋是,冒菜、麻辣燙等的鼻祖,這些都是由火鍋延伸出來的美食。串串和火鍋的后端供應鏈重合度最高,火鍋店賣鴨腸,串串店也能賣,火鍋店賣糍粑,串串店也可以。在四川有這樣一句話:冒菜是一個人的火鍋,火鍋是一群人的串串香,串串香是簽子串聯的冒菜,冒菜是沒有簽子的火鍋。

    巴奴既有火鍋底料的優勢,又有優質食材的供應渠道,延續火鍋的品牌優勢去改造串串品類,是巴奴做串串店的一大優勢。與火鍋模式比,串串模式相對較輕,面積小,客單價低,更靈活。疫情之后,經濟低迷情況下,消費者本能性會捂緊錢包,轉向剛需性消費。消費降級,串串性價比高,適合當下的市場。

    前段時間,巴奴投資1.5億,歷時3年打造的新中央廚房投入運營,似乎也為其品類擴張做足準備。

    一般市面上的串串店不會把“火鍋”放入品牌名,大部分串串店都叫“串串香”,但“超島”把“串串火鍋”寫入品牌名。因為火鍋給人的感覺是正餐,而串串是小吃。超島采用采用“串串+火鍋”模式,一方面彰顯品質感,擴大消費群,拉高客單價。另一方面降低運營風險,讓這步棋走得更穩。

    到底是串串香?還是火鍋?

    這個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超島串串一落地就旗開得勝,聚集了廣泛的注意力。

    看超島串串火鍋如何打造超級品牌的

    01 超島品牌的IP核必然離不開“島嶼”IP核文化。

    什么是品牌IP核?

    IP核就是用來回答企業的終極命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每一個打動人心的品牌IP背后,都有一顆清晰的文化內核,源自文化母體,是品牌靈魂塑造的原點和品牌人格的統領,是品牌傳遞與營銷的調控中心。IP核天生用來順應心智、吸附情志的。

    誰都不是一座島嶼,自成一體;每個人都是廣袤大陸的一部分。
    ——約翰·多恩

    超島品牌的IP核必然離不開“島嶼”IP核文化。超島品牌強化島嶼概念,餐位以島嶼的形式分布,門店面積200平米,十幾張桌子,以四人桌為主,體現串串火鍋的社交屬性,同時增加私密感。導臺部分是空間的一個亮點,突出“島”概念,并且以延展符號形狀呈現,集小料臺與飲水區于一體,強化了自助屬性;同時,導臺引入了西式概念,增加了自助取冰機。

    還有專門的飲品區,不僅有放置了冰沙機,還有四臺立體飲品冰柜,包含常規飲料,也有時下流行的西柚乳酸菌、百香果茶等火鍋伴侶。

    不同于巴奴火鍋定位商務精英,超島串串火鍋在整體VI上偏向年輕化,不論是門店空間還是品牌餐具,都采用了牛油色為品牌主色,白色餐桌墻面、木色隔斷。

    門頭部分具備品牌-超島;品類-串串火鍋;亮化-燈管,同時兼備一個大型LED屏幕,不斷輪播品牌宣傳語以及品牌特色,顏色非常絢爛,有利于吸引客流。

    店面裝修簡約時尚。不論是LED還是服務員的工裝,上面都會出現延展符號,同時,這些符號也會搭配沖孔板出現在門店空間內,增加趣味感的同時入侵消費者心智,讓消費者想到圖形,就想到品牌。

    02 超級賣點:“鮮”——先戰而后勝的系統賣點植入

    基于巴奴企業“產品主義”,超島串串火鍋的超級賣點是“鮮”。所有的運營配稱都在以“鮮”為核心運作。

    選品上:鮮貨占比80%以上,加工輕腌少鹵,無處不在的LED條燈打出“每天新鮮直供,超時就扔掉”的宣傳語;

    口碑上:超島還提出了“吃的不放心就免單”的承諾;

