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近一步得到控制,多地餐企堂食紛紛復工,有的餐企復工傳來利好消息,有的餐企復工,卻是虧損更加慘重,不少復工相關的問題餐飲界依然普遍性存在。
01
復工困難重重
01 堂食復工,生意不復工
堂食復工,對于早餐店、工作餐這類的剛需餐廳來說,他們針對的群體都是附近的白領,相對來說,客源較為固定,所以營業額會比較穩定。而類似火鍋、燒烤、椰子雞等多數餐廳,客流量不足年前的40%,損失慘重。香天下火鍋上海店,客流量只有之前的40%,僅作為外賣的補充,而上海的整體客流,只有年前的35%~40%。
02
房租、工資恢復正常,食材成本上漲
堂食營業額大不如前,因為疫情減免的房租,3月份開始恢復正常,員工到崗,工資也需要正常發放,餐廳經營壓力比復工前更大。同時,由于疫情的影響,部分地區交通被阻斷,食材供應短缺,食材成本成為又一根壓死餐飲人的稻草。據悉,目前新鮮豬肉相比年前漲幅達30%,其他食材的價格上漲了5%左右。
一位餐飲人表示:“現在一斤五花肉就要48元,半斤里脊肉24元。以前豬肉價處于12~15元區間時,一份青椒肉絲,假設標準時用二兩肉的話,肉的成本只有2.5~3元,加上輔料再算2.5元,那么加起來,一份青椒肉絲的總成本,就是5元,所以哪怕是15元的售價,還能有60%的毛利,現在呢?二兩肉的成本就10元,加上輔料也漲價,一份青椒肉絲的菜品成本,可能要15元,要想保持60%的行業毛利水平,售價就必須在35元左右,否則幾乎沒利潤。”
03
復工物資匱乏
堂食復工,首要問題就是口罩夠嗎、額溫槍有嗎?沒有這兩樣東西,復工是不可能的。小餐企還好,員工少,口罩需求也少,但對大餐企來說,動輒上百名員工,每位員工一天兩個口罩,每天的需求就是幾百個。口罩的缺乏成為餐企復工的攔路虎,許多餐企為了能夠順利復工,不惜安排員工蹲守口罩工廠。
02
餐企直播收效明顯
復工之后困難重重,流血開堂食,只為告訴顧客店還在,還活著。線下不行,不少餐飲店轉戰線上,靠著外賣和小程序自救了一把。還有部分餐廳,選擇了線上直播,并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西貝大廚初次體驗直播賣貨,在直播間就賣出招牌菜“牛大骨”533份,半成品香辣羊蝎子鍋684份;
小龍坎參加聚劃算專場“主廚直播”做菜欄目,自熱火鍋開售10分鐘銷量超10000盒……

03
餐企直播優勢
01
開辟新的流量通道,擴大品牌勢能
02
另一種形式的明廚亮灶

03
半成品菜助力門店銷售

小結:
既然直播有這么多優點,那么,餐企到底要不要做直播?疫情后,餐企直播是否還有必要?餐飲直播只是曇花一現,還是未來的趨勢所在呢?
從現在的餐企環境來看,在疫情期間,直播為餐企帶來了大量的曝光和私域流量的沉淀,這部分餐企在疫情后肯定不會放棄直播這個巨大的風口。而對于小餐企來說,蛋糕在那里,你不入局就什么也沒有,入局后不管多少,總歸是利好的存在,當然,這其中也要充分考慮投入產出比。綜上,直播在餐企未來的媒體渠道規劃中,就像小程序一樣,是餐企的標配。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財富經,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172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