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中國飯店協會在深圳主辦了第六屆中國團餐產業發展大會,團餐委秘書長何娟發布了《2020中國團餐行業發展報告》。
《報告》詳細解讀了各線城市團餐企業經營發展現狀、疫情對團餐企業的負面及正面影響,以及中國團餐的信息化、品牌化發展情況。
最后提出了跨界入局、品牌化、數智化、綠色化以及資源協同五大未來發展趨勢展望,引發參會嘉賓和業內人士的關注。
01
1.5萬億團餐市場整體情況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可知,我國2015~2019年餐飲業收入持續走高,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增速減緩,餐飲業收入增速也穩定下降,但相比美國,日本等發達市場仍處在高速增長區間。
2019年餐飲行業市場規模占GDP總量達到4%以上,總收入4.67萬億元,同比增長9.4%。2020年受疫情影響,截止10月底,餐飲收入同比下降21.0%。
據本協會據數據統計,2016~2019年,我國團餐營業總額持續增長。團餐市場份額占總餐飲市場比例持續增長。2019年團餐市場總額1.5萬億元,團餐市場份額達到33.23%。
市場競爭方面,一線城市團餐企業在穩固根基之后,開始加速全國布局與擴張,以復制、聯合、并購等方式向其他一線和新一線城市滲透,拓展全國市場,個別企業開始走出國門發展。
發展方向方面,在甲方、消費者和團餐行業的共同推動下,一線城市團餐行業競爭呈現常態化、白熱化等趨勢,一線城市團餐企業已逐漸適應正規化的發展方向,從規模的競爭轉向品質的競爭。
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國際形式影響,預計餐飲行業營業收入4.28萬億元,同比下降17.5%。
相比于整個餐飲行業,團餐因其業態特殊性,在疫情期間,占比65%以上服務于機關事業單位、軍隊、醫院等場景的團餐企業營收不受影響甚至呈逆勢增長趨勢。
2020年團餐市場總額預計達1.53萬億元,團餐市場份額將達35.75%。
02
團餐重點投資方向
近年來,團餐市場以其規模大,增速快,速度成為資本重點關注的藍海市場,在疫情背景下,團餐因其業態的特殊性,展現出較強的抗風險能力,諸多資本方爭相投資。
當前資本重點投資方向主要有三個:
一是數字化改造。
在大時代數據背景下,傳統團餐企業紛紛探尋食堂運營新模式,建立智慧食堂,加速團餐信息化布局。比如在2018年,中山集團與復興集團合資成立有飯有菜智慧食堂。
二是創新型發展。
團餐服務場景升級 創新型企業切入市場,以美餐為代表性企業,其將團餐升級為員工福利,在2019年獲得數億元融資。
三是供應鏈整合。
供應鏈對團餐行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團餐供應商企業不斷受到資本青睞。2020年3月,望家歡農產品集團完成6億元B輪融資。同年5月,供應鏈服務商樂禾食品集團完成4億元c輪融資。
03
2020年團餐企業經營狀況分析
一、團餐企業基本情況介紹
1、樣本經營數據來源。
本次調研以2020年度270家中國團餐企業為調查對象,對其2019~2020年度整體經營狀況進行問卷調查,調查截止時間為10月中旬。
其中2019年數據為企業2019財務經營數據,2020年數據為企業在考慮疫情影響下的預測數據,通過對問卷進行數據分析試圖管窺近兩年團餐行業整體經營情況。
2、樣本企業性質。
本次參與調查團餐企業性質以內資民營為主,占到88.12%;國有/國有控股企業和其他類型的企業數量17和11家,分別占比6.07%和5.00%;外商企業(港澳臺除外)和港澳臺資企業類型占比比重不到1%。
3、樣本收入規模。
從參與調研的團餐企業營收區間分布來看,2020年,51.11%的團餐企業營業收入集中在1~5億元之間。22.96%的團餐企業營業收入集中在5000萬元~1億元區間,取得5億以上營收的團餐企業占比15.93%。