    操作上:所有串串廚師現場穿制。

    傳統串串門店都是采用冷柜進行展示,超島將冷柜轉換成長達14米、幾乎貫穿整個就餐區的明檔菜品自助選展臺,里面整整齊齊的擺放著各種串串、盤裝菜品,顧客可以看到門店員工在展臺的對側現場穿串。在明檔上方明檔上方約13塊LED屏幕植入品牌要素文案,輪播品牌符號與品牌信任狀,比如每日新鮮直供,超時就扔掉,食材嚴格把關,從源頭到餐桌,多道工序嚴格把關;央廚每天配送,0-4℃冷鮮到店等,不斷地加強品牌背書與品牌核心競爭力。

    一方面引導消費,另一方面用于引導客流高峰,避免大量顧客在冷柜擁擠的情況。顧客從選鍋底到選串,最后選擇小食,讓人不知不覺就選了很多產品,所以說,好的品牌是省人工省空間的,設計是基于人性合理性的。

    餐位周邊也布滿了led,紅藍光交替,在營造用餐氣氛的同時,不斷強化消費者的心智;墻面巨幅燈箱上顯示:不放心就免單,非常醒目(吐槽,不放心就免單的背書,有抽象違和感,但是吸引注意力的目的達到了)。

    明檔下方增加儲物區,為了突出餐盤的干凈衛生,增加了下打燈;菜品擺放按照種類區分,每一個品類都增加了立式的產品標簽,更加直觀,擺放整齊看起來更加衛生。

    麻辣牛肉、孜然牛肉等,菜品與菜品之間用隔斷隔開;統一用黑色標簽卡片,寫明產品名稱和介紹。

    盤裝菜統一用紅色標簽卡標注菜品信息,比如青菜類:每天新鮮直供,超時就扔掉。

    03以“牛”品類打爆產品線,“牛”產品成為主陣營

    牛肉串能占到鮮肉串區的三分之一。牛肉茴香卷、牛肉小米椒卷、牛肉香菜卷、牛肉薄荷卷、黑椒牛肉、原味牛肉……近十種牛肉串品,花樣、口味繁多。

    而且牛肉串多以整片、整塊的形式呈現,雖然有的牛肉串上有2—3根簽子,但是牛肉的成本顧客是能感知到的,而且相比別人家將牛肉切成很小的丁,腌制后完全看不出是什么樣子,看到這樣的牛肉串顧客大多都會覺得很實惠。

    超島門店的產品除了常規的串串火鍋涮品之外,還增加了很多新的涮品,比如黃花菜等,讓顧客忍不住嘗試;同時,串串火鍋不常見的涮品,比如牛肉滑、蝦滑等產品出現在明檔里。

    除了涮品外,超島還增加了蒸、煮、鹵、炸四類小吃,明檔呈現,現做現賣。

    超島的鍋底只有四種,分別為清油辣、牛油辣、大骨湯、番茄湯四款,均為市場上比較暢銷的口味,服務員會極力推薦牛油辣口味鍋底。

    備餐柜集多種功能于一體,包括冰沙、酒水柜、熱水、垃圾箱、稱簽、收銀,材質以金屬為主,方便清潔又好復制;餐具外形借鑒了傳統串串的簸箕,用密胺材質定制,更方便清潔,白色的盤子看起來更加衛生。

    04 價格定位高端串串,開啟高端串串細分品類市場

    串串不分葷素一律定價0.9元/簽。市面上其他同類品牌一串的價格約6毛~1元,北京大部分串串店每根串在1元,“超島”的定價正常。

    盤裝菜價格也不高,如茼蒿5元,白菜5元,切片黃瓜3元。鍋底是另外單點,有牛油辣(36元)、清油辣(28元)、番茄湯、大骨湯(12元)四種口味,搭配一些紅糖糍粑等餐前小吃。但就人均客單來看,超島在北京的串串品類算是較高的,北京串串大部分品牌的人均消費在八九十元左右。從這個價格定位來看,超島有延續巴奴“產品主義”的理念,主打品質感的高端串串。不過這種定位是否有巨大市場還有待時日檢驗,畢竟目前的串串品牌幾乎都是大眾定位(客單50-80元),尤其是疫后,30-50元的串串似乎更受歡迎。

    05 高舉高打,首站北京意欲擴張

    選在北京開店,意味著“高舉高打”,要迅速打開市場。據知情人士透露,第二家店也即將開業。因為從上述門店和產品的情況看,“超島”定位品質串串,自然要從一線城市開打,也只有在一線城市才有市場,而且串串領域玩家都在大眾市場廝殺,目前沒有一個較高端的品牌代表,“超島”想要做這部分藍海市場。

