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碼加入餐創聯↑↑↑
雖然餐飲品牌們自營外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向平臺繳納傭金,也可以讓利給消費者,但并非所有餐飲品牌都適合自營外賣。
無論你身處北上廣深還是三四線城市,點外賣都已經成為日常就餐的選擇之一。小編近期觀察到,隨著餐飲行業整體從粗放走向精細,自營外賣的品牌商家也逐漸多了起來——包括湯城小廚、望湘園、安妮意大利餐廳、魚眼咖啡等都在自營外賣。
自營外賣了解一下?
簡單來說,餐飲品牌做自營外賣意味著顧客不再需要通過美團、餓了么等外賣第三方平臺點單,而是通過品牌公眾號(通常導流至小程序)和app下單。不過,和肯德基宅急送、麥當勞麥樂送等自營配送團隊不同的是,目前市面上自營外賣的餐飲品牌多選擇和第三方配送平臺合作,如達達、閃送等等。
點我達相關負責人告訴餐飲品牌們在配送上的最大訴求是需要極速、準時的配送服務,根據點我達提供的數據,目前平臺上外賣訂單的占比超過50%,平臺的平均配送時長為28分鐘。
近期,小編通過粵菜餐廳湯城小廚的微信小程序先后四次購買外賣,接單的配送平臺并不是每次都一樣——有3次是達達,有1次是閃送。在配送員接到訂單后,用戶會收到一條短信,點擊短信鏈接可以實時查看配送員所在位置。在實際體驗中,達達配送時間約為30分鐘,而閃送的時間相對更久,約50分鐘。
早在7月4日,湯城小廚就在微信公眾號上推送了一篇《湯城小廚自己的外賣,更省錢的外賣!》的文章,里面提到“這可是小廚自家的外賣”、”優惠力度什么的自己說了算”、“點點看,總比某平臺便宜那么一點”……
“我點湯城小廚(自營)外賣是因為我有這家店的會員卡,如果在美團餓了么上面點,我的會員權益就花不掉。”湯城小廚會員張女士的看法比較具有代表性。現在,不少餐飲品牌都會推出自己的會員儲值卡,里面不乏各種優惠券、代金券、累計積分等權益。但消費者想要使用這些會員卡,往往要走進門店,如果在第三方外賣app上下單,則無法將會員儲值及權益綁定其中,很可能出現不到店消費,會員權益就花不出去的情況。而在自營外賣的微信小程序中,則可以在點外賣的時候以會員賬戶余額結賬,同時可以使用會員積分,比較人性化。
聯系到湯城小廚相關負責人,對方表示,自營外賣業務尚處于起步階段,后續的各種流程、搭建、配送方面依然會有較大的提升空間,以此來優化消費者體驗。
我們注意到,在宣傳自營品牌外賣時,餐飲品牌們主要強調了以下幾個點:
1、 享受品牌專有的會員權益,自營外賣綁定會員儲值卡,線上線下同時使用;
2、 產品足夠優惠,其中不乏七折、半價、九塊九秒殺等吸引力很強的價格;
3、 對特色菜品給予大篇幅描述。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餐飲品牌自營外賣具有可以自己設置優惠、線上線下會員體系打通的優勢,但整體價格與在美團、餓了么之類的外賣平臺上下單所支付的價格相比,并不具備明顯差異。此外,小程序的體驗感和app相比還是差了一大截。
外賣平臺之外的選擇
事實上,餐飲品牌自營外賣并不是新鮮事。在移動互聯網尚未普及的時候,不少餐廳就提供電話訂餐、專人配送這類服務。而在外賣O2O逐漸興起之后,以美團、餓了么為代表的第三方平臺逐漸壟斷了商家的外賣入口。
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2018年中國外賣的市場規模為2500億元。在整體市場向好的狀況下,部分品牌的外賣訂單規模也水漲船高,已經可以滿足企業自行運營的收支平衡點。
除了市場整體因素的原因,品牌自營外賣也有經營層面的考慮。去年年末至今,關于外賣平臺抽傭變高的消息層出不窮。不少商家反映,外賣平臺的抽傭比例已經增長至20%以上。天津地區某些商家也證實了上述傳言,一家主營天津炒菜的店主就表示,春節前后,美團、餓了么兩家外賣平臺就將抽傭比例從15%調整到了18%。而在其他地區,這個數字有可能更高。
“傭金的上漲對他們的影響非常大,年初就已經看出來了,在外賣平臺的傭金上漲之后,對不少中小商家的盈利能力造成了打擊,(行業里)閉店率也非常高。”上海一位兼做餐飲品牌和外賣代運營的業內人士向我們坦言。
可以說,平臺抽傭比例的提高使得商家本來就不高的利潤空間再度被壓縮。與其按照外賣平臺的規則制定優惠且繳納傭金,轉向微信小程序平臺不失為一種掌控力更強的選擇。
自營外賣,劃算嗎?