與2019年相比,營收落在1~5億元區間的團餐企業占比上升約3個百分點。對應5000萬元~1億元區間和10~20億元區間的團戰企業占比下降1.85%和1.49%。
二、團餐企業基本情況分析
1、團餐企業經營范圍不斷擴張,小型團餐企業運營能力提升。
近四年參與調研的團餐企業的經營范圍總體上呈現較明顯的擴大趨勢。
結合2017~2020年綜合數據分析,經營范圍僅限于單一城市的團餐企業占比持續降低,對應具備省區范圍內經營能力的團餐企業占比持續上升,2020年全國范圍內經營企業數量與2017年相比上升三個百分點。
數據表明,小型團餐企業運營能力不斷提升,邊界正在逐步拓展。
但是我國整體團餐市場集中度相對比日本,韓國,美國發達國家仍然落后,這些國家均達到60%~80%的市場集中度,團餐巨頭實現跨國經營。
相較而言,我國團餐企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
2、團餐企業經營場景多樣,企業側重多元化發展。
本次調查的團餐企業中,70%以上的企業經營類型以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食堂,高校食堂,產業園區企業食堂和中小學營養餐為主。
鐵路餐和航空餐只占比10.14%和6.56%,與2019年同期數據相比,鐵路餐有1個百分比的增長,航空餐未有明顯增長。
航空餐和鐵路餐占比較低的原因,一方面受調查局限性,另一方面,鐵路和航空要求專一,經營的團餐企業較少,這表明鐵路餐和航空餐的團餐市場仍有較大的待開發空間。
80%以上參與調研團餐企業經營三種以上團餐場景,其中約70%的團餐企業經營3~5種團餐場景。
經營3、4、5、6、7種場景的企業數量都在提升,尤其是經營六種場景的企業,同比提升9.72%,團餐企業整體上多場景運營能力提升,這也進一步反映出我國整體團餐市場更加開放。
3、九成以上團餐企業經營項目數量增長,小規模團餐企業向中等規模擴張的態勢明顯。
2020年參與調查團餐企業經營的項目點,預計總數達28568個,比2019年(27357)增長4.24%,項目數量預計增長速度與營業收入預計增速水平基本保持一致。
疫情期間,項目點保持增加側面證明團餐行業高抗風險能力。
本次調研中團餐企業項目點總數Top10 省份相對集中在東南沿海。(如廣東、江蘇、上海)和中部人口大省(如安徽、湖北)。
項目點總數排名第一的省份是北京,本次調研中,北京2020年項目點數量低于2019年的主要原因為大部分高校、企業在上半年采取居家授課/辦公模式,而北京在6月份受二次疫情反復影響,預計總項目減少。
從參與調查的團餐企業經營項目點數量增速來看,2020年,九成以上的團餐企業經營項目點數量較2019年保持增長狀態,增速主要集中在0%~20%、20%~40%兩個區間點,占比分別約64.39%和21.21%。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約6%的企業項目點呈負增長模式。
小規模團餐企業向中等規模擴張勢態明顯,而團餐企業由中型向大型跨越的難度較大:
1)項目點數量在10~50個區間的團餐企業占比最高,2019及2020年占比均在40%以上,但2019年占比下降3.57%;
2)相比2019年,項目點數量小于50個的小型團餐企業占比降低約5個百分點,項目點數量處于100~500個區間的中等規模團餐企業占比上升約5個百分點,項目點數量500個以上的大型團餐企業占比變化較小。
4、四成參與調研企業配餐人數在1000~5000萬人次,配餐能力穩步提升。
2019~2020兩年參與調研團餐企業的配餐人數主要集中在100萬~1000萬人次/年1000千萬~5000萬人次/年兩個區間,2019年,前者占比下降約4%,對應后者占比擴大約5%;5000萬人次/年以上配餐規模的團餐企業占比擴大3.64%。
從參與調研團餐企業的配送人數預測增長情況來看,2020年,43.77%團餐企業的配餐人數同比增長率集中在0%~20%區間,約28%的團餐企業的配送人數同比增長率大于20%。