    串串火鍋經過多年發展,一直在不斷更新迭代。

    1.0時代,串串火鍋靠“單品”打市場,走出了小郡肝串串火鍋為代表的一批品牌;

    2.0時代,串串火鍋憑借環境場景突圍,成就了馬路邊邊等品牌。現在,串串火鍋走到了;

    3.0時代,超島串串火鍋通過三個維度突出“鮮”作為主打。

    2

    福禍相依

    下沉市場一定是盤好棋嗎?

    一線城市競爭激烈,市場日益飽和。海底撈自2018年上市以來,以高達1700億的市值, 89倍市盈率,保持著極為迅猛的發展勢頭,若要長期保持高市值,那么就必須保證2個點:要么高收入,維持單店利潤規模不變,要么高增速,保持加速開店。

    下沉有兩種下沉選擇:
    第一個,市場下沉。在面對一線城市的日益飽和,海底撈選擇了以高增速的方式,下沉到三四線城市。

    第二個,是品類下沉。海底撈做性價比機制的面館。巴奴做串串火鍋就是典型的品類下沉。
    喜茶生出喜小茶。106期我們講過收割流量《收割資本,喜茶在通吃還是在玩火》中講到我們對于喜小茶的觀點。
    但是喜茶開到縣城會火嗎?海底撈開到三四線城市一定拼得過當地的火鍋品牌嗎?
    外來者搶食本土,容易水土不服。
    老鄉雞,作為安徽的本土快餐品牌,就讓國際大牌的肯德基和麥當勞黔驢技窮。

    它的創始人束從軒是農民出身,從禽類養殖,做到雞快餐。以全國600+門店,安徽500+門店的數量,比當地的肯德基、麥當勞的總和還多。
    因此,在安徽省內,就算是麥肯這樣世界級的餐飲巨頭,面對當地老鄉雞的競爭,也得甘拜下風。
    無獨有偶,茶飲巨頭-喜茶,進軍長沙也落敗于本土品牌茶顏悅色,無論是口碑還是客流量都有很大差距,而這還是在新開業的紅利期內。
    為什么?
    認知差異影響市場趨勢

    中國市場不僅大,而且水還很深,不同城市之間在經濟文化上的落差更是巨大。除了流行趨勢滯后,存在時間差、產品偏好不同,當地人有當地人的口味偏好、信息認知偏差,影響偏好不同之外,導致大牌下沉受阻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太強差異化。
    餐飲品牌要做大做強,一定要有差異化。
    就拿火鍋品牌來說,海底撈強調食材和服務、大龍燚強調口味的辣度與回甜,這些差異就是品牌的護城河,是獨特的溢價能力。

    但是俗話說,眾口難調。下沉市場不是“一個”市場,而是“很多個”市場。也許,A市場認可服務,B市場認可口味。但是卻沒有一個普適性價值能滿足所有市場的需求。價格便宜、性價比高或許是全世界通用的價值追求。所以,海底撈下沉的面館做極致性價比。當然,串串和火鍋雖有共性,但依然有很大差別,產品模式和成本結構都有很大差異。盡管,海底撈那么強大,也沒有做好冒菜。所以,巴奴在火鍋業的成功運營經驗,能否復制到串串領域,有待市場考證。
    但毋容置疑的一點是,它的入局,有可能拉高整體串串行業的產品標準。
    3

    增長魔咒

    如何跨越非連續性?