北京地區主營意大利菜的安妮意大利餐廳就頗為倚重自營外賣。在它的微信公眾號“安妮外賣”一欄,點擊進入后可以看到其在全北京共有9家支持外賣的門店,其中支持配送至億歐北京辦公室所在地(朝陽區三元橋區域)的有三家,配送費為0元,起送價為38元;而在某外賣app上則僅能搜到一家店,配送為8元,起送價為80元。對于消費者來說,選擇安妮的自營外賣,明顯更劃算。
而據一位經常訂購安妮意大利餐廳外賣的消費者表示,無論在安妮微信公眾號還是外賣app下單,在配送上都是商家自己配送。如果通過外賣app下單,工作人員還會在送餐到戶時提醒顧客“下次可以在我們自己的平臺下單”。
雖然餐飲品牌們自營外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向平臺繳納傭金,也可以讓利給消費者,但并非所有餐飲品牌都適合自營外賣。
比如,某一區域內門店數量不夠多的品牌在做自營外賣時沒有優勢。門店數量少,也就意味著以下幾種可能:離配送地址更遠、配送成本更高、配送時間更長。而消費者如果抱著點單的興趣打開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下單,卻發現自己身處的位置不在配送范圍內、起送價高、要支付較高的配送費時,難免會產生失望的心情。
同時,如何平衡盈虧也是商家必須思考的問題。在業內人士看來,自營外賣是很“重”的一件事。“在離開第三方平臺之后,(餐飲品牌)可能會少一些低附加值的訂單。這會讓在盈虧平衡線下掙扎的企業感到很累。”——對盈虧平衡線以上、線下場景做的不錯的品牌來說,少了低附加值訂單影響不大;而對在盈虧平衡線以下的品牌來說,失去了第三方平臺帶來的訂單,則會受到較大影響。
綜上來看,在外賣成本日趨增高的情況下,餐飲品牌們自營外賣可以看作是增強對自身品牌掌控的一個舉措,同時也是更加貼近消費者的方式。
但在編輯的訪問中,也有數位消費者表示,自己“不太會用自營外賣這種方式”。原因大抵如下:小程序的使用感和外賣app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很少有人會每天點同一家外賣,需要通過外賣app來挑選今天想要吃哪家餐廳的外賣,外賣app很大程度上還承擔了推薦選擇的職能;不少餐飲品牌都需要注冊成為會員,而一些人并不愿意到處留下自己的信息。
目前來看,多數餐飲品牌在自營外賣的同時依舊保留了第三方平臺外賣。不可避免地,開通自營外賣也意味著餐飲品牌們要花不少心思來“操心”這件事了——他們需要更強大的工具使用能力以及營銷水準。無論線上線下,在如何更好地觸達和鏈接消費者這件事上,餐飲品牌永遠仍要持續進化。
歡迎在評論區寫留言,與我們互動討論!
來源:億歐網 | 作者:胡博婭 編輯:臧政齊 | 統籌:大箏
免責聲明:本文的提供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僅供用戶瀏覽,但我們無法確保信息的完整性、即時性和有效性。若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侵權糾紛等問題,請及時聯系刪除,對此不承擔任何責任。
點擊下列關鍵詞 閱讀更多精彩
【商務/投放/合作】
大箏:18923764126?
微信號:toutiaoxiansheng
【公關/營銷/推廣】
參某:18138837052
微信號:chohuobang
【轉載/投稿/爆料】
寒斌:16620780467
微信號:Media-PR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界,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