這些數據反映團餐企業的配餐能力整體上在穩步提升。另一方面,疫情影響,約三成企業配餐人數預測有所下降。
三、團餐企業經營分析
1、團餐企業營業收入略有增長,市場規模擴大。
2020年,參與調查的團餐企業營業收入預測總額達到1128.26億元,同比增長2.31%。受疫情影響,團餐企業預測營收仍能逆勢增長,說明團餐市場抗風險能力強,市場潛力巨大,企業家們對該市場抱有較高信心。
從匯總的各個省市團餐營業收入總額來看,本次被調研的TOP10省份相對集中在東部沿海(如廣東,江蘇,上海)和中部人口密集(如安徽,湖北)等區域。
廣東是本次調研所統計的團餐營收總規模最大的省份,第二和第三是團餐產業發展相對成熟的北京和安徽兩地。
調查結果表明,受疫情影響,參與調查的頭部團餐企業營收下降,中小型團餐企業可發揮空間較大,收入呈上升趨勢。
2、超四成企業營收預計在20%~40%間,近六成企業預計資產呈較快增長
九成以上參與調查的團餐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速預測落在40%以下,其中34%的企業營收增速預測為負值,42.96%團餐企業營收增速預測集中在20%~40%,預測實現100%以上營收增速團餐企業占比約為2%。
在疫情影響下,參與調查團餐企業營業收入增速呈兩極分化模式:頭部企業增速明顯,部分呈逆向擴張模式,小型企業受損嚴重,營收負增長。
56.25%參與調研團餐企業資產預計增速集中在0%~20%之間,26%團餐企業資產預測呈負增長,預測實現100%以上營收增速團餐企業占比約為1.8%。
在疫情的情況下,半數團餐行業資產仍預計以較高速水平增長,表明團餐企業發展空間較大。
3 、五成企業償債能力較好,整體團餐企業償債能力提升
從結構上看,2020年近七成參與調研的團餐企業資產負債率集中在0~60%的合理負債區間,兩成企業超過70%,企業負債過重。
與2009年相比,0~20%區間人數占比上升2個百分點,對應20~40%區間下降2個百分點。
本次調研中,2020年占比53.18%的團餐企業流動比率在2.0以上,償債能力較強,占比33.33%團餐企業的流動比率在0~1.5區間,償債能力較差,與2019年相比,2020年團餐企業的償債能力向好。
資產負債數據反映參與調研團餐企業的償債能力整體較強,這與整體團餐行業比較傳統、經營相對保守、資產規模較輕等特性相符。
4、參與調研團餐企業生產許可證現金流能力較弱,綜合運營管理能力差異較大,發展水平不均衡。
2019~2020年,近四成參與調查的團餐企業經營活動生產的現金流量凈額呈負增長,增速0~20%區間的團餐企業占比27.55%,增速過100%的團餐企業占比4.91%。
2019~2020年,近六成參與調查團餐企業的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占營收的比重小于5%。其中2019年該指標為負值的團餐企業占比約13%,而2020年該指標的負值占比下降約5個百分點。
對應于指標落在0%~5%區間和5%~10%區間的團餐企業占比上升各兩個百分點。
出現此種結果的可能原因有二:1 、大部分團餐企業生產現金能力較弱,資產利用率低;2、企業呈積極擴張模式,經營現金流量凈額為負值。
另一方面2019年和2020年占比2.22%的團餐企業經營現金流量凈額占營收比重在100%及以上,說明少數頭部團餐企業資產獲現能力強,反映我國團餐行業頭部企業與尾部企業綜合運營管理能力差異較大,發展水平不均衡。
如需報告全文,請添加微信:chayino2o
-END-
延伸閱讀
10月份西式快餐、茶飲咖啡品牌新開了多少家店?
茶飲品牌「滬上阿姨」獲近億元A輪融資,門店達2000家
一個都不能少!茶飲逆增長的密碼是什么?
奈雪的茶發布《2020新式茶飲白皮書》,新式茶飲市場規模突破1000億元
合作/投稿/咨詢等,歡迎騷擾O2O君!
電話/微信號:13392164760
原創文章,作者:餐飲O2O,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kmwhg.com/213311.html