    智者離路而得道,愚者守路而失道——南淮子

    當今消費圈層化、個性化、分眾化,大單品大炮全轟的營銷策略已經不再奏效了。為什么很多大品牌、大企業意識到了這一點,但依然難以突破?那是因為企業生存在現有的價值網中,很難非連續創新進入一個小的細分領域、一個新的增量市場。大品牌要跨越或者打破現有的價值網,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新的價值網要與現有的既得利益爭資源。
    當下我們餐飲企業如何跨越非連續性,實現增長?
    品類細分化、品牌IP化、傳播內容化、營銷要重抓

    品類細分化

    以前做餐飲講求大而全,認為這樣可以覆蓋更多顧客群體。現在餐飲行業發展趨勢由大而全轉向了小而精。餐飲大而全的粗放模經營模式不再適應當下消費環境,走“小而美”精細化運作路線成為必然趨勢。

    餐飲的新生態圈正在重塑,不做大而全,而是深挖某一品類的市場,做深做精。“品類細分”成為了餐飲企業未來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一方面,眾口難調,無法滿足所有人。另一方面,消費者主張個性、特色,追求認同感。

    像外婆家,為了滿足各類人群需求,陸續推出多個聚焦單一品類的子品牌。比如烤魚的爐魚,火鍋的鍋小二等。

    對于初創期或者發展期的品牌,即便是大企業要推新品牌,也需要先從品牌=品類開始。巴奴=毛肚火鍋。阿五=黃河大鯉魚。楊記興=臭鱖魚。超島=串串火鍋。

    變生萬物。變是永恒主題。后疫情時代,經過殘酷的洗牌,可以說現在的市場,比任何時候都有條件開創新品類。

    第一,餐飲行業迎來加速變革的時期。無論是傳統品類消費升級還是創造新的細分品類,中國餐飲市場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處于“有品類無品牌”的階段,這對于餐飲行業來說,都存在這大量的市場空白和空間。

    第二,大眾餐飲的回歸,消費升級和大眾消費需求差異化、碎片化特征更加明顯,追逐潮流的年輕人成為餐飲消費主體,加上移動互聯網和資本的加速,中國餐飲面臨最大的品類分化機遇。顧客的需求從大眾轉向小眾,這一點可以催生無數個新品類。

    第三,企業的技術裝備不斷提升,新技術、新標準不斷涌現,這一點也可以催生無數個新品類。

    第四,疫情之后,很多消費者需求會發生本質上的變化,這時候可以圍繞變化后的需求去尋找新品類機會。

    對于餐飲人來講品類細分化、找到自己的細分品類機遇是個很大的契機,能否做到品類第一,就看自己有沒有眼光和魄力。有三點前提:

    第一要在大品類里去做細分,因為有基數。

    第二要在有增長趨勢的品類里去做細分,因為有未來。

    第三生存期,品類細分并非一定要菜單極簡,而是以品類吸引,以產品綜合提升客單,只要滿足突出主要品類和效率即可。

    誰能開創一個能夠搶占顧客心智的細分新品類,誰就有可能以小博大、四兩撥千斤。我們通過細分品類中找到差異化特色,并把他做扎實。比如超島切入串串+火鍋品類,有串串的靈活,有火鍋的品質,又有兩者兼有的社交玩法。

    品牌IP化

    價值IP化

    如果說品牌是規模化識別符號,那么IP則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式的人格化定義標簽。品牌是產品的載體,IP則是文化與情感共鳴的載體;

    產品越來越擁擠,心智資源越來越稀缺,定位空間越來越狹窄,承載能力越來越有限。在當下的新消費時代,我們必須尋找到更有效地和用戶溝通、鏈接,持續擁有用戶共感的一種有效的品牌塑造路徑,就是品牌IP化。

    品牌為軀,IP為魄
    IP是企業品牌被人格化后的魅力人格體。IP從情緒和情感,甚至情節層面去溝通,引發精神共鳴,吸引心靈依附。
    降低物性,挖掘人性
    品牌最大用處在于降低選擇成本,是一種契約,一個信任代理。如果單純從理性、概念出發,會使得品牌高高在上或物性很強,甚至會讓消費者覺得和品牌間有隔閡。

    這種人格化的價值表達不會隨著時間消亡,會一直存在并且被需求。品牌IP化迭代了品牌的認知和連接方式,提升了傳統品牌的親和力和忠誠度,和消費者建立深度情感認同。這些價值內核隨著時間沉淀,更加有營養和溫度,可以跨越文化、地域、時空形成文化效應以不同時代的載體被廣泛傳播。

    視覺IP化

    視覺變革方面,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做法是:新品類一定要實現全新設計。從外觀上、包裝上,甚至從所有的細節上,都要與老品類進行革命性地區隔。只有這樣設計,才有可能更容易凸顯新品類的新定位,更容易進入顧客心智。

    在新品類的視覺設計上,隨著中國文化復興和自信的回歸,中國品牌有著巨大的機會,很多歷史元素、文化元素、品類元素、生活方式元素有待挖掘。像超島串串香,勇于創新,設計出與老品類截然不同的風格。因為,在小眾崛起時代、感性消費時代、追求顏值的時代,只有這種全新的設計,才能把一個品牌的差異化充分體現出來,從而推動整個品類快速發展。

    傳播內容化

    今天是移動互聯網時代,新媒體首戰即決戰。我們的品牌傳播到底要做出哪些變革呢?

    01 從廣告轉向口碑,好產品是內容

    日本的小野二郎被稱為“壽司之神”。強調一下,“很好”和“還不錯”絕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能形成爆炸式的傳播效應,而后者頂多保持原樣。所以,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得絕對好。

    02 從物性到人性,好故事是內容

    星巴克女巫的故事、肯德基爺爺的故事、老鄉雞大叔的故事,超島關于每個人都是島嶼的一部分的演繹。

    為什么人類熱衷于講故事?

    以色列歷史學者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智人相對動物、甚至早期的尼安德特人等,最重要的一種能力是——講故事(通過語言構建想象的共同體)

    通過講故事(構建想象共同體)來建立彼此間的“認知連接”,從而形成人類的協作共同體,來對抗大自然、猛獸、敵人等等。

    03 從說服轉向共鳴,吸附粉絲才是好內容

    尤其,當一個新品牌進入市場的時候,應該靠著產品初期的超級賣點,催發口碑傳播,通過制造內容來傳播品牌吸附同頻的人,而不是打硬廣。

    營銷功要強

    你的企業可以很小,但是你營銷功能要強大。

    在人們的常規觀念里,大企業大市場部,小企業小市場部。這才是正常的。但是,如果這樣,我們就永遠難有機會。

    因為競爭升維了,戰場變了、武器變了。我們必須有足夠的營銷儲備,才有可能四兩撥千斤。當然,產品是競爭本質,脫離開產品的任何營銷都毫無意義。你要在產品80分以上的基礎上,把營銷放大化,這特別考驗企業的組織力。

    當下是一個價值鏈共生的時代,企業組織力并非完全取決于組織內部。一方面,我們可以選擇組建團隊,做到“小企業大市場部”。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尋求與專業外腦合作。我們餐飲企業必須建立一套完善的品牌體系及市場運營機制,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環境中殺出一條血路來。

    在中國95%的餐飲企業值得用品牌化新餐飲的思維去重構和再造。這時候我們需要引入一家第三方品牌咨詢策劃公司。

    企業的發展上限取決于創始人的認知上限。創始人認知上限的打破就要靠外部的力量。向內求生找勇氣,向外求智謀策略。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資金實力去匹配合適的,不一定最貴的就是最好的,比如你在初期去找華與華或者特勞特,即便是你付得了幾百萬、一兩千萬,但是你一定會消化不良,無法落地。所以說匹配很重要。一家合適的第三方外腦公司是企業轉型和發展的重要力量,非常難得。

    合作伙伴,猶如天道酬企。
    得之,企業興,不得,企業命。

    今天的生存競爭環境逼迫我們離開舒適圈,去非連續性創新和思考,去自我革命,辯證發展,才能從冬天走向春天。

    參考:紅餐網、羅華山餐飲o2o、火鍋餐見子然設計
    本文章圖片來自網絡,僅作為推廣示意圖使用,如果涉及到版權,請與本平臺聯系,本平臺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本平臺保留對宣傳資料修改的權利。本平臺原創的作品,拒絕任何不保留版權的轉載,如需轉載請標注來源,否則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

    你若喜歡,請點點轉發、點贊、在看

    餐老板資訊網,為全國餐廳老板,提供最新的餐飲經營技巧,了解最新的餐飲經營資訊,學習更多的餐飲營銷、管理、外賣、裝修,采購等經營知識

    原創文章,作者:新餐見,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1167.html

    (1)
    上一篇 2020年8月7日 11:40
    下一篇 2020年8月7日 12: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后才能評論
    小程序
    小程序
    商務合作
    商務合